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手抄报内容

时间:2019-04-03 02:44: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新年手抄报内容大全

  庆贺新年伊始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不管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们,都对新的一年充满美好的希冀。下面是新年手抄报内容大全,欢迎参考阅读!

  新年手抄报1

  新年手抄报2

  新年手抄报3

  新年手抄报4

  新年手抄报5

  新年手抄报内容1:关于新年的古诗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辛巳除夕(当代) 钱钟书

  不容灯火尽情明,禁绝千家爆竹声。

  几见世能随历换,都来岁尚赚人迎。

  老饥驱去无南北,永夜思存遍死生。

  好办杯盘歌拊缶,更知何日是升平。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新年手抄报内容2:新年习俗集锦

  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年夜饭后吃冻梨

  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年三十点长寿灯

  东北人在大年三十都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到了晚上就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大年三十这一天,是台湾年俗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习俗也相当多。先辞年,布置“厅头”,即在奉祀“观音妈”和诸神像的大厅上,换新版画和联轴。到了下午举行“辞年”仪式。在供桌上盛设五牲及各种年供奉诸神,然后拜祖先,行三跪九叩大礼,以表示感谢这一年来诸神明及祖先的保佑,并祈求新年更多的赐福。神桌前还要供“春饭”,即盛有饭的小碗,饭上插上用红纸做的花,神佛前各三碗,灶上一碗。这些花又叫“春仔花”或“饭春花”,这个饭叫“过年饭”。(在闽南语中,“春”与“剩”谐音,意思即怎么吃也吃不完,还有剩余)。桌前还摆放三堆橘子及一些红枣。红枣表示年年好。橘子到元宵才能拿下来,有句俗话“上元瞑(夜)拆柑棚”。最后,还要烧金纸、放爆竹,才算结束辞年仪式。

  但最能反映台湾新年风俗的就是与闽南地区几乎相同的新年歌。这首新年歌中反映了台湾民间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是一幅生动的民俗图。

  闽南:初一荣,初二停,初三无姿娘;初四神落天,初五天神下降,初六另空;初七七元,初八团圆;初九天公生,初十蓝相生,十一请子婿;十二返去拜,十三食糜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瞑。

  台湾:初一早,初二巧,初三老鼠娶新娘;初四神落天,初五隔开,初六担肥;初七七元,初八团圆;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请子婿;十二查某子请来拜,十三食糜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瞑。

  台湾大年三十夜也叫除夕,“守岁”、“压岁钱”都与大陆的习俗一样。大年三十夜,全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边聚餐,叫做“围炉”。围炉时桌上的每个菜都有一定的寓意。比如米圆、肉圆。鱼圆是取意“三元”,象征阖家团圆;萝卜在台湾叫“菜头”,就是“好彩头”,吉祥的意思;全鸡的“鸡”,台湾方言谐音为“家”,有“食鸡起家”之意;经过油煎火炸的食物,表示“家运兴旺”。参加围炉的人,不分男女老少,桌上每一样菜都要吃一点。另外还都要喝上一点酒,以讨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从头到尾,慢慢进肚,以祝父母长寿。

  围炉之后,在台湾农村还保留着“观火盆”的习俗。门前点燃一盆稻草,全家男性老少依次从火盆上跳过,取“兴旺如火”的吉意。边跳边口中念念有词地说些吉利话。火熄后,将灰烬送进厨房灶脚,祈求神明保佑发财。

  在台湾一些乡村中,至今还保留着一种有趣的习俗: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一些寺庙里就演戏,那些在年前无法还债的人,为了躲避债主的催逼,就跑到庙里去看戏避债。因为要是债主追到庙里来逼债,就会引起公愤,会群起而攻之。这台戏从除夕一直演到初一早晨,欠债的人看完戏后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回家团聚了。这种习俗叫“避债戏”,是社会的产物,却很有人情味。不过债主也有办法对付,即在大年初一穿上旧衣服,提着灯笼上门讨债,佯称自己是从年三十晚上追到现在尚未归家,灯笼都还提在手上,不能算是“新年讨债”,这种灯便叫“讨债灯”。除非积怨很深,债主一般不会使用“讨债灯”。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台湾同胞称大年初一为“新正”,意为新的一年将会有一个正正堂堂的开始。当天凌晨头一件大事是家拜祖先,用自制的红白两色米糕祭神祖,称为“开正”。“开正”之礼十分隆重,厅堂灯火通明,门口结红彩,供桌上摆列年柑、年糕、牲礼、茶酒、四果、香烛,家家户户燃放鞭炮,全家老少集合一起家拜祖先、祭祀神明,随后再依次向长辈问安行礼。

