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手抄报素材

时间:2013-04-07 03:23: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关于读书手抄报素材

  导语:读书是我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读书改变着我们的人生。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简单又漂亮读书的手抄报图片,欢迎阅读!

  读书方法

  1、阅读的现状

  大多数人阅读后都会有不记得书中内容的困惑,甚至感觉过目即忘。而我曾经在《杠杆阅读术》中看到过一个结论:

  阅读完一本书后,我们从书里吸收到的内容,最多不会超过20%。

  当然,这还只是吸收的比例,而转化成为运用书中知识的比例,就更加低了。

  因此,这篇文章,将从如何提升吸收及运用的比例,两个层面,为大家总结提升阅读质量的方法。

  对书籍进行分级

  在开始正文前,需要事先说明一点:

  本文所描述的阅读方法属于深度阅读,并不是每一本书都需要使用这样的方法进行阅读。

  基于这一点,建议大家在阅读前,将自己的书进行分级,我一般分为三个等级:

  1、第一级是和专业、技能关系非常密切的书籍。

  这一类的书,我都会使用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进行阅读。

  2、第二级次于第一级,是对我的成长和提升有一定帮助的书籍。

  阅读这一类书时,我只是做常规的勾画,并导出笔记保存在印象笔记中。

  3、第三级属于休闲读物,比如一些热心的文学作品、自传等。

  这些书我一般是利用碎片时间阅读。

  基于这个目标,在对一本书进行深度阅读时,我们需要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做好一系列的工作。

  2、阅读前

  大多数人在阅读一本书时,都是毫无准备的翻到第一页便开始阅读。使用这样的方式来阅读一本专业书籍,是非常错误的——

  你应该在阅读前做一些准备:

  1、通过目录和序言找出核心内容和主线。

  首先,翻开书的目录和序言,仔细看一遍,尝试理解本书的核心内容,并根据目录在脑子里绘制出一条这本书所讲述内容的主线。

  2、制定阅读计划。

  其次,根据对目录的理解,我们应该为这本书制定一个简单的阅读计划.

  比如,一本300页的专业书籍,共有八个章节,我需要在一周内读完,那么,分配到每一天,应该读多少页,或者,每一天需要读到哪个章节才能结束。

  甚至,我们可以利用番茄工作法,预估一下阅读完这本书,需要花费多少个番茄时间。

  3、对希望从书里获取的知识点有一个预期。

  这一点即是读书时代老师所说的“带着问题阅读”。虽然,这时记录的一些问题在书中可能找不到解决方案,但带着问题,在阅读时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在阅读后,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可以阅读这个主题的更多书籍。

  做好这些准备好,再开始享受神圣的阅读和学习时间吧!

  3、阅读中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按照在阅读前规划的阅读进度进行阅读,在阅读时,我们需要重点做两件事:勾画和记录要点。

  勾画

  无论是阅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需要将书中重要的句子或段落勾画出来,这是大部分人都会做的操作。

  而在阅读纸书时,我会把有勾画的那一页进行折角,便于以后查找。

  关于这一点,很多人会有异议,这部分人通常是极度的爱书人士,不希望书有任何磨损。

  但是,书的最大价值就是为我所用,不能让自己方便阅读和使用的爱书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懂得如何善用一本书,才是真正的爱书。

  记录要点

  会记录要点的阅读者实在是少数!而只要做好这一步,就能将阅读的质量提升一倍。

  在阅读时,我会把书的要点记录在本子上,所有的要点以章节进行划分。

  所谓记录要点,并不是单纯的把书中的目录和粗体重点抄一遍,而应该按照自己的理解,提炼出书中的重要内容框架,即要点。

  这个框架,应该以能够帮助自己回忆起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为目标。

  在记录这个框架时,不需要写太多文字,最好是一些能够提示自己的关键词,这时如果记录得太详细,反而会影响后面的'回顾环节,只需要记录下自己能够看懂的关键词即可。

  此外,如果所阅读的书籍需要做详细笔记,推荐使用康奈尔笔记法,在笔记内容(Content)区域记录下详细笔记,并在摘要(Summary)区域记录下前面所说的要点。

  杜绝使用电子设备

  值得提醒的是,在整个阅读环节中,绝对不要使用电脑、iPad之类的电子设备进行记录。

  曾经我自己也认为在阅读时,使用电子设备直接做思维导图会非常方便,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这非常不可取:

  使用电子设备辅助阅读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干扰,打断阅读。

  在书和电子设备之间频繁切换,效率非常低。

  阅读算是思考行为的一种,使用电子设备并不利于思考。

  因此,选择一款自己喜欢的笔记本,用于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是最让人心旷神怡的事。

