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庙导游词(推荐3篇)

时间:2017-01-05 03:29: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中岳庙导游词 篇一

欢迎来到中岳庙!中岳庙是中国五岳之一的中岳嵩山的主要宗教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帝王封禅的地方。在这里,你将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嵩山道教的独特魅力。现在,我将为大家介绍中岳庙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中岳庙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圣地,也是嵩山道教的最高殿堂。庙内供奉着嵩山派的创始人张道陵和嵩山五岳之神。庙宇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之一。

进入庙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门楼。门楼上方有一块巨大的匾额,上书“中岳庙”三个大字。门楼两侧有两个石狮子,它们栩栩如生,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穿过门楼,便来到了正殿。正殿是庙宇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宏伟壮观的建筑之一。正殿由三进组成,每进都有一座高大的殿堂,殿内供奉着众多神像和圣人。殿堂的屋顶上雕刻着各种神兽和仙鹤,栩栩如生,栩栩如生,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殿内还有一块巨大的木牌匾额,上书“嵩山圣殿”四个大字,显示出中岳庙的崇高地位。

中岳庙不仅是宗教圣地,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帝王封禅的仪式和嵩山道教的信仰体系。每年春秋两季,中岳庙都会举行盛大的封禅仪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观礼。封禅仪式以庄严、神秘、神圣为特点,是中岳庙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仪式中,道士们会进行祭祀和祈福,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参与封禅仪式的游客都会被庄重的气氛和神奇的场景所打动。

中岳庙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和活动,如观音殿、玉皇殿、道教文化博物馆等。观音殿供奉着观音菩萨,是中岳庙最受游客欢迎的地方之一。玉皇殿供奉着玉皇大帝,是中岳庙的另一重要殿堂。道教文化博物馆陈列了大量的文物和历史资料,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嵩山道教的历史和文化。

中岳庙是一座庄重而神圣的宗教建筑,也是一座充满文化魅力的旅游景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也可以领略到嵩山道教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次机会,好好欣赏和体验中岳庙的美丽和神奇!

中岳庙导游词 篇二

欢迎来到中岳庙!中岳庙是中国道教的圣地,也是中国古代帝王封禅的地方。在这里,你将领略到嵩山道教的独特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现在,我将为大家介绍中岳庙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中岳庙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圣地,也是嵩山道教的最高殿堂。庙内供奉着嵩山派的创始人张道陵和嵩山五岳之神。庙宇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之一。

进入庙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门楼。门楼上方有一块巨大的匾额,上书“中岳庙”三个大字。门楼两侧有两个石狮子,它们栩栩如生,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穿过门楼,便来到了正殿。正殿是庙宇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宏伟壮观的建筑之一。正殿由三进组成,每进都有一座高大的殿堂,殿内供奉着众多神像和圣人。殿堂的屋顶上雕刻着各种神兽和仙鹤,栩栩如生,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殿内还有一块巨大的木牌匾额,上书“嵩山圣殿”四个大字,显示出中岳庙的崇高地位。

中岳庙不仅是宗教圣地,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帝王封禅的仪式和嵩山道教的信仰体系。每年春秋两季,中岳庙都会举行盛大的封禅仪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观礼。封禅仪式以庄严、神秘、神圣为特点,是中岳庙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仪式中,道士们会进行祭祀和祈福,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参与封禅仪式的游客都会被庄重的气氛和神奇的场景所打动。

中岳庙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和活动,如观音殿、玉皇殿、道教文化博物馆等。观音殿供奉着观音菩萨,是中岳庙最受游客欢迎的地方之一。玉皇殿供奉着玉皇大帝,是中岳庙的另一重要殿堂。道教文化博物馆陈列了大量的文物和历史资料,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嵩山道教的历史和文化。

中岳庙是一座庄重而神圣的宗教建筑,也是一座充满文化魅力的旅游景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也可以领略到嵩山道教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次机会,好好欣赏和体验中岳庙的美丽和神奇!

中岳庙导游词 篇三

中岳庙导游词

  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我们该怎么去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岳庙导游词4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岳庙位于太室山东南麓黄盖峰下,在登封城东4公里处。四周群山环绕,风景秀丽。中岳庙原名“太室祠”,始建于秦(公元前221--207年)。西汉武帝元封元年,游嵩岳时令祠官加增扩建,以后历代均有扩建。唐、宋年间极盛一时。宋末至清初屡有废兴,清乾隆年间对中岳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重修。

