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手抄报

时间:2013-04-06 09:39: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语文阅读手抄报大全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语文阅读手抄报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语文阅读手抄报篇一:语文常识汇总

  1.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华山

  2. 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3. 中医四诊:望 闻 问 切

  4. 戏曲四行当:生 旦 净 丑

  5. 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 江西龙虎山 四川青城山 安徽齐云山

  6. 四大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7. 黄山四绝: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8. 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 晚霞反照 黄河金带 云海玉盘

  9.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滕王阁 太白楼

  10.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11. 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12. 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与许仙

  13.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蝉(闭月) 杨玉环(羞花)

  14. 古代四美:音乐 珍味 文章 言谈/ / 良晨 美景 赏心 乐事

  15.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晁补之 张来

  16. 四史:史记 汉书 君汉书 三国志

  17. 历史上四大书院:衡阳石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河南应天书院

  19. 古代祥瑞四灵:龙 凤 麒麟 龟

  20. 宋中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 范大成 尤袤

  21. 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生 殿士-进士

  22.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23. 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 汉书 后汉书

  24. 三班父子:班彪 班固 班超

  25. 三书指:魏书 蜀书 吴书 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26. 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 吴都赋(南京) 魏都赋(邺)

  27. 南朝三谢:谢灵运 谢惠连 谢眺

  28. 三瘦词人指:李清照 三个名句是:

  29.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0.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1.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32. 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33. 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 诗作 书法

  34. 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35. 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 杨朔 秦牧

  36. 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37. 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 夏洛克 泼留希金

  38.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 《偷生》 《饥荒》

  39. 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 西京-长安 南京-金陵 北京-顺天

  40. 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 上 去 入 现代则分为: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41.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 杨基 张羽 徐贲

  42.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 《杀狗记》

  语文阅读手抄报篇二:趣味名字

  名字一般都是父母所定,然而,近现代我国不少文化名人其风行于世的“文名”,却是由自己取的,其用意耐人寻味。

  有些名人以改名的方式来表明其志趣抱负、情操品格或思想实践:

  著名出版家邹韬奋,原名恩润。“韬奋”是1926年他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时改的名。他解释说:“‘韬’是韬光养晦;‘奋’是奋斗不息,不过自勉罢了!”

  科普作家高士其,原名仕其(加“金”旁)。他年轻时留学归来,决心“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钱”,把科学知识贡献给人们,故改名高士其。

  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原名永祥。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他对三哥永康说:“我志向不想升官发财,愿做人民公仆,名字改做‘公朴’。‘公朴’者,公仆也,字就叫‘仆如’吧。”

  时光回到30年代,东北有一对并肩战斗的青年作家,女的叫张廼莹,男的叫刘鸿霖。张廼莹20岁时,为反抗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开始了流浪生涯。1932年,她与刘鸿霖同居,合写过小说集《跋涉》,又一起到上海会见鲁迅先生,在其指导下从事文学创作,特取了“萧红”(张)、“萧军”(刘)两个笔名,合起来即“小小红军”,表达了他们追求光明,患难与共的坚定信念,后来萧军干脆改姓萧,子女亦皆姓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名文濬。在南京金陵大学求学时,对社会和人生问题发生了兴趣,并接受了明代哲学家、教育家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改名知行。后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又悟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而后知,不行便不知”的道理,并先后作了《行是知之始》等演讲。一次,他在征求意见本上看到了学生写的一段话:“先生既相信行是知之始,为何仍名知行,何不翻它半个筋斗”。受此启发,遂改名为行知。

  著名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原名周月宾,出生于四川成都,母亲是比利时人。周月宾27岁毕业于英国伦敦皇家医学院,旋即赴马来西亚开设医院。迫于当时海外对华人的歧视,她加入了英国籍。为了表示自己是炎黄子孙,她就取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笔名“汉属英”,后来就依谐音改成“韩素音”。

  汪精卫,原名兆铭。1905年参与创建中国同盟会,并任《民报》主笔,以“精卫”等笔名,发表了大量驳斥保皇谬论,宣扬革命思想的文章,汪洋恣肆,酣畅淋漓。“精卫”原是《山海经》中所载的一只神鸟,相传为炎帝的爱女,叫女娃。因游东海不幸淹死,于是化为精卫鸟,每天不懈地衔西山木石去填东海。汪以“精卫”为笔名,目的是显示其反清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斗志。可惜,此人晚节不保,终堕落为汉奸,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有些名人的名字则是为了纪念某些对自己触动、影响较大的人物或事件:

  胡适,原名洪驿。他就读于上海澄衷学堂时,因听国文教师杨千里演讲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原理,思想震动很大,故改名为“适”,字“适之”。

