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通用3篇】

时间:2015-06-03 07:30: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篇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的角色也在发生着转变。传统的农民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了当务之急。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方案,旨在培养出一支高素质、技能全面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首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的农民培训往往只注重农业生产的实践技能,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然而,在现代农业中,农民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农业生产问题。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学习提升农民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培训提升农民的操作技能和实际应对能力。

其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注重个性化培养。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培训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例如,一些地区农业发展相对较快,培训重点可以放在新农技术和农产品销售等方面;而一些地区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培训重点可以放在基础农业生产技能的提升上。通过个性化培养,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农民的需求,提高培训效果。

第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注重实用性。培训内容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够直接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收入。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新农技术的学习、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培训、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的学习等。通过培训,农民能够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第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培训只是一个起点,要想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需要建立起长效机制。长效机制包括培训后的跟踪指导和支持,以及终身学习机制的建立。通过长效机制,能够不断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终身学习能力,使其不断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性化培养、实用性和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的努力,我们有信心培养出一支高素质、技能全面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篇二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农民素质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旨在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首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注重技能培训。农业现代化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技能水平,能够熟练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和操作技能。因此,培训方案将重点放在技能培训上,通过实践操作和模拟训练等方式,提高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培训内容包括新农技术的学习、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培训、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的学习等。通过技能培训,农民能够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其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注重知识培养。农业现代化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能够理解农业生产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要点。因此,培训方案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学习提升农民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训内容包括农业科学知识的学习、农业经济管理知识的学习等。通过知识培养,农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农业生产问题。

第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农业现代化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等。因此,培训方案将注重综合素质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团队活动、实践训练等方式,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训内容包括农民职业道德的培养、农民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等。通过综合素质培养,农民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第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注重实用性。培训内容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够直接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收入。培训方案将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训练等方式,提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用性培训,农民能够学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综上所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注重技能培训、知识培养、综合素质培养和实用性培训等方面的努力,我们有信心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篇三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范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做好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实施工作,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高素质农民培训部署和省、市民生工作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思路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服务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效能为关键,根据乡村振兴各类型人才的需要,加强统筹谋划、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培训体系、改进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强化指导服务,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示范带动引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村持续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目标任务。20xx年,全市计划培训1100人。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300人、产业扶贫带头人50人、专业生产型400人和技能服务型350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三)实施主体和实施范围。20xx年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由5个县(市)农业农村局和财政局共同组织实施,由按规定程序确定的培训机构承担具体培训任务。各县将贫困村中符合新型职业农民遴选条件的,优先确定为培训对象。

  (四)资金筹措和补助标准。省以上财政资金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产业扶贫带头人培训每人3500元,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员培训每人1500元进行测算,补助到项目县,具体执行过程中按“大专项+任务清单”模式要求管理。

  二、实施内容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分类分层分模块实施,县级主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产业扶贫带头人、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员培训。

  (一)确定培训对象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产业扶贫带头人培训。主要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微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带头人、管理骨干。对象遴选基本条件:培训需求和愿望迫切、初中以上文化、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

  2.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员培训。

  (1)主要面向直接从事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的高素质农业劳动者和农业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含农产品电商人才、农村信息员、益农社信息员、休闲农业服务人员、农用无人机操作人员、农村改厕技术人员、农村物业管理人员等)。对象遴选基本条件:培训需求和愿望迫切、初中以上文化、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原则上以自种自养贫困户为主。

  (2)根据省厅要求,各地要统筹安排,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组织举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美丽乡村建设培训班,集中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

  上述各类培训的对象当年不得重复;20xx年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学员可以参加20xx年不同类型培训,培训对象重复率不超过8%。

  (二)遴选培训机构

  由项目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政府购买服务或定向委托等符合规范的方式,择优遴选确定培训机构,并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培训机构条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必要的培训场所、专兼职教师队伍和专职教学管理人员、配套设施设备和实践实训基地、培训目标要求的其他软硬件条件,具备与培训内容相适应的培训能力和跟踪服务能力等。

  (三)明确培训内容

  按照《高素质农民培训规范(试行)》的要求,紧扣需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科学组合教学模块、设计培训课程。课程体系分为综合素养课、专业能力课、能力拓展课三类。综合素养课包括但不限于思想政治、农业通识、农业农村政策法规、文化素养等课程;专业能力课包括但不限于乡村治理、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绿色发展等课程;能力拓展课根据本地主导产业发展和培训对象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产业扶贫带头人培训要强化品牌创建、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融资担保、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科学发展等内容;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员培训,要强化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的推广应用,着力提升技术技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能力水平。

  (四)优化培训方式

  实行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小班制、重实训、强服务的培训方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产业扶贫带头人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28学时;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员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48学时。原则上每期培训班不超过50人;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分时段培训。积极采用系统知识培训与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本地培训与异地培训相结合等方法开展培训。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机构对学员进行考核,并对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五)强化跟踪服务