  现存庙制基本上保留着清代重修以后的规模,中轴线建筑共十一进,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竣极门、嵩高竣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从中华门起全长13华里,面积十万多平方米,是中岳中现存宏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庙宇建筑群。 现存文物:有殿、宫、楼、阁、坊、亭、台、廊庑、门庭等古建筑四百余间,其中主要建筑多为清代宫庭式样,汉至宋代古柏三百三十五株。金石有太室阙、汉翁仲、魏碑、唐碑、宋八棱幢、宋代铁人、宋金四状元碑、金代中岳庙图碑、金代和明代铁狮、明代五岳真形图碑等百余件。除以上古建筑、金石外,庙内尚存木刻道教经典版百余块。另有《说嵩》、《嵩岳庙史》、《龙潭寺记》等板刻千余块。这些历史文物珍品为研究我国建筑史、艺术史、道教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中岳庙庙会〕

  每到春年农历三月初十和秋季十月初十,传统的中岳庙会就拉开了序幕。会期长达10天,庙会活动丰富多彩。“拴娃娃”是流行在当地的一种求子习俗。凡婚后不孕的妇女,大多都要在庙会期间参加这项活动。拴的地点一般都在中岳庙后院的崇圣门周围和寝殿里。更详细的资料参考民俗节庆:中岳庙庙会。

  〔周围景点〕

  中岳庙的东邻有卢崖寺和卢崖瀑布,西邻有“全国第一塔”之称的嵩岳寺塔以及古代我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均可一游。

  〔太室阙〕

  在这座庙的前方约300米处,有一座太室阙,是中岳庙的象征性大门。东汉元年初五年(118年)建。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中岳汉三阙。

  太室阙高米,东西两阙相距米。阙身用长方石块垒砌而成,上部用巨石雕成四阿顶,南面刻有“中岳太室阳城”六篆,气势挺拔,苍劲有力。另有汉隶和篆、隶参半的两段铭文,记述吕堂等人建阙的因由,是研究我国书法演变的重要实物。 阙身四面用减地平雕的技法,雕刻有人物、车骑出行、马技、舞剑、龙、虎、玄武、象、羊头、斗鸡、犬逐兔、蟾蜍、猫头鹰、建筑物、长青树等画像50余幅,是研究汉代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 太室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阙是一种装饰建筑,表示尊严,一般立于城、宫、门前的甬道两旁。

  〔中华门〕

  中华门是中岳庙的大门。沿庙宇中轴线依次而上,有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崇高峻极坊、峻极殿、寝殿、御书楼等建筑,共11进院落。

  在这些建筑中,最宏伟的是峻极殿,亦称中岳大殿。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是中岳庙的正殿,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相仿,高达20余米,面阔9间,进深5间,面积为920平方米。

  〔古神库〕

  在崇圣门东面有一座“古神库”。铁人分别立于神库四周,为镇库铁人,系宋代治平元年铸造。铁人身高3米多,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高大威武。这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的.四个守库铁人,人们也称他们为“镇庙铁人”。这样的铸像,在别的寺庙是没有的。围绕着这四个铁人,当地流传传有许多传说和风俗。当地小孩子都到铁人面前举行成人仪式,据说铁人还有祛病消灾的作用。

  中岳庙的镇庙铁人 在中岳庙众多的文物古迹中,站立在崇圣门东侧的四尊铁人显得特别引人注目。铁人分别立于神库四周,为镇库铁人,系宋代治平元年铸造。铁人身高3米多,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高大威武。这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的四个“守库铁人”,人们也称他们为“镇庙铁人”。

  围绕着这四个铁人,当地流传有许多传说和风俗。一位在登封生活多年的老人介绍说,很早以前,这铁人是八个,一边四个,分立在东西两个神库的四周。北宋末年的时候。金兵南侵,民族英雄岳飞率领爱国将士转战在黄河南北两岸。后来,抗金浪潮波及到嵩山,中岳庙的铁人摩拳擦掌,义愤填膺。一天晚上,他们乔装打扮,偷偷来到黄河岸边。谁知摆渡的小船只能坐下四个人,于是只好四个人先过,另外四个铁人在边等候。等摆渡的小船返回载后四个铁人时,天色已经大亮,中岳庙的道主派人找到黄河岸边,把没有过河的四个铁人强拉硬扯绑了回来。所以,至今站立在东边神库周围的四个铁人还是一副怒目而视、壮志未酬的神态。

  当地的老百姓受传说的影响,对铁人充满了崇敬之情,孩子周岁时,当地人要到中岳庙的铁人前举行挂锁仪式。挂锁前,家人把事先准备好的铜锁或银锁先挂在铁人的臂膀上,然后让孩子焚香磕头。待锁从铁人身上取下,挂到孩子的脖子上时,就意味着锁是铁人送给孩子的礼物,孩子将受到铁人的保护,以后就会平安健康。

