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革年终工作报告
年秋季我县启动新课程以来,积极准备,认真实施,为新课程实验推广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
小学语文课革年终工作报告
。但在农村地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遇到很多的困难,如教师专业素质整体水平相对不高,教师年龄老化,师资严重缺失,教材内容偏多,农村学生学习吃力,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也必定是一项渐进的工程。在农村地区,如何立足于农村教育的现状,找准通过推进课改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最近生长点,而非好高骛远,是我们推进课改必须思考的。为此,我县小语学科确定了以“调研”为途径,深入一线,重心下移,发现问题,了解教师需求,依靠“研训”为载体去激活和催生教师专业成长,以“阅读”奠定基础,追求广大语文教师“快乐教学、幸福生活”为目标。
年,我县小语紧紧围绕全局教育教学宗旨,努力践行教学研究、引领、服务的职责,开展了一些工作,收获了一些成效。
一、 深入调研,挖掘问题
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听、说、读、写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小学语文教学的症结在哪里?尤其是村完小一级的课改现状如何?都是必须关注的。因此,我县教育局非常重视课改推进中的调研工作和课改质量分析工作。通过集体调研、学科调研,协助市教研室开展课改调研等,教育局多次组织课改调研工作。同时,加强了以学科为主的课改推进实际情况分析。总的说来,通过调研证实,课改给农村教育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变化,特别表现在对教师专业素质的促进和课堂教学实践改革上。同时,课改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以我县年4月开展的一次以农村学校为主,面向150名一线教师、200名小学生的课改调研为例,其中部分结果如下:
1、在关于对本次课程改革的态度上,仅有5人选择了不支持或无动于衷,但是其中只有2人选择了对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不认同”。在对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和方式的态度上,共有97位(92.38%)教师选择了“通过创设一定的条件可以实现”,有8位教师选择了“过于理想,难以实现”。
2、关于对课程和教材的认识,有35人(33.3%)认为现在的课程设置有不合理的地方,新课程教学中课堂容量较大,现有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并建议能够增加一些学科的课时。教师们普遍认为“新教材比旧教材要求高了,难度大了”。
3、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的调查。教师在备课时使用的参考资料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生练习册、教参、教材,只有23人同时选择了课程标准,仅占21.9%。
4、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况的调查。在学习习惯上,22人(12.94%)表示在教师上课前“每次都有预习”,58人(34.12%)表示“有时预习”;而在课堂上“经常”主动向老师提问的学生只有17人,“没有提过”的达到42人,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偶尔”向老师提问。87人(51.18%)反映,教师每天布置的作业“1
小时之内”就能完成,45人(26.47%)表示需要“1—2小时”才能完成,仅有个别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2—3小时)。年秋,县教研室教研员针对各个学科的教学开展情况开展系统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其中小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一、重读写、轻听说。1、学校硬件上就没有配备听力设备;2、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范读很少,完小教师更是难以听见教师读书的声音;3、满堂灌还是大量存在,尤其是高年级,说的训练在弱化,以致课堂只剩教师的声音。二是重课内,轻课外。1、语文教师没有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和检查;2农村阅读环境恶略;3、课业负担重,阅读时间少;4、教师缺失阅读理念。三、重技巧、轻训练。1、重课文的讲读,轻活动课的开展;2、作文教学评价及检测流于形式,走入“盲区”。教师课堂教学暴露的问题,更是引人深思:一是教学目标空泛,问题设计应接不暇;二是教学内容边缘化,语文课变味;三是教材处理浮躁化,依靠网上下载,无度拓展;四是合作学习过大,为合作而合作;四是滥用多媒体,课件成为记事本、备课本,冷落文本;五是板书设计无脉络,无主干;六是问题设计简单化,思维含量低;七是作业设计随意化;八是教师评价简单化,没有指向性。这些问题是与课改初衷严重违背的。但我们收获了问题,有问题才能有发展,问题是基石,它让我们找到了今后努力的航标。
二、阅读奠基,夯实教学
课改行程的艰难,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学应该深深扎进阅读的土壤里。为此,我县将年定为“师生阅读年”,着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目标明确,推动有力,措施具体有效,活动开展,成效日益显现,影响不断扩大,
资料共享平台