  加强对参训农民的跟踪服务,创造有利于农民成长发展的政策环境,提升务农兴业含金量,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强化政策扶持。整合政策资源,引导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参训农民倾斜支持,鼓励其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融资担保力度,鼓励农业信贷担保公司面向农民开展符合规定的信用贷款担保业务,支持有条件地区开展农民个人信用担保贷款。在示范农民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评选中对参训农民给予倾斜,促进其创业发展。完善农技人员跟踪服务培训学员机制,统筹利用基层农技人员和培训机构师资力量,对结业学员跟踪服务不少于1年。

  积极搭建服务平台。支持农民参加多种形式的展览展示、发展论坛、技术技能比赛、创新创业创意大赛、涉农公益活动等,创造机会条件,让农民参加跨省区交流,拓展理念视野,激发创新活力。支持农民抱团发展,在产业发展、生产服务、营销促销等方面开展联合与合作,通过专业合作、资金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发展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引领活动,搭建展示舞台和平台,引领农民与市场充分有效对接。

  三、实施步骤

  (一)精心制定方案(4月以前)。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财政局按照省农业农村厅有关部署和省、市民生工程实施有关要求,制定全市年度实施方案。各县(市)农业农村局会同财政局按照市实施方案精神,结合实际,遴选培训机构,分解落实培训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并及时报市局备案。二是制定分专业培训方案。各县农业农村局在培训机构配合下,依据本级实施方案,在符合培训规范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农民特点、农业生产周期等实际,科学制定分专业培训方案。三是制定教学计划。培训机构在本级项目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依据本级实施方案和分专业培训方案及培训规范,自主组合教学模块、自行设计培训课程,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制定每期培训班教学计划。每期培训班教学计划,报经本级项目主管部门批复后实施。

  (二)认真开展培训(4月至11月)。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分专业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开展培训,落实培训环节,创新培训方法,严把培训时间和质量关。对象遴选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力求对象精准。授课教师从各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遴选,每期培训班至少聘请1名省级以上师资库成员。优先选用部省统编教材,保证参训学员人手一套省级以上统编教材。每期培训班建立5项制度:即班主任制度(每班确定一名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第一堂课制度(本级项目管理部门上第一堂课,宣讲政策,并了解培训机构培训工作安排和学员需求等情况);学员培训考勤制度(实行学员每天签到);满意度调查制度(最后一堂课,由本级项目管理部门安排人员组织学员网上进行满意度评价,了解培训效果);培训台账制度(建立培训台账、培训过程影像资料等培训档案)。同时,抓好培训班日常管理和服务、考核和颁发结业证书等。

  (三)抓好管理服务(11月底前)。培训结束后,及时建立健全培训档案,按要求将相关信息录入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落实跟踪联系服务。

  (四)做好总结评价(12月)。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抓好项目验收和项目资金审计。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各县总结于12月1日前报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年度绩效评价的部署和要求,做好年度项目实施情况自查自评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议事协调机制,统筹谋划、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责任要求。推动县级层面成立多部门协作的工作领导小组,细化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资金管理使用。各地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本部门内相关单位的统筹协调,共同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二)严格资金管理。一是资金拨付。项目资金按照“钱随事走,谁用钱谁负责”原则,采取拨付制划拨。省财政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按照项目目标任务,及时将项目资金拨付到各市、县。各县要建立严密的审核制度和透明的资金拨付制度,继续实行资金预拨制,根据市下达的培训任务和通过规范程序确定的培训价格,及时将80%培训资金预拨到培训机构;培训结束后,根据县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的验收合格意见等情况,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再拨付余款。二是资金监管。各县要按照《安徽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奖补资金管理细则》(财农〔20xx〕609号)要求,制定和完善项目资金管理细则,规范管理使用资金,继续实行项目县项目资金审计制度,切实把民生资金管好用好,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三)注重条件建设。统筹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快构建多元化培训体系。推进培训基地建设,优先选择培训基地承担培训任务,将培训基地建设成为高素质农民培训主阵地。鼓励培训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建设培训基地。加强农民田间学校、实践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确保培训的每个专业建立一个实训基地。加强师资培训,开展推介名师和精品课程活动,加强精品教材建设,积极开发网络课程。运用好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等信息平台,提高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

  (四)创新培育机制。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精准扶贫结合机制,贫困地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产业扶贫带头人培训对象,每人结对帮扶同产业的贫困户1个以上。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基层农技推广补助县项目有机结合机制,发挥项目资金叠加效应。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农业职业教育、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结合机制,支持参训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参加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

  (五)强化监管评价。各县要采取切实措施,强化指导服务和过程监管。各市对项目县、项目县对培训机构要加强指导和监管。建立随机抽查机制,发现问题督促限期整改,对违反规定的培训机构,严肃处理,收回补助资金直至取消培训资格。建立月报告制度,每月底将培训进度情况报送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利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进行监管。

  (六)做好宣传工作。各县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通过利用各类媒体及工作简报宣传、编印高素质农民培育典型案例等形式,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成功做法、经验和成效。要及时报送工作简报和先进典型等宣传信息,积极营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良好氛围。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