  过春节最有意思的是出门拜年,又叫“走春”、“开春”、“贺正”。凡有来客,主人用朱红木盒盛着糖果并端上“甜茶”待客;设宴请客,彼此应酬,名叫“请春酒”;客人告辞时,互相向对方孩子赠红包。由于家家户户都出门拜年,难免有碰到人不在家的时候,于是衍生出两个有趣的习俗:出门拜年人们总是随身带着一叠红纸片,上面写着自己的名字,一旦遇到主人不在家就留下一张,这叫“留帖”;官大势大的、交游很广的人,不可能一家家亲自去拜年,便遣仆人带着他的红帖代他去拜,这叫“飞帖”。

  台湾的“初三老鼠娶新娘”和闽南的“初三无姿娘”,意思都是说初三这一天是休息日,就连老鼠也选择这天娶新娘。依俗,当晚各家各户都须早早上床休息,以免打扰老鼠办喜事,并要在房间的各个角落撤一些吃的东西作为给老鼠的“贺礼”,以便和老鼠搞好关系,减少来年的鼠害。“老鼠娶亲”的说法来源于大陆,有一幅“老鼠娶新娘”的五彩石印年画,曾普遍流传于民间。画面上从头盖红帕的“新娘”,到抬花轿、吹喇叭的执事等,统统都是鼠类,一个个活灵活现、喜气洋洋,十分惹人喜爱,为节日增添了许多快乐的气氛,紧张了一年,连老鼠都放假娶亲了,何况人呢?

  初四是“接神日”。闽、台两地皆称这一天为“神落天”。当日,各家各户都要在厅堂供奉牲礼、果品、甜食等,燃放爆竹、烧金纸、神马,恭恭敬敬地迎接诸神下凡,继续履行司掌人间善恶的职责。

  初五的“隔开”,意思是过年到此告一段落,也与大陆相同。次日开始,商店开市、农人下田,各行各业开始恢复正常生活、劳作。俗传这一天也是“五路财神”的生日,闽南称“天神下降”,台语叫“路头神”。为求大发利市,商店这一天多在街边燃香拜神,求五路财神的保佑。

  “初七七元”、“初八团圆”,闽、台两地皆同。中国民间称初七这天为“七元日”,又叫“人日”,相传天地造人,人是在这一天诞生的。因此,在台湾民间,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线面(即寿面),并要吃芹菜、菠菜、芥菜、荠菜、葱、大蒜、蒿菜等七种新鲜蔬菜。其中芥菜是一种茎叶很长,稍带苦味的菜,由于它叶长、丝长,因此象征着长命。吃这七种菜实际上这是中国古代“五辛盘”的旧俗遗风,杜甫曾有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正是咏此。“初八团圆”是说回娘家过春节的媳妇,初八要返回婆家“团圆”,开始干活,不然会被认为有意为难婆家,搞得不好,夫家甚至还会因此“兴师问罪”。

  “初九天公生”,“天公”即玉皇大帝,“天公生”也就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玉皇大帝是天上精神的总管,因此,祭祀格外隆重。前一天全家老少斋戒沐浴,正厅摆设祭坛。午夜一过,全家齐整衣冠,由长至幼顺序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礼。随后是烧土纸、放鞭炮,直至凌晨四点。昔

