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经典3篇)

时间:2017-08-09 06:43: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一:电子烟对青少年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烟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产品。然而,电子烟的普及也引发了对其对青少年的影响的担忧。本文将探讨电子烟对青少年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电子烟的广告和宣传手法对青少年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电子烟广告往往强调其烟雾较少、味道丰富等优点,这种宣传手法很容易吸引到青少年的注意。在广告中,电子烟往往被描绘为一种时尚、潮流的产品,这使得青少年更加渴望尝试。此外,电子烟的低成本和易获取性也让青少年更容易接触到它们。

其次,电子烟的使用可能导致青少年对尼古丁上瘾。虽然电子烟中的尼古丁含量相对较低,但青少年使用电子烟的频率较高,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尼古丁依赖。尼古丁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严重,它可能导致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情绪不稳定等问题。此外,长期使用电子烟还可能增加吸烟的风险,因为电子烟可能成为青少年开始吸烟的入门产品。

最后,电子烟的使用也可能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尽管电子烟相对于传统香烟来说,对健康的危害较低,但仍然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研究表明,电子烟中的化学物质和颗粒物可能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此外,电子烟的使用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为了解决电子烟对青少年的影响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政府应加强对电子烟的监管,限制其广告宣传,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广告。其次,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向他们传达电子烟的危害和风险。此外,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加强对电子烟的宣传和教育,提高青少年对电子烟的认知和警惕。

综上所述,电子烟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青少年接触电子烟的机会,并提高他们对电子烟的认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青少年的健康和禁烟的努力不会白费。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二: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在信息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社交媒体的普及也引发了对其对青少年的影响的担忧。本文将探讨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社交媒体的使用可能导致青少年沉迷其中。社交媒体的设计和功能往往能够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通过社交媒体了解最新的时尚潮流、热门话题等,与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这使得他们很容易陷入社交媒体的泥沼中。长时间的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其次,社交媒体的使用也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社交媒体上的虚拟世界往往会给青少年带来压力和焦虑感。他们常常会比较自己和别人的生活,产生自卑感。此外,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暴力和负面评论也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伤害。

最后,社交媒体的使用还可能对青少年的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青少年过度依赖社交媒体进行交流,导致他们与现实世界的交流能力下降。他们可能变得孤僻和内向,对面对面的社交活动感到不适应。

为了解决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他们正确使用社交媒体的意识和能力。其次,社交媒体平台应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限制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等不良内容的传播。此外,青少年也应自觉抵制社交媒体的诱惑,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多参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

综上所述,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我们应该关注这个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社交媒体,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社交媒体为青少年带来积极的影响。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三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已经教过的内容有:1、怎样提问题;2、怎样把问题变成课题;3、如何研究课题;4、怎样查找资料;5、教学评价。有些教学内容在本学期教学中有涉及,但没有拿出课时讲授,在下学期的教学中要作专门的讲解,如:调查与采访;课题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等。

  二、教学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1、学生通过基于问题或主题的探究实践,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并经历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发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养成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知道,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过程,在思维训练中,首先就是训练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次是思维的目的和方向;第三是开阔思路、知识准备、选择方法。对学生的所有能力训练,都要在学生参与的活动中进行,教师起一个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怎样提问题、怎样把问题转变为课题、如何研究课题。

  1、怎样提问题。包括这样一些方面:

  (1)什么是问题?(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尚待解决或弄不明白的事)

  (2)问题从哪里来?(看到的---即观察到的、触到的---实践中遇到的、嗅到的---生活中遇到的、听到的---生活中遇到的、想到的---来自外部原因或内部原因的驱使;所有问题都是通过人的五官感知而来,因此,这些问题又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人的五官感知外部世界后,是否产生问题,就在于人们对此的思考和有没有问题意识了。)

  (3)怎样提问题,即提问题的方法;(提炼关键词或中心词,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提问题;提炼关键词或中心词,从类别、范围、原因、结果、解决五个层次上提问题;运用发散思维的八种方法提问题:a、横向思维法、b、纵向思维法、c、逆向思维法、d、侧向思维法、e、分合思维法、f、颠倒思维法、g、质疑思维法、h、克弱思维法)

  (4)问题的范畴或领域(所有问题可归为三个领域:社会、自然、自我)

