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手抄报
语文无处不在,我们总能不自觉时接触语文。语文是上下几千年,纵横千万里的记录者,语文是生活的真实缩影。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六年级语文手抄报,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语文手抄报篇一:春夏秋冬巧入联
古往今来,一些文人墨客喜欢把“春夏秋冬”四个时令季节,巧妙地嵌入对联中,增添了对联的趣味性、欣赏性。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借联抒怀,乐观面对现实境遇:“南檐纳日,冬如春暖;北户迎风,夏似秋凉。”
联坛流传一副以四季入联古代的妙联:“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令人拍手叫绝的是,此联用复姓“夏侯”、书名《春秋》、地名“南京”、剧目《西厢记》与“春夏秋冬”四季名和“东西南北”四方位完美地结合起来,贴切自然,天衣无缝。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也工对句,据说有位联友出联求对:“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金圣叹见他用四个方位词入联,便巧妙地运用“春夏秋冬”四个节令嵌入联中:“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上联的“东西”是化方位词为名词,下联的“春秋”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化季节词为古籍名,这样精妙的对联并不多见。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时,有一次一个穷秀才前来告状说:“愚生为主家公子教书,双方议定每年俸金八吊。我执教已一年,主人却分文不给,说我不会教书,求大人做主索讨学俸。”郑板桥听后对秀才说:“你是真才实学还是才疏智浅,且让我出个上联考考你。”于是他指着悬挂于堂上的一盏大彩灯吟出上联:“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秀才听罢思考片刻,用下联道出他一年四季辛苦的状况:“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郑板桥听他对句不仅工整,而且情真意切,遂聘请秀才到县衙给自己当助手,并责令那个赖账的豪绅加倍偿付学费。
清代四川有名的才子李调元也是个对句高手,有一年他与夫人久别天涯,大难不死,夫妻团聚之时,夫人情不自禁地吟出上联:“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李调元听罢,也以同样心情用“春夏秋冬”嵌联吟对:“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这副妙联用反复、重叠手法表达悲欢离合的真爱挚情,至今仍为人赞美。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为扬州“乐善庵”撰一联:“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此联至今脍炙人口。清乾隆年间,江西萍乡才子刘凤诰进京赶考,得中探花,但因其貌不扬,乾隆皇帝亲自出对试其才:“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才华横溢的刘凤诰当即应对:“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一个以“东西南北”四方星宿巧出奇题,天子天象,气势不凡,一个用“春夏秋冬”四季名花应对,尤其后三字的“探花郎”一语双关,令人击掌赞叹。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将四时农事活动镶嵌入对联不但多,而且含有启人深思的哲理。例如:“春夏秋冬春为首,莫忘耕耘;梅桃李杏梅占先,要问收获。”这副对联勉励农家人要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还有一副对联也是劝告人们一年四季毋忘生产、销售对接,颇值得品味:“南来北往,货物流通,遂成东镇西市;春耕夏锄,禾苗生长,才有秋收冬藏。”
善于将四季嵌入对联进行广告宣传,是文化人的拿手好戏。明代诗人唐伯虎替某酒店书写过一副很有气魄的广告对联:“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日前,一位联友向我推荐他在杭州西湖“仙乐处酒家”看到的一副对联:“翘首望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我今买醉湖山里,非仙也仙;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寒风雪中,不乐亦乐。”这副对联除了妙将“仙乐”嵌入联语外,上联句句用“仙”,白、林、苏分别隐指李白、林逋、苏轼三位善饮的酒翁,下联句句含“乐”,整副对联仿佛一幅心旷神怡的四时行乐图。
六年级语文手抄报篇二:有趣的析字联
析字联把能进行拆分拼合的汉字与富有民族特色的对联融为一体,使之曲折有致而又耐人寻味。精彩的析字联意趣横生,内涵深远,在给人以语言艺术美享受的同时,还能启迪人们去思考,增知益智,别有一番韵味!
相传,元末朱元璋起兵造反,攻下姑苏城时,朱元璋心潮起伏,想到古为吴地的姑苏如今已被自己攻克,岂不是天意?于是脱口吟了句:“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军师刘伯温深谙朱元璋的心理,听罢莞尔一笑,随即吟出下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在上联中,“天”字下加“口”,就是“吞”字,“天”字上加“口”就是“吴”字,“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表明了朱元璋攻克古吴地、今姑苏城时的豪迈心情。是啊,吞并吴地的心愿已了,朱元璋不由得心潮澎湃,攻克如此秀美、华丽的地方对于他来说竟然如同探囊取物,这可能是上天要让自己独霸天下,当皇上了。而下联中,“人”字下加“王”是“全”字,“王”字边加“人”是“任”字,“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表达了不管朱元璋在什么地方,都是人中之龙,无论什么愿望都能实现,其意显现了朱元璋壮志凌云的王者风范。
上下联巧析“吞吴”、“全任”之字形,对仗工整,寓意深刻,含蓄隽永,耐人咀嚼。
析字联能描绘人民劳作的场景和自然界发生的事情,并使其具有诗一样的意境。明朝末年,海南岛有一位秀才赴京赶考,行至桂林地界,借宿在城郊一寺院内。黄昏时分,他闲来无事便到郊外的街道上走走,但见一老者在卖地方小吃“桂林米粉”,饥肠辘辘的他简直馋得垂涎!老人家见他舌舔焦唇,欲言又止,料他必定手头拮据,于是便说:“书生,老朽有一联求对,若能对上,‘桂林米粉’任你吃!”秀才闻讯,满心欢喜,但一听出句是“八刀分米粉”顿时大惊失色!眼见得秀才坐立不安仍一筹莫展,老人盛了碗米粉送给他,说:“不必焦急,吃饱肚子再作道理。”依然沉湎于思考中的秀才机械地把米粉囫囵吞下后,匆匆揖谢老人便满面羞愧地跑回寺院中了。
倒卧榻上,秀才并无睡意,辗转反侧,冥思苦想。时过三更,朦胧中忽听古钟声响,秀才不知何事,连忙披衣下床欲看个究竟,却原来是梁上一只硕鼠碰掉墙头的砖块砸响了古钟。钟声敲开了秀才的思路,他心头一亮,眼前情景与自己千里赴考的情景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了一起,对句也油然而生:“千里重金锺”。
次日天未亮,秀才谢别寺院方丈后直奔城郊街上找到卖米粉的老人,朗声诵道:“八刀分米粉;千里重金锺”。
这一念,直把老人家乐得见牙不见眼!他再一次把一碗香喷喷的“桂林米粉”端给秀才:“金钟奏鸣,金榜题名,此番进京你定能高中!”还真巧,秀才赴考果然独占鳌头!