  除了挂锁之外,当地人来到中岳庙的铁人前,总要有目的.地抚摩一阵。据说人身体的哪个部位疼痛不适,只要摸摸铁人与自己相同的部位,这样,自己的病痛就会减轻甚至痊愈。

  〔峻极门〕

  峻极门又名将军门,是中岳庙的中心院落的大门,重修于清乾隆年间。面阔5间,进深6架,歇山式屋顶,琉璃瓦盖顶,系清代典型的宫式建筑。中门两侧,塑有两尊高5米、腰围米的手执金斧的威武守门将军神像,故又称将军门。

  〔嵩高峻极坊〕

  嵩高峻极坊位于峻极门之北14米处,因坊后即是中岳嵩山供奉岳神的中岳大殿,故又称迎神门,此坊为四柱三楼式建筑,黄瓦盖顶,系清代建筑之精品。额上题“嵩高峻极”四字,传说为康熙帝御书。

  〔中岳大殿〕

  中岳大殿位于拜台北面,建于高约3米的大月台上,此殿的建筑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相似,面阔9间,进深5间,面积约920平方米,重檐黄瓦,高大雄伟。殿内装有天花板并饰有彩色绘画以及盘龙藻井,相传是用柏树根雕刻而成,工艺精致,巧夺天工。殿内神龛中央坐橡是武则天加封的中岳大帝天中王,像高5米多,姿态雄伟。侍臣、仙童左右分立。神龛外两侧,塑有身穿盔甲,手执金瓜斧,高约6米的镇殿将军方碧和方相,雄伟庄重。

  〔拜台〕

  拜台即填台,砖石砌造,边长米,高米。俗称填台,为奠台或拜台。建于中岳大殿前的中轴线上。

  〔东西廊房〕

  中岳大殿两侧的东西廊房,与峻极门构成一座长方形的庭院,其面积约有5000平方米,是嵩山地区仅有的一处回廊式古典建筑。廊内供奉七十二司、八大朝臣、十殿阎君塑像。

  〔寝殿〕

  寝殿位于中岳大殿之后,是天中王及天灵妃的寝宫,建制七间,歇山式建筑,黄色琉璃瓦盖顶,庄丽雄伟,仅次于大殿。正中供天中王与天灵妃塑像,侍女分立左右,两端的神龛内,雕刻精致的龙凤榻上,天中王睡着,天灵妃陪坐榻旁,人称“睡爷爷,坐奶奶”。 神龛外有太监塑像。殿前月台上有日月碑分列左右。每到庙会期间,凡当地不孕的妇女都要来此求子,名曰“拴娃娃”。

  〔黄盖亭〕

  黄盖亭位于黄盖峰上,峰顶原为中岳庙庙址,岳庙下迁后改作中岳行宫。黄盖峰原名神盖山。后因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曾登此峰,武帝当时身穿大红袍,撑起黄罗伞,如天上黄云盖顶,故改名为黄盖峰。峰上现有一座重檐八角亭,黄色琉璃瓦盖顶,三重石栏,环抱亭脚,几棵翠柏,陪衬其旁,是夏日登山避暑的好地方。

  〔古柏——猴柏和鹿柏〕

  嵩山曾是一个被树木覆盖的茫茫林海,现存古树名木一千余株。中岳庙内,西汉至明代种植三百多株古柏,可称为古柏博物馆。这些古柏不但树龄长,且树形颇奇,似猴、似羊、似鹿、似凰,千姿百态,形象逼真。上图为鹿柏,下图为猴柏。

  扩展阅读:

  中岳庙,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建于秦(前221—前207年),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同时也是河南省规模最为巨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总面积近11万平方米。

  中岳庙背倚黄盖峰,面对玉案山,西有望朝岭,东有牧子岗,群山环抱,布局谨严,规模宏伟。前身是太室祠,基本上保留了清代重修以后的规制。中岳庙中轴线全长650米,共有7进11层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雄伟,庙中有殿、宫、楼、阁等建筑39座近400间,庙内还有古代碑刻73品,汉代至清代的古柏330多棵。完整的建筑布局使中岳庙成为一座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色调和谐的庞大建筑群。中岳庙内的建筑和碑石是研究魏书书法、道教历史和中岳庙宗教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2001年6月25日,中岳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1日,包括中岳庙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岳庙的建筑制式和布局,是清高宗弘历依照北京紫禁城的形式设计重建的,坐北向南,由高到低,现存的殿、阁、宫、楼、亭、台等建筑39座近400间,石刻碑碣百余座,占地达11万平方米,中轴线全长650米。

  中岳庙沿中轴线依次有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崇圣门、化三门、崇高峻极坊、峻极殿、寝殿、御书楼等建筑,共11进院落。中轴线两侧分布有古神库、四岳殿、东西廊房、火神宫、祖师宫等多组院落,是道士分别举行祀典和生活的地方。

  中岳庙是五岳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道教庙宇建筑群,基本上保留了清代重修以后的规制。完整的建筑布局使中岳庙成为一座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色调和谐的庞大建筑群。

中岳庙导游词(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