《小学语文课革年终工作报告》()。一路行走,一路收获。1、全面启动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为了贯彻落实“行动与研究”教育教学研讨会精神,营造“书香校园”和全员读书的良好氛围,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高中阶段阅读总量150万字以上的要求,帮助师生形成扎实的人文素养、丰厚的文化积淀。教体局制定并下发了《县师生阅读指导意见》,方案确立了全县师生阅读的四项工作目标:1、在全县掀起阅读热潮,并继续致力于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师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2、转变思想观念,拓宽课程视野,探索师生阅读的有效路径。3、在广泛阅读的同时,倡导教师精读专业书籍与经典书籍,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学生浓厚持久的阅读兴趣,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4、不断强化师生阅读教育,让学生在读书中丰富知识、提升人格,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并提出建立组织、营造氛围、树立榜样、搭建平台、抓好图书馆建设、加快校园网建设、推荐阅读书目、举办读书节、成立读书组织、强化阅读指导、建立激励机制”等工作措施。我县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由此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2、举办读书报告会。为了让教师开阔眼界,拓展视野,提升思想,提升品味。4月上旬,特邀江西省特级教师、原吉安市教研室主任刘老师作了题为《师生共读师生同乐》的报告。在长达二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刘老师站在生命成长的高度,高处着眼,小处入手,从读书走向、诵读经典、读写结合、与思考同行等多角度、多层次阐述了读书方法、读书内容,从容讲来,思考深刻,举例丰富,分析入理,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使大家对教师为什么要读书、如何读书、应该读哪些书,有了新的、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3、成功举办县“新华杯”师生读书知识竞赛。为了倡导“阅读丰富人生,读书使人智慧,建设书香校园”的理念,引导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月28日——29日成功举办县“新华杯”师生读书知识竞赛。旨在通过读书知识竞赛,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与文明对话,与经典对话,让广大师生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学校初赛和县决赛。5月20日以前各校以读书为媒,建立“学习共同体”,紧紧围绕全县的总体实施方案,都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师生读书计划。一个个主题鲜明的读书活动,不但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唤发了师生的读书激情,把全县的读书活动演绎得多姿多彩。县赛时,经过笔试角逐,实小、芙小、枧小、窑小、韶小和桂小代表队进入决赛。决赛采用口头答题形式,挑战“四关”,即“别无选择”、“舍我其谁”、“信心百倍”和“勇担风险”。在表彰仪式上教体局郭局长对此次读书竞赛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继续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引导师生爱读书;二是要创造良好条件,保证师生有书读;三是要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4、让“经典”走进师生心灵。
每天早晨,各校都安排“读书时间”;坚持进行“聆听名段,欣赏名作”的感悟经典历程:聆听中外名曲、古今诗文、经典故事、、、、、、这些经典之作经日积月累,给予了学生文化营养,浸润了传统道德思想,丰盈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实验小学和桂江小学制定了《年师生共读经典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学校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低年级学生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为主,中高年级学生及教师以《论语》为主。通过经典背诵竞赛、个人考核过关的检测学生诵读成绩。现在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共有2456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教师以背《论语》为主,平时以自学为主,利用例会时间进行抽测或集体测试(集体测试以写为主)。从校长到同志,从后勤到一线,只要是实验小学的老师人人都要参与。现在学校已检查完《论语》的第一、二章。诵读《论语》已作为本年度教师基本功主要内容之一,年终必须过关。
年月23日和月16日的《井冈山报》两期刊登了实验小学“师生共读经典”活动的报道。
三、研训结合,提升素质
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研训结合,突出主题,攻破难点是我县小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的宗旨。我们认为,教师素质的提高依靠“竞赛+培训+阅读”。竞赛是锤炼,培训是提高,阅读是养分。并且形式要创新。我县在走“主题式教研”发展之路方面作了努力:
各校从问题入手,寻找教研突破口。以学科教研组为平台,开展了大量“主题式”教研活动,活动程序为:“发现问题—确定主题—行动跟进—实践探索—揭示问题—寻找对策”。建立一种“包容、共生”的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科教研组建设,从而达成开放性评价和互助式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