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开题报告【经典4篇】

时间:2014-03-03 02:42: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生态女性主义开题报告 篇一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更加关注气候变化、生态破坏以及物种灭绝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和行动方向,逐渐受到了广大女性的关注和支持。生态女性主义强调了女性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倡导通过女性的力量来解决环境问题。本文将介绍生态女性主义的起源和核心理念,并探讨其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生态女性主义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女性运动和环保运动正处于兴起阶段。女性们开始认识到,性别不平等和环境破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她们意识到,传统的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进而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因此,她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即通过女性的力量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将女性和自然联系起来,并认为女性具有特殊的环保观念和价值观。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对于生命和生态的关注更加深刻,她们更加注重维护和保护自然环境。与此同时,生态女性主义也强调了女性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女性在社会中通常承担着照顾家庭、照顾子女以及传递价值观念的角色,这使得她们更加关注环境和未来世代的生存条件。

生态女性主义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醒人们重新审视性别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倡导性别平等和环境保护的结合。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女性的力量和参与,才能实现真正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女性主义强调了女性在环境决策中的参与权利,呼吁社会给予女性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然而,生态女性主义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一些人认为,将性别和环境联系在一起可能会导致性别的二元化,并忽视其他社会问题和群体的权益。此外,一些人也质疑生态女性主义的实际效果和可行性。他们认为,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依靠女性的力量。

总之,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和行动方向,对于当代社会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它强调了女性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呼吁通过女性的力量来解决环境问题。然而,生态女性主义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在深入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生态女性主义的价值和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加有效的贡献。

生态女性主义开题报告 篇二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在这个过程中,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和行动方向,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女性的支持和关注。生态女性主义强调了女性在环境保护中的特殊角色和力量,呼吁通过女性的参与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本文将介绍生态女性主义的背景和起源,并探讨其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生态女性主义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女性运动和环保运动正处于兴起阶段。女性们开始认识到,性别不平等和环境破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她们意识到,传统的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进而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因此,她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即通过女性的力量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将女性和自然联系起来,并强调女性对于环境保护的独特贡献。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对于生命和生态的关注更加深刻,她们更加注重维护和保护自然环境。与此同时,生态女性主义也强调了女性在环境保护中的特殊作用。女性在社会中通常承担着照顾家庭、照顾子女以及传递价值观念的角色,这使得她们更加关注环境和未来世代的生存条件。

生态女性主义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醒人们重新思考性别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呼吁实现性别平等和环境保护的结合。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女性的力量和参与,才能实现真正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女性主义强调了女性在环境决策中的参与权利,呼吁社会给予女性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然而,生态女性主义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一些人认为,将性别和环境联系在一起可能会导致性别的二元化,并忽视其他社会问题和群体的权益。此外,一些人也质疑生态女性主义的实际效果和可行性。他们认为,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依靠女性的力量。

总之,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和行动方向,对于当代社会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它强调了女性在环境保护中的特殊角色和力量,并呼吁通过女性的参与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然而,生态女性主义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在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生态女性主义的价值和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加有效的贡献。

生态女性主义开题报告 篇三

  范文参考:

  选题研究意义:

  生态女性主义(ecoefeminism)是女性主义的一个主要流派,是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比较前卫的环境主义思潮。生态女性主义尝试寻求普遍存在于社会中的贬低女性与贬低自然之间的特殊关系,努力展示各种人类压迫之间的联系,在展示压迫联系的同时也反对各种形式的统治和压迫,把反对压迫、女性解放和解决生态危机一并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小说《飘》中,自然和女性都被统治和破坏。女性被等同于自然,男性对待环境或自然的方式与其对待女性的方式是相同的,即把二者皆视为可掠夺、占有的资源,女性和自然对于男性来说,都是它者。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飘》中的女性结局都是悲剧。自然的悲剧,正是对父权制对自然破坏的有力声讨。两位作家正是以他们对文明戕害下的女性的同情和自然的怜悯,借助女性和自然的悲剧命运,说明在男权制的西方工业文明社会中,自然和女性一样都是作为他者而存在的。

  国内外研究现状:

  《飘》作为一部富有争议的小说,自然受到了文学界很多的关注。许多文学工作者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和欣赏《飘》。荆兴梅在《<飘>的女性主义解读》中从女性主义理论分析得出结论:斯佳

丽从“真女性”跃身变为“新女性”是战争和工业化的产物,她最后遭受的悲剧性结局是她在传统道德价值观和生存现实的夹缝中无所适从的具体表现。顾韶阳, 王丽艳的《<飘>与妇女觉醒—飘中女性价值观浅析》分析了《飘》中女性价值观。梁亚茹在《独特的女性的声音—简与思嘉形象比较》中发现她们身上都表现出鲜明的女性觉醒意识,向往灵魂契合的知己之爱。两位女性作家都将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倾注到各自的小说创作中,发出了独特的女性的声音。国外对《飘》的评论更是数不胜数。许多有关作者米切尔与她作品关系的书一直畅销,《塔拉之路--〈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传》便是代表作之一。珍妮·埃斯科利奇(Jane Eskridge)的书“Before Scarlett: Girlhood Writings of Margaret Mitchell” 介绍了米切尔少女时代所写的一些手稿。朱利安·格伯瑞(Julian Granberry)收集了所有米切尔的信,冠名为“Letters from Margaret”而出版。这些信使读者能够了解米切尔的.思想,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飘》。“Margaret Mitchell, Reporter”使读者零距离接触成名前活泼的有独到观察能力的知识女性米切尔。