老者的“八刀分米粉”乃连环析字——“八刀”为“分”,“分米”为“粉”,老人巧妙地利用析字描绘了自己日常做米粉的场景,十分形象。秀才的对句“千里重金锺”也是连环析字——“千里”为“重”,“重金”为“锺”,它描绘了秀才所遇到的情景:千里赶考,硕鼠碰掉墙头的砖块砸响了古钟。
卖米粉老人的出句和秀才的对句都暗合当时的场景,又都连环析字,十分精巧,耐人思考,不由得让人对能拆分拼合的精妙汉字感叹不已、惊叹不已。
六年级语文手抄报篇三:宋代才媛李清照
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她出生于贵族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曾任官礼部侍郎,提点京东刑狱,是位身上带点风雅气息的官员。据宋史本传说,李格非工于词章,文字活泼,叙述传情生动清洵,生平祈慕陶渊明,带点出世之人的倾向。可惜他的作品失传,我们已无缘见到。清照的母亲,是王拱辰的孙女,王拱辰是状元,据说也很渊博,因此,李清照所承籍家学可说是十分渊博。
她的丈夫赵明诚(德甫),对考古学极下功夫,以“金石录”一书名满天下。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曾作宰相,山东诸城人。他和清照同年,他们是二十岁结婚的。当时的赵明诚还是太学生,虽然是宰相之子,但略无纨裤气习,他们的闺房之乐在于学问方面的共同研究。明诚编著的'“金石录”,便是由两人集先秦及汉唐彝器石刻等加以考诠而完成的,全书共三十卷,大约花去他们夫妇很长的时间。李清照替这部写了一篇后记,主要是叙述编书的情形,同时也间接叙述了他们夫妇的生活。内容大略是说:他们夫妇每夜工作以点完一支蜡烛为度,有时整理书籍,加以题签,有时相互批评前代的书画彝鼎,并不时还在工作中加入某种竞赛。譬如,某一件事出在某书某页甚至某行,如果谁说错了,必须要煮茶献奉,这种赌赛有时会把茶杯倾翻于怀中,大笑而更衣。从这别具风趣的闺中乐事,应该不难看出他们夫妇都是极聪明的人,而且学识相仿。
李清照是多才多艺的,她能词,能诗,能文,能作画,她的一幅“琵琶行图”,一直到明朝还留存着。不管走得多远,关键时刻还得回来,清照所处的年代,正好处于江南大变的乱世,北宋皇朝已濒临末日,北方的金人不断南侵,这就是历上有名的靖康之难。但是越是乱世越需要女性,因此也总是在乱世,李清照的词一次次对整个中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与当时迷恋名妓李师师的道君皇帝相比较,显然起了提纲挈领式的点化作用。他们夫妇两人开始与灾难周旋,试图让灾难洗刷掉只有走运时才会追慕的虚浮层面,去寻求生命的底蕴。
这次流亡,让他们由山东入苏南,渡江到金陵,但对赵明诚的健康是有着损害的,他到南京的次年,就病倒了。清照守着他,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心情的低沉可想而知。他们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酸辛,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反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明诚死后,清照陷入悲苦的困境中。二十九年的夫妻,感情弥笃。追忆从前,她抱憾终天的是过去值得回忆与悼惜的往事,是和明诚一起度过的二十九年的日子,最令她伤心的是在流亡途中痛失了知心丈夫。
她晚年的生活非常凄苦,可以说是居无定所,但大致以金华为多。她的祖父、丈夫及家翁等皆是名人,她自己,也负一时重誉。但她的暮年仍是孤独的,南渡臣,到绍兴之后已逐渐安定下来,大家在山明水丽的临安享乐。乍一看,置身异乡所接触的全是陌生的东西,原先的自我一定会越来越脆弱,甚至会被异乡同化掉。其实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异己的一切会从反面、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考,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李清照开始行吟双溪,不与当时的权贵同调。而且,还受着这批人的污蔑。在这种环境中,她不噤感叹地吟出“南来尚怯吴江冷,北去应悲易水寒。”令人感慨深沉。
李清照是被南渡的权贵们遗忘的,甚至她的卒年,在史书中亦无可考,据一般推断,她大约活了六十岁。一个伟大的作家,他之获致成功,必须具有三个优越的条件:第一、要有丰富的情感;第二、要有超奇的理想;第三、要有独特的创造力。因为没有丰富的情感,无异丧失文学的生命;没有超奇的理想,不易达到空灵博大的境界;没有创造的能力,只是模仿前人,绝不能树立特有的作风。在北宋词人中,情感、理想、创造力,三者俱备,而能独往独来而自成一体系的,只有苏轼和秦观;其次应该数到的,那只有李清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