  4、阅读后

  阅读完一本书后,好的善后工作可以将阅读质量提升两倍,甚至是指数级提升。

  在阅读完一本书上后,我们应该完成两件事:总结和分享。

  总结

  总结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凭记忆和要点笔记绘制思维导图

  按照自己的理解,并对照在阅读中自己记录的要点,将书的脉络及重点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

  在执行这一步时,不要翻开书进行回顾,先按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

  这时制作的思维导图,可以使用电脑完成。

  2.对照书籍完善思维导图

  在依靠记忆和理解的第一版思维导图制作完成后,再对照着书的目录、勾画过的内容进行完善。

  3.进行总结、撰写书评

  不仅仅是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后就结束了,还应该对整本书进行总结。

  利用两个番茄时间,写一篇简单的读后感,甚至写成一篇书评。

  关于总结和书评,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我从这本书中收获了什么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内容

  书中的哪些观点和技巧,可以用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

  总结完成后,在笔记软件里统一保存起来。

  分享

  相信完成上面的步骤后,你的阅读质量将得到数倍的增长。要想进一步提升,你还需要完成分享的过程。

  对一项内容的理解,前文所述的总结是第一层级,更深层次的层级,你可以选择写成文章分享,甚至是对他人进行口头分享。

  文章分享

  对于喜欢码字的我来说,将每一个想法写成文章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少新点子诞生,我相信你也能在写文章的过程中,爆发你的小宇宙。

  写好的文章,你可以在写作平台分享,甚至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分享自己的阅读过程。

  口头分享

  这是吸收一个知识点的最佳方式。

  你能够讲出来,一定是建立在对这个知识点的深度理解基础之上。并且,在讲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思绪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

  经历了以上的分享过程后,慢慢的,你会发现书中的内容,已经潜移默化地被你运用起来……

  结语

  本文所描述的阅读方法,属于尝试阅读,对我来说,大概只有20%的书会用到这样的阅读方法。

  因为阅读一本好书,我们需要能够更好的理解,因此,会花相对较多的时间。

  因此,在阅读时,大家需要去权衡这本书的价值,是否值得你深度阅读。并且,文中所述的方法,在阅读不同的书时,需要适当进行删减。

  最后,希望大家在享受阅读的同时,将阅读的价值最大化。

  【拓展】五字诀读书法:

  一种读书的程序,即通过翻看、阅读、提问、背诵和温习五个步骤来读书。这一过程可简称为“看、读、问、背、习”五字诀。翻看,就是根据学习的要求,首先浏览一下内容梗概,了解这本书是否为自己所需。阅读,就是将所需之书较快地粗读一下,了解书的主要论点,然后,认真仔细地阅读,要求思考和研究,深入理解全书的内容。提问,指阅读后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背诵,指反复诵背达到熟练,这是巩固读书效果的可靠办法。温习,指经常复习减少遗忘,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审查性阅读法:

  美国著名学家阿德勒和多留恩在他们的著作《怎样阅读一本书》中提出了审查性阅读法、分析性阅读法和综合性阅读法三种阅读方法。所谓审查性阅读就是先对要要阅读的图书进行快速的浏览和预习,将内容加以归类,明确图书的结构和基本内容,确定该书是否值得一读。审查性阅读要回答的问题是,这本书属于哪一类?全书基本内容是怎样的?它的结构顺序怎样?作者靠什么深化他的观点和理解主题?然后做出回答这些问题的笔记。这种笔记主要涉及书的结构,而不是它的主题和细节。

  分析性阅读法:

  所谓分析,指分析书的主题和题材,说明全书各部分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以及逻辑上的内在联系,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性阅读,能对书的主题观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论述。在分析性阅读中所做的笔记是概念性的笔记,既包括作者的概念,也包括读者的概念。通过阅读,这些概念被加深和拓展了。

  追踪阅读法:

  一种追踪问题、探索真谛的学习方法。其具体运用就是:循“题”而读,挈“题”索知,觅“题”参照,抱“题”探究。(1)循“题”而读,指用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做引导,推动阅读的步步深入。(2)挈“题”索知,指针对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找对口书刊阅读,直到获得满意答案为止。(3)觅“题”参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一本书中索取问题,然后参照同类和相关的书进行阅读;另一种是将书中论述的问题与实地、实物相参照。(4)抱“题”深究,当发现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时,要追踪问题,深入研究,进而又懂得书上没有的东西。

  结构式读书法:

  在学习一本书时,注意体察书中各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系,善于勾画出各单元之间的联络线索。这样学完之后就能沿着这条线索把全书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就是结构式阅读。其步骤如下:(1)整体把握,把书从整体上打量一番,了解全书的基本结构。(2)简读,以较快的速度通读全书,及时列出专题并记录在卡片上。(3)列出结构图,简读完毕,根据卡片记录,列出结构图。(4)详读,根据结构图安排详度。

  朗读:

  出声的一种阅读。这种阅读方法由于发出声音本身又是一种有关刺激物,因此朗读时,不仅视分析器、运动分析器在活动,而且听分析器也在活动,并且产生有声言语反馈。按照各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规律,朗读能提高学习效果。另外,由于出生声朗读,还能排除周围无关刺激的干扰,从而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阅读与背诵结合法:

  区别于单纯的重复阅读法的一种读书方法。指阅读一遍或两遍,就试背一次,再阅读一遍,再试背一次,直到能完全背诵为止。

  快速阅读法:

  一种高效的阅读方法。大约从20世纪40年代起,快速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在西方开始加以研究。实验证明,人们阅读一个字,并不需要对每一笔划、每个字母都看清楚,而是只凭整体形象就能辨认。对于词和句子也是一样,只要其中几个主要的字映于大脑,大脑就能凭经验将它们联成意思,快速阅读要掌握的要领是:

  (1)要默读,不要音读,力戒倒回去重读;

  (2)扩大视读广度,把逐字逐句读改为逐行逐段读;

  (3)从顺次阅读到跳跃阅读,将那些过渡性的话语,引证的材料,推论的过程等无关紧要或早以熟知的内容,整行、整段地跳过去,只寻找主要论点,新鲜的见解,争论的焦点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4)要多掌握词汇;

  (5)经常有意识地学习,养成习惯,循序渐进,逐步加快。

  预测阅读法:

  也称超前思考法或悬测读书法。面对自己比较熟悉或正在研究的题目的文章或书籍,可先不忙翻看其内容,而是悉心研究题目,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个题目由自己来写会分作几章几节,组织怎样的结构体系,对其中的重要观点又将从从哪方面入手,组织哪些材料来论述,并将自己的设想写下来,然后再拿它与原文对照,看哪些地方不谋而合,哪些地方意见相左,哪些地方自己不得其解。对不谋而合处,稍加浏览便可,对意见相左处,要推究谁正谁误,原因何在。对不得其解处,要舍得下功夫,不但掌握人家的观点,还要掌握人家的思路和方法。这就是预测阅读法。这样读书能强化对书中思想内容的印象,了解作者思路,明了自己思考的不足之处和知识的薄弱环节,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精读法:

  一种读书的方法,与粗读法或泛读法相对,指在大致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需要掌握的要点认真、反复进行阅读,以达到精确记忆。

  泛读法:

  一种读书方法,也称粗读法或浏览法,与精读相对应。陶渊明所说的“读书不求甚解”也属于此法。对于有些书,阅读时,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掌握全部内容(至少不需要第一遍阅读就全面掌握内容)。比如泛读一本英语书,可以跳过生词、难句,不用象精读那样见生词就查字典;第一次阅读象《易经》这样难啃的书,只要理解一小部分哪怕只有1%都可以,而随着知识面和阅历的扩展,以后每阅读一次,都会增加一些理解。

  过广泛的浏览,可以扩大知识量和知识面,使对浏览过的材料有了大致印象,等以后需要时,再根据印象查阅各种资料,使以后的学习活动更有目的性;通过浏览还可以网罗知识,待以后一一整理,建立广泛的知识联系。为以后的学习活动和解决问题打下基础。泛读和精读结合,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朱子读书法:

  朱子即南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朱熹,他是我国古代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不仅直接教导学生,还整理编著教材,一生没有放弃过教育活动。他非常注重读书治学的方法,他在《孟子集注》中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说明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方法,教有教法,学有学法。离开了具体的方法,教师则“无以教”,学生则“无以学”。关于读书之要,他提出了“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原则,对后来极有影响。他的学生把他的读书方法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循序渐进,指读书要按照书本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智能水平,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熟读精思,指读书要遵循记忆与思维相结合的原则。虚心涵泳,指读书要仔细认真,反复研磨,反复体会。切己体察,指读书要依靠自己的努力,重视书外的功夫。着紧用力,指读书要抖擞精神,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居敬持志,指读书要有专静纯一的心境和坚定久远的志向。朱子读书法对于今天的人们仍是足资借鉴的。

读书手抄报素材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