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古民居导游词(实用3篇)

时间:2016-02-04 03:23: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培田古民居导游词 篇一

培田古民居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居,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这里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培田古民居的魅力吧!

首先,让我们来介绍一下培田古民居的历史。据说,这座古民居建于明朝时期,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曾经是一个富有的商人家族的住所,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文化变迁。如今,它被保护起来,成为了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景点。

进入培田古民居,你会被它独特的建筑风格所吸引。这座古民居采用了典型的南方园林建筑风格,拥有精美的木雕、石雕和花园景观。你可以看到精美的门楼、雕花窗户和石桥,它们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在古民居内部,你可以看到许多精心设计的房间和庭院。每个房间都有独特的功能和装饰,如客厅、卧室和书房。庭院中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你还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园林景观,如假山、池塘和水榭等。

除了建筑之外,培田古民居还有许多文化活动和展览。你可以参观陈列室,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这里还经常举办传统音乐和舞蹈表演,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苏州的文化传统。

最后,不要错过品尝当地美食的机会。培田古民居周边有许多传统的小吃摊位和餐馆,你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苏州菜和特色小吃。无论是酥皮鸭还是小笼包,它们都会让你的味蕾大饱口福。

总结起来,培田古民居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景点,值得一游。无论你是对建筑艺术感兴趣,还是想了解苏州的传统文化,这里都能满足你的需求。希望你在培田古民居度过一个愉快而难忘的时光!

培田古民居导游词 篇二

培田古民居——探寻苏州古典园林之美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培田古民居,这是一座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古老庄园。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培田古民居的独特魅力。

首先,培田古民居以其精美的建筑和布局而闻名。这座古民居建于明朝时期,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采用了典型的南方园林建筑风格,包括精美的门楼、雕花窗户和石桥等。古民居内部有着精心设计的房间和庭院,每个房间都有独特的功能和装饰,如客厅、卧室和书房等。庭院中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你还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园林景观,如假山、池塘和水榭等。在这里漫步,仿佛穿越回古代,感受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其次,培田古民居是一个充满文化艺术氛围的地方。你可以参观陈列室,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这里展示了许多古代的文物和艺术品,如字画、陶瓷和木雕等。你还可以欣赏到传统的音乐和舞蹈表演,感受到苏州文化的魅力。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美丽的景色,还能了解到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培田古民居周边还有许多美食值得品尝。苏州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技巧和口味而闻名,而培田古民居周边的小吃摊位和餐馆则是品尝正宗苏州美食的绝佳选择。无论是酥皮鸭、小笼包还是糖醋排骨,都能让你的味蕾得到极致的享受。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你还能感受到苏州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总结起来,培田古民居是一个兼具历史、文化和美食的综合体,是苏州不可错过的旅游景点。无论你是对建筑艺术感兴趣,还是想了解苏州的传统文化,这里都能满足你的需求。希望大家在培田古民居度过一个愉快而难忘的时光!谢谢大家!

培田古民居导游词 篇三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美丽的连城培田村旅游,首先请允许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连城冠豸山的导游,我姓X,土生土长的连城人,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是X导,在游览中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都可以向我提出,我一定会尽力为大家服务的,最后希望大家在培田能够玩得开心,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连城是客家人聚居地区,是客家祖地之一。自晋以来大批中原人南迁,迁徙到培田村的这些客家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天参观的培田古民居体现的是明清时期培田村的先辈们崇尚耕读文化所创造的客家建筑艺术。培田地处连城冠豸山西部,它的总面积为13.4平方公里,居住着315户1400人左右。“培田”是清一色吴姓氏人所居住的村庄,已经有了800多年的历史。主要是由30幢高堂华屋,21座宗祠,6家书院,和一条千米古街组成它特有的文化氛围,现在培田也被称作是十大“中国最美的村镇”之一。

  大家看到我身后的这座牌坊了吗?它是“恩荣”石牌坊,这是清朝光绪皇帝赐给他身边的蓝翎四品护卫吴拔祯的,吴拔祯生于1857年,70岁过世。在清朝,不论文官武将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一律步行。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从中间的大门走过,而五品以下的官员却只能走两侧的大门。透过它,可以看到培田先辈曾经有的辉煌。现在请随我从中间大门到文武庙去看看。

  文武庙在培田村的西南方位,大家从它楼上环视一下培田村的环境,多少了解风水的人就容易明白为什么培田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了。其实什么是风水?简单地说,“风”是指大气环境,“水”是指水环境。各位看培田村,整个村子座北朝南,村前水流环绕,村后古木遮掩,四周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加上培田先辈们勤耕苦读的风气,所以自乾隆以来,在这500左右人的村庄竟出了文武秀才、举人、国学生、贡生等140多人,进士5人,步人仕途者19人,五品以上的有7人,当地人认为是文武庙给他们带来了福音,其实这应是天时、地利、人和给培田带来了福气,我相信,今天你们登上了文武庙,就一定能把福气和才气带回家。

  请大家沿着脚下的村道往前步行五分钟。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夫第,大夫第又名“继述堂”,取自于古书中庸里的一句话“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大夫第建于清朝道光9年,1829年,历时11年完成,占地6900平方米,其结构为九厅十八井。实际上大夫第是由18厅24井72个房间所组成的。九厅十八井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建筑,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结合构造的大型民居建筑。在培田像这样规模的建筑,在数百年间,共建起30幢类似的建筑。它的'布局尽管厅多井多房多,却井然有序;尽管建筑层层叠叠,采光通风出水却无丝毫障碍;厅与厅之间既有通道相连,又有门户隔阻,使之各成单元,既利于大家族聚族而居,又不妨碍小家庭各享天伦之乐。这里的井水,除了供饮用外,还有除燥降温的“空调”功能。其布局的合理真可以用“天衣无缝”来形容。