  2、怎样把问题转变为课题。这里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

  (1)什么是课题。课题是问题的深化,课题是由一些有价值、有创造的问题进一步形成的。(张怡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41-142).)课题就是针对某一领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定问题,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目的和任务的问题。课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内容上课题必须是成立的、合理的、可行的,可以从已知的条件开展实际的研究;二是在形式上必须是规范的,适合用科学的术语或通用的 规则来表述。如课题“农村秸秆焚烧问题调查及对策”即由“农民为什么要焚烧秸秆?” “焚烧秸秆有什么危害?”“秸秆有哪些方面可以利用?”等若干问题组成。课题也是有明确意义的科学问题。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将“问题”升华为“课题”,即让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课题意识。所谓课题意识,就是指学生在产生困惑、疑问、不解即问题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构建更深层的心智图式,如“我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我要研究的问题涉及什么范围或边界?”“我怎样开展研究才是合适的?”“通过我的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等。

  (2)怎样把问题转变为课题。在我们所提的众多问题中确定哪个问题作为我们研究的课题,这要经过我们的分析来确定。

  A、作为课题的问题要符合这样几条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这里的创新性与科学家研究中的创新性有着本质的区别,只要求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来说有意义就可以。

  B、对问题分类,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知识基础、时间可能、条件许可、经费许可、学习要求等)的课题。(1)根据问题回答的要求分类,一般可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的问题一般属于基础知识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到图书馆查找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类书籍

找到答案。这种问题的解决一般比较简单,通常可以通过撰写读书报告的研究形式来完成。"为什么"的问题是属于比较深一层次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根据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或查阅资料,然后通过对资料和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怎么办"的问题属于决策类的问题。它不仅要回答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要回答怎么办。这就需要研究者全面地、综合地看待问题,做出决策。(2)根据问题的回答方式分类,一般可分为:①读书报告类。主要以文献方法获取信息,然后汇编成文。②社会调查类。通过调查获取信息,解决问题。③观察记录类。针对自然现象,不改变条件,坚持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运用观察的现象和数据来回答问题。④参观访谈类。参观访谈法,通过参观一些特殊场所,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从而获得信息,回答问题。⑤实验研究类。通过改变受控条件进行实验,从而获得实验数据、现象和结果,解决问题。⑥设计制作类。根据自己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发明和制作一些模型或实物。

  把第一和第二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确定选择什么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但是,作为课题,其文字表达有要求。

  C、完善问题的陈述。作为研究的课题,我们必须要清楚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范围、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方法,在课题的表述中,要清楚地告诉人们,你研究的课题重点是什么,研究方向是什么,是什么范围内的问题,用什么方法来研究。作为第一次接触课题研究的同学们,他们往往在这些方面模糊不清,因此,课题研究的开展也就比较困难。

  完善问题的陈述,就是要求我们根据选择课题的原则、问题的分类和课题陈述的一般要求(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方法),对问题的陈述进行完善,使一般的问题陈述变为课题的陈述方式。课题的陈述可以是叙述式,也可以是疑问式。

  3、如何研究课题。

  课题一经确立,必须制定详尽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着手具体研究活动的框架,也可以称作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计划或方案的基本结构如下:

  (1)课题的界定与表达:揭示课题的论点,形成课题目标,以指导研究过程。课题名称必须简洁、具体、明确。对于刚刚接触课题研究的学生来说,这点在教学中可以不作要求。

  (2)课题的由来:说明产生课题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课题产生的背景。告诉人们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是什么原因激发了你想研究它的。

  (3)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揭示课题的价值和课题的研究方向、重点。

  (4)课题研究范围的具体表述:即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及实验实施,资料采集等情况,一般来说课题研究越精深,课题研究范围越小。

  (5)研究的方法、途径:方法与途径务必明确,为实现研究目标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如: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项目设计等。

  (6)研究的步骤、进度:研究的具体规划,确定每一步骤的时间安排。进度必须明确,否则研究拖沓,极易落空。此外,步骤与进度充分体现创造性的整、分、合的劳动,是确保研究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7)成果的呈现形式:可以是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论文或发明创造实物等,此外成果的检测、评价手段等也应明确。

  (8)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如果是小组形式的研究,各人的分工明确,以便使研究顺畅高效。应当指出,研究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研究活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原计划进行修订完善,要学会将计划性和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9)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对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素质、物资情况、经费情况、领导支持情况、时间、空间等进行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提出解决办法。

  对这几个步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进行一些训练,第一是让他们记住这样几个步骤,第二是让他们熟悉怎样完成这些内容,这也是课题研究中的难点和重点。

  当计划制定好了以后,就要着手收集资料了。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小组成员每人负责一块,通过不同的方法去收集课题研究所需要的资料,如:从网站上查找、报刊上查找、图书馆里查找、调查、走访、实验等。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