  研究方案(研究目的、内容、方法、预期成果、条件保障等)

  研究目的:

  本文探讨英语委婉语及其运用,旨在让人们对英语委婉语有一个相对全面地认识和了解。在跨文化交际的今天,了解并掌握英语委婉语很有必要。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时,恰当地使用委婉语,才能说话得体,避免产生尴尬的局面,这样既可维护他人的心理需求,又能获得交流的最佳效果。

  研究内容:

  英语委婉语的产生和运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语言现象,委婉语在人们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过程中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本文从英语委婉语的定义,产生,构成方式这几个方面入手,着重探讨其构成与运用这两个方面。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归纳法,分析法。

  预期成果:

  论文

  时间进程安排

(各研究环节的时间安排、实施进度、完成程度等)

  主要参考文献:

  [1] Mitchell ,Margaret . Gone with the Wind.America:Longman,2001.

  [2]Ciraulo, Darlene. The Old and New South: Shakespeare in Margaret Mitchells Gone With the Wind. CentralMissouriState University.2005, Spring.

  [3] Edwards, Laura. Scarlett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 [M]. 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0.

  [4]陈晓红.郝思嘉:一个寓言式的叛逆女郎 [J].中山大学学报论从, 2004,24 (6): 24-28.

  [5]斯普瑞特耐克.《生态女权主义建设性的重大贡献》[M].北京:国外社会科学,1997.

  [6]安妮·爱德华.塔拉之路—飘的作者玛格利特·米歇尔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7]周明艳 .一曲无尽的挽歌 — 评美国小说 <飘>[J].外国文学研究, 1999,(4).

  [8]顾韶阳 ,王丽艳. <飘>与妇女觉醒—飘中女性价值观浅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第 11卷,(3).

生态女性主义开题报告 篇四

  一、选题题目

  为黑人男性申辩 ---《紫色》中黑人男性的妇女主义解读

  二、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自艾丽丝沃克的《紫色》出版以来,对其中黑人男性形象,批评界一直争论不已;批判声此起彼伏,赞同者却寥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艾丽丝沃克首次提出“妇女主义”的观点,以区别于女性主义和黑人女性主义。“妇女主义”以整个黑人民族的解放为目标,不仅仅局限于黑人女性。“妇女主义”并不排斥男性,对黑人男性的精神发展给予同样关注。因此,从“妇女主义”去重新诠释其中的黑人男性形象会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艾丽丝沃克的作品《紫色》。

  2、研究意义:

  重新解读男人形象,纠正以往批评界中的.偏见,唤起人们对黑人男性的关注。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

  当今对《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大体分两派,主流是否定批评,还有少部分评论家对其持积极态度,但他们的出发点是“转变成长”,认为黑人男性可以经过自我拯救来重获人性。“妇女主义”发展至今,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在充分发展的“妇女主义”观点下,黑人男性形象又将获得新的解读。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1、创新点:

  从“妇女主义”的角度解读黑人男性形象。

  2、重点:

  “妇女主义”角度下的黑人男性形象的新解读。

  3、难点:

  以往批评家多持否定态度,而且多是从女性主义和黑人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从“妇女主义”角度出发解读黑人男性形象的资料较少,又是从“转变”角度出发。这些都给论文的顺利进行带来困难。

  五、论文结构

  1、摘要

  2、关键词

  3、前言

  4、正文

  5、结语

  6、主要参考文献

  六、主要参考文献

  Bell, Bernard W. . The Afro-American Novel and Its Tradition[M]. Amherst: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7.

  Bell, BernardW. . The Contemporary African American Novel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Guan Xinzi. Womanism in The Color Purple [D]. Human Normal University, 2004.

  Walker, Alice. The Color Purple [M].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1983.

  Washington, J. Charles. Positive Black Male Images in Alice Walker's Fiction [J]. Obsidian, 1998,(3). 水彩琴. 走向精神生存——艾丽斯·沃克早期小说中男性形象的妇女主义解读[D]. 西北师范大学,2005.

  七、研究进程安排

  第一阶段 (3月14日——3月20日)查阅资料,确定题目,完成大纲及 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 (3月21日——3月30日)完成论文初稿

  第三阶段 (3月31日——4月10日)初稿送交指导老师审查并对初稿进 行反复修改

  第四阶段 (4月11日——4月19日)完成论文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第五阶段 (4月20日——4月29日)完成论文答辩

生态女性主义开题报告【经典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