  诗人柳亚子,初名慰高,后更名弃疾,字安如。因仰慕法国思想家卢梭,改名人权,字亚卢,意为“亚洲之卢梭”。后觉不像谦逊,改为亚子。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据他说,“巴金”的“巴”字来自于一位在法国项热投水自杀的北方朋友(巴恩波),巴金说:“我和他很熟,但是他自杀的消息使我痛苦。我的笔名中的‘巴’字就因他而联想起来的。”“金”字则是一位学哲学的安徽朋友替他找的一个容易记住的字,取自巴金当时正在翻译的《伦理学》一书的作者克鲁泡特金。

  而有的名字似信手拈来,毫不经意;

  “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原名赵平福(又作平复),取意“平安是福”。后来,他家乡浙江海宁有个豪绅也为自己的儿子取了相同的名字,便不准他再使用原名。他见家乡有座桥名“金桥柔石”,觉得不错,于是就用“柔石”作为笔名,有时也署名“金桥”。

  人民音乐家聂耳,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1931年4月,考入明月歌舞社拉小提琴,后升任首席小提琴师。因他姓聂,听觉又灵,社里有人叫他“耳朵先生”,于是他便改名为聂耳。

  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因幼年即丧双亲,与妹妹廖冰相依为命,故取笔名为“廖冰兄”,意为廖冰的'兄长。郭沫若闻之,“恍然大悟”道:“哦,原来邵力子的父亲叫‘邵力’,郁达夫的妻子叫‘郁达’!”

  有的文人则干脆采用拆字法。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取“舒”字的一半,自命“老舍”。

  曹禺原名萬(即“万”)家宝,他将姓氏“萬”拆为“草”(谐音为曹)与“禺”两部分,化为“曹禺”。

  又如,“查良镛”才是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的真名实姓,“金庸”二字实际上是由“镛”字分拆而成。

  相反,有的名字则颇具出处:

  清末“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作者吴趼人,又名沃尧,原名宝震,字小允。后自号茧人,取“作茧自缚”之义。四十一岁时,又取《庄子·天道》中“百舍重趼而不敢息”之义,易“茧”为“趼”。

  小说家张恨水,原名心远。“恨水”二字出自南唐李后主《相见欢》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句。

  冰心,原名谢婉莹。“冰心”一语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绝句。《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意在表白其玉洁冰清的操守与品格。

  探究这些文化名人取名的用意,我们或可略窥其所以成名之秘吧。

  语文阅读手抄报篇三:名家构思趣事

  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着手创作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人物和情节、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等等。在构思过程中,作家、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方式,或睡或坐,或动或静,总之,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构思出一篇篇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思的佳话。

  一、睡中思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作之前先磨好墨,然后卧床引被覆盖。起来后提笔就写,而且不再改动。这种“睡中思”的方式,当时被人们称为“打腹稿”。流传至今的“腹稿”一词就由此而来。宋代江西诗派代表人物的陈师道,每当外出游览有了诗兴,就急忙回家卧于榻上,以被蒙头,称之为“吟榻”。此时,全家不能有任何响声,甚至连猫狗都得赶出去,直到他诗作完成,家中生活才能恢复正常。

  二、闹中思

  宋代大学士杨大年,每逢作文,就跟门人、宾客饮酒下棋,在笑闹中构思,反而不“走神”,并不时用小方格纸写出,让门人抄录。清朝毛西河家境不好,外屋是私塾,自己一边回答学生问题,一边批改作业,一边跟里屋夫人吵嘴,一边构思文章,居然文章写得很出色。

  三、坐中思

  鲁迅先生在写文章之前,常常在饭前或饭后半倚在藤椅上,双目微闭,一言不发。据许广平回忆说,只要见先生起身走动说话了,便是先生胸有成章了。当代著名的散文家郭风,写文章必须坐在家里那张古老的木桌前构思。一坐到那儿,仿佛灵感就来了。因此,几十年来,那张旧书桌一直陪伴着他,每天晚上八点钟左右入睡,清晨四点起床写作,成了多年不变的习惯。

  四、话中思

  当代著名国画家石鲁,在构思作画之前,经常找一些知心朋友摆“龙门阵”,一边磨墨,一边古今中外、海阔天空地和客人闲谈;直至夜深人静,客人告辞,构思也便成熟,这才挥笔作画。往往一挥而就,达到“忽然兴致风雨来,笔飞墨走精灵出”的超然境界。

  五、醉中思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嗜好饮酒,而且每饮必醉,醉后又能吟出好诗。他有不少名诗出自醉酒之中,“斗酒诗百篇”的佳话就由此而来。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被人尊称为“草圣”。他也嗜好饮酒,并在酒后写出一手好字,正如杜甫称赞的“挥毫落纸如云烟”。

  六、玩中思

  南北朝诗人王筠,好玩葫芦,写诗也离不开葫芦。每当构思时,就注水于葫芦内,水满后倒掉再注,如此循环不止。一旦掷葫芦于地,诗已成竹在胸,下笔立就。五代南唐的卢郢,好玩石球。他写文章时,常拿一个重达百斤的石球来玩,一旦构思成文,便掷下石球,由自己口授,小吏笔录,不一会儿就写成一篇文章。

语文阅读手抄报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