  现在我们所站的地方叫外雨坪,先看看门前刻的这副石联:水如环带山如笔,家有藏书陇有田。上联说的是大夫第远处的溪流绕村庄而过犹如玉带,门前山势如笔架,意寓着这里是文风鼎盛的地方。下联说的是培田这个地方自800年以来,都是以耕田读书传家的地方,过去有一句话,说的是“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所以这个院主人吴昌同在经商发家后又捐了个五品官的职位,生有五子,四个任五品以上官员。

  接下来,大家请继续随我到都阃府。都阃府的主人就是村口我提过的吴拔祯。都阃府其实就是都司府,都阃就是官名,也就是都司,四品武官。这里是当年培田最豪华的一座建筑,结果被大火焚毁,现仅存门楼、嵌在墙壁上的主人生平的大理石碑文,和这块著名的用河卵石铺的“鹿鹤同春”图雨坪了。

  在村口我就介绍过培田体现的是明清时期的耕读文化。其实,耕读文化在绝大多数的古村落中都有体现,但能找到像在培田这样如此先进的耕读文化的古村落却屈指可数。刚才我们了解的是培田清朝时期精致的建筑文化,现在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培田先进的耕读文化到底体现在哪。

  好,首先,请大家随我到著名的的妇女学馆——容膝居。容膝居的建立体现了当时培田人先进的教育理念,认为女性也可以识字、经商,所以大夫第的主人吴昌同为培田女姓创办了妇女学馆,对妇女进行三从四德、礼仪、工艺、烹调等方面教育,还进行妇女性知识方面的教育,你们从“可谈风月”四个大字就能明白。所以说容膝居体现的是培田先辈们先进的且有创新性的文化教育理念。接下来我们再到专供族人拜祖、宴请、看戏的衍庆堂参观。

  现在带大家到另一处体现培田文化理念先进的地方——“工房门楼”看看。这个门楼内是个“工匠房”,这是当时建造“大夫第”的木匠们住的地方,不相信吧,这么富丽堂皇的门楼怎么会是工匠住的呢,但这却是事实。尽管是工匠住的也很讲究,所谓“三分厅堂七分门楼”,工匠们的技术怎样就看他们住的地方,工匠们把门楼的建筑科技和艺术融为一体,还把地理风水结合一起。你们看,门前用卵石砌的半月盆形,盆底是半个古钱,一条细长清水沟侧对着大门,台阶是向内而下,这表示进门财源滚滚,出门步步高升,这就叫“匠心独到”。

  接下来我再带大家到培田先民农闲时读书作画的地方参观。

  就是这里了,“敦朴堂”,表示客家人敦厚朴实的品质。培田先民始终记得“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一般日子稍微过得去的人家,都是大人们每天勤勤恳恳地耕田,同时呢,督促孩子们认认真真地读书。家庭的生计在田地里,而家庭的希望在书本里。同时,敦朴堂也反映了耕读文化的另一面,那就是人与土地和自然的和谐,我们的先辈们在宋代就知道了“休耕轮作”,那么我们的培田祖辈秉承并发扬光大这一理念,在农闲时雕木、剪纸扎竹、习字画画,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

  刚才参观的容膝居、衍庆堂、工房门楼和敦朴堂体现了培田耕读文化中和谐、合理、科学的一面,接下来我再带大家到其它几处特别的地方看看。

  大家请看这座石刻门联横披“华屋万年”,头尾两字把房子主人名字嵌进来了,叫吴华年,房子的就是我们面前这一新一旧并排的两座建筑,左边叫“双灼堂”,右边叫“灼其新祠”。大家继续看这副对联“屋润小康迎瑞气,黄金广厦庇欢颜”,这说明培田先民早就有小康生活的追求和理想了。

  现在我们侧门走进来的地方是培田的官厅,建于明崇祯年间,是培田迎接府县来往官员的驿站,占地5900平方米,由月塘,外雨坪,内雨坪和中厅,后厅等几个部分组成。官厅具有明代建筑三大特色,一是等级分明,二是色彩协调,线条简洁,三是工艺精湛。清朝纪晓岚巡视汀州府时,就住过这里,并写“渤水蜚英”四个大字,表示对培田崇文尚武,人才辈出的赞扬。

  现在我们到当时的敬老孤儿院“济美堂”去参观。这里属砖木结构,内外

  雨坪就地取材,用卵石铺成。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面前这个天井正中是梅花健鹿的图样,左右配的两个“如意结”看看是不是很眼熟呢?对了,300年前的碎石吉祥图案,竟然和今天中国联通的标志是一样的,很神奇吧。

  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宅堂古街,现在我就带大家到景色清雅的南山书院看看。

  这就是南山书院了,它创办于乾隆三十年,就是公元1766年,距今已有240多年历史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乾隆年间建造的院舍,书院先后培养出武进士、清廷四品带刀侍卫吴拔祯等名人以及238名秀才,培养出4名与孙中山、周恩来同窗留日留法学生。

  好了,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培田建筑文化、历史文化中体现的耕读文化,相信培田给你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包括你们还会感叹培田当时的社区建设可是相当先进的哦。我们的行程到了这里就要告一个段落了,如果我们讲解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多谅解,也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兴旺发达,谢谢!

培田古民居导游词(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