日祭祀天公,祭坛的摆设极有讲究,除了原有的供桌之外,还需摆小供桌(俗称“顶桌”),顶桌上摆五果六斋、扎红绳的面线、清茶三杯,供奉玉皇大帝。下面供桌则摆三牲五礼和红龟稞等,供奉天公的从神。烧给天公的金箔是特制的,称为“天公金”。共3页,当前第2页123

  在中国传统民俗里,女婿备受岳家的宠爱,俗称“娇客”,中国各地都是这样,闽南、台湾也不例外,因此,都有“十一请子婿”之俗,称为“子婿日”,即岳家专门宴请女婿的日子。

  新年手抄报内容3:关于新年的诗歌

  1

  新年是一粒种子,

  越过情感的村庄,

  用胸脯贴近土地。

  在温暖的季节里,

  点燃了春天那燥动的火焰,

  照耀母亲的银发。

  小小的身体装着一个盛大的春天呵!

  此起彼伏的拔节声,延伸开来就是一串春意盎然的音符。

  新的钟声还没有敲响,

  母亲就一直守候在窗前,

  为儿女祈祷祝福。

  阳光像含而不露的花朵,

  能把美丽的心悬成一盏归程的灯吗?惟有新春的渴望仍刻在母亲的心中……

  新年的快乐是从庄前鹊巢开始的。

  一首低声哼起的童谣向四周辐射,

  毛绒绒的羽毛温暖了游子的双眸。

  在梦中触摸故乡,

  我的十指蓊蓊郁郁如一片返青的麦苗。

  2

  太阳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整装待发。

  而月光藏在角落里咀嚼一年的心事,

  让我全部的祝福无法触摸流逝的时光。

  那些阳光下摇曳的庄稼,是太阳赐给生命的颗粒,

  教人类靠劳作养活自己。

  母亲呵,你曾用五谷养育儿女,教我们对生命之源懂得感恩。

  新年来临之际,我也把五谷放在孩子们的面前,教他们辩认这些美丽的圣物。

  让他们把五谷铭刻在刚刚发育、渐趋丰满的小小心脏里。

  3

  新年是一盏红灯笼,

  谁提着它,

  走进村口,

  叩那些温暖的门楣?

  那年全家团聚在新年夜里,母亲突然脱口而出:

  紫燕剪春风,喜鹊叫喳喳;红梅吐酒香,儿孙如花花。

  那时,母亲的神情朴素而又生动,无人能够描摹;民谣的韵律简单而又奇妙,无人可以捕捉。

  至今,每当想起那个新年,大树上就会孵出乳鹊的欢笑;小院里就会飘出温馨的祝福;田间里纷纷春雨如情丝,溅湿儿女们那幸福而厚实的视野;屋檐下串串玉米像鞭炮,炸响农人们那喜庆而坦荡的时光。

  4

  春风为新年铺开一条锦绣大道。

  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去描绘曾经有过的辛劳与甘甜;

  不需要太多的`回味,去感受曾经经历的曲折与平坦。

  看,春光明媚,百鸟啼鸣,灿烂的阳光正展开金色的翅膀,穿越城市的上空,飞向大地,飞向绵绵的群山。

  看,和煦的春风,改革浪潮,如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正跨越城市的围墙,涌向大地,涌向美丽的村庄。

  没有和风的鼓舞,

  母亲劳作的身姿能如此轻盈吗?

  没有雨露的滋润,

  新年吉祥的歌谣还那么清新吗?

  5

  新年是带着一部诗稿来的,

  把歌的节拍和舞的轻盈和谐的揉合在一起,

  将母亲的每一天都抒情得生机盎然,

  让春天的语言闪动着绿色的光芒。

  新年是带着一曲牛皮戏来的,

  把滚烫的汗水和生存的艰辛揉捏在一起,

  把母亲的每一个憧憬都演绎得富饶激越,

  让生命的潮汐渲染着城乡的生活。

  新年是带着一幅画来的,

  把你内心深处的快乐和对山外世界的向往粘连在一起,

  把母亲耕作的四季印制得绚丽斑斓,

  让温暖的阳光亲吻着泥土芬芳的清香。

新年手抄报内容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