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绝色》赏析
据台媒报道,著名诗人、台湾文学家余光中病逝,享年89岁。余光中先生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世纪,熟知的诗作有选录课本中的《车过枋寮》《翠玉白菜》《乡愁》等,散文作品有《我的四个假想敌》《听听那冷雨》,翻译则以《梵谷传》最经典、最为人所知。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余光中《绝色》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余光中《绝色》
若逢新雪初霁
满月当空
下面平铺着皓影
上面流转着亮银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
你是第三种绝色
这首诗在立意上就逊了一筹,无非是良辰美景佳人,当然认真看我们可以看出主题还有翻译理论。但是,毕竟解读上难见多面性,想象空间也比较狭窄。
在情感上缺乏真挚或者热情。
在结构上比较俗套,典型的三段论,第三段升华。
在遣词上是非常精妙的。比如,“把太阳的镕金译成了流银,把烈火译成了冰,而且带点薄荷的风味”。
在比喻上也非常漂亮。月光是日光的译者,雪是把世界变得纯净的译者,伴着反光的月色和积雪翻译出佳人的绝色。
但我始终觉得诗的立意和情感这是前两位的东西,否则遣词和比喻做的再好也不能说是好诗。
楼上某人说“颜色”比“绝色”好,吓得我坐在了地上。绝色是指佳人国色或者极美的颜色,在意象上不知道比“颜色”高到哪里去了。而且它押韵啊,绝色,月色,雪色,颜色能押韵吗,拿衣服。
当然大家会说我没资格说余光中的诗哪首不好之类的,但说说无妨,各抒己见嘛。余光中本人说自己喜欢《台东》的时候我都吓得虎躯一震。
楼上某人说,大家因为只关心《乡愁》不关心余光中别的作品,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文学圈不等于生活圈。在文学圈余光中如雷贯耳。《乡愁四韵》、《舟子的悲歌》、《五陵少年》、《寻李白》、《湘逝》、《春天,遂想起》等等,这些都不要太有名。网络上的评析、论文连篇累牍。所以说,《绝色》真的是因为自己不够好。
余先生那么高产,一年写几十首诗,哪能首首在顶峰,建议题主看一下我刚才提过的.诗,就可以大体了解余光中的风格。
下面我推荐两首冷门的吧,是我最喜欢的余光中香港时期的作品。我认为这两首符合我所欣赏的立意、情感、结构、遣词、比喻兼美。
而大陆压眉睫反感到陌生,为何/岛在远方竟分外亲切?/又是近重阳登高的季节/台风迟到,诗人未归/即远望当归,当望东或望北?/高歌当泣,当泣血或泣泪?/二十五年,一痛不合的旧创/裂口犹张,滔滔向一夜暴雨(《台风夜》节选)
这一切,不就是所谓的家吗?
当外面的世界全翻了身
当越南已了,巴拉维死了
唐山毁了,中国瘦了
胖胖的暴君在水晶棺里
有四个黑囚蹲在新牛棚里
只留下这九月静静的巷子
在熟金的秋阳里半醒半寐
让我从从容容地走在巷内
像虫归草间,鱼潜水底
即使此刻让我回江南
秋风拍打的千面红旗下
究竟有几个劫后的老人
还靠在运河的小石桥上
等我回家
回陌生的家去吃晚饭呢? (《厦门街的巷子》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