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课例研究报告 篇一
课例研究报告是一种对教学实践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的学术性写作,它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评估。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写作结构和步骤,帮助您写好一篇课例研究报告。
1. 简介
在报告的开始部分,首先介绍所观察的课堂和课程背景,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地点等。同时,还可以简要介绍一下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2. 教学过程
接下来,详细描述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列举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如讲解、讨论、小组活动、多媒体等,并分析这些方法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同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他们的参与度、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等,以此评估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
在这一部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分析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4. 总结
在报告的结尾,对整个课例进行总结。可以重点强调教学的亮点和创新之处,同时也可以指出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结部分可以进一步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并展望未来的教学发展。
怎么写课例研究报告 篇二
课例研究报告是一种对教学实践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的学术性写作,下面介绍一种常见的写作步骤,帮助您写好一篇课例研究报告。
1. 选择合适的课例
选择一节具有代表性的课堂,这个课堂可以是您自己的教学实践,也可以是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选择课例时要注重课堂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以确保课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 观察和记录
在课堂进行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用录音笔、摄像机等工具记录课堂的实际情况。同时,还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等信息。
3. 分析和总结
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对课堂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分析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估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总结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经验,并提出改进措施。
4. 撰写报告
根据观察、记录和分析的结果,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报告的结构可以包括简介、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总结等部分。在撰写报告时,要注意逻辑清晰、论证充分,并使用准确的学术语言。
5. 修订和完善
在完成初稿之后,进行修订和完善。检查报告的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是否流畅,同时也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信息或者需要进一步补充的内容。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成功撰写一篇课例研究报告。记住,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实践的客观观察和深入分析,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怎么写课例研究报告 篇三
课例研究报告
学员培训帐号:xy5059004
学员姓名:刘XX
所在学校名称:XX县XX小学
培训所在班级名称:小学科学二班(铜川/宝鸡/榆林/汉中/安康/商洛)
一、基本信息
1)学科:科学
2)所用教材版本:科教版
3)年级(册):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
4)课题名称:电磁铁的磁力(一)
5)课时数:1课时
二、电磁铁的磁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过程与方法:
1、有一定根据地进行假设,找出认为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2、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3、能对本小组实验方案作介绍说明,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大胆想象,又有根据地假设。
2、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作检验假设的实验。
二)教材分析:
电磁铁的磁力(一)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单元的第3课。学生都希望做一个磁力很大的电磁铁。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其结构有明显的联系,所以做实验寻找影响磁力大小的因素,适合学生心理需要和认知水平。本单元设计用两课时间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比较深入地探究哪些因素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并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作出我们的假设。在这一步骤中,要学生寻找所有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可能因素。在全班列出一张假设因素表,推测什么因素可能是影响最大的因素。
第二,设计实验,检验假设。本节课安排全班共同检验一个假设: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过程分为制订计划、交流计划、实施计划,重点思考如何在对比实验中控制条件的问题。扎扎实实地经历这个过程不但是检验这个假设的需要,也为下节课学生更独立地检验其他假设打下基础。
三)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及制作简单电磁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上节课制作、研究电磁铁活动中,学生已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产生过研究兴趣。从这节课开始,就将通过实验,通过一系列数据来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这是一
项很有意义又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充分而深入地开展这项探究性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好处。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指导学生看P52图片)这是一个用在废铁处理厂的电磁起重机,它利用电磁铁的原理制造而成,一次可以吸起数吨重的废铁!你们知道磁力这么大的电磁铁是怎么做成的吗?
2.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板书课题)
(二) 作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的假设
1、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可以先请一两个学生来说说,若说不上来可以做适当引导:从电磁铁的组成和产生磁力的条件上去思考)
2、讨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并把结果记录在教材P52表格中。
3、交流整理得出: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主要有三个方面:线圈、铁芯、电流大小。(板书)
4、确定研究内容:线圈圈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
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线圈圈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同学们认为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真的是这样吗,结果还不一定,只是我们的猜想,需要用实验来进行验证。
(三)设计实验计划
1、明确制定研究计划的要求,
2、分组制定研究计划。四人小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用铅笔填写在P53的表格中。
3、全班交流研究计划(确定线圈的圈数10圈、30圈、60圈)
4、修正本组的研究计划
(四)学生实验,检验假设
1、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整理汇总各组数据,并进行分析
(五)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研究了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数量的关系。下一节课我们还将用实验的方法继续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其它因素。大家回去之后好好想想,我们又如何用实验去检验其它的假设?
三、结合国培课程研修对电磁铁的磁力
(一)设计与改进的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这节课,觉得还有很多遗憾,本来这节课的设计我是很满意的,但是上过之后却觉得这节课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我对新理念的认识太肤浅,而且对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学生了解不够,认识太主观,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不够。比如:放的不够开,虽然教学的时候,实施先扶后放的原则,但是为了完成任务,发现自己放的不开,给予学生思维的时间不足,讨论的时间不多,不够重视学生思维的训练。实验指导还不够到点子上,虽说是六年级学生,实验的时候我们可以放手些,但实验的时候,有些地方我们还需指导,比如这课实验,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怎么吸,什么时候通电,什么时候断电,是都是必须讲清楚的。交流实验结果的时间太少,面太窄。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考虑研究成果,共享其他小组的实验乐趣,教师没有足够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整节课缺乏趣味性,显得有点沉闷,学生学的也有点被动,如果在课的开始设计一个可通电断电的大电磁铁吸废旧铁的课件让学生观看而不是让学生看书的话,就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电磁铁上来,学生会产生一个做一个强磁力的电磁铁的欲望或会产生这个电磁铁是怎么工作的疑问。然后提出问题:电磁铁的磁力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问题上,促使大脑进行思考,这样就有可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本节课也缺少了对学生的激励和评价。激励性的语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大脑兴奋起来,积极主动地投入科学探究活动中,整堂课学生不够活跃,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不多,即使举手的学生回答了问题,我也只是一个对字结束,没能好好鼓励,没有用语言来激发其他同学发言的欲望。评价是一种肯定,一种关注,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本节课我对学生的评价很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更少。
在参加培训以后,总是希望能将学习到的新的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但要切忌不能盲目进行,这节课的教法不仅要启发引导,还要进行操作示范和有效性指导。学生的实验能力毕竟有限,操作中缺乏目的性,老师应该拟定一个操作所要达成的目标,增强学生的有效操作。
四、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磁铁的一些知识。(师生共同回忆电磁铁与磁铁一样也有磁极、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等知识。)通过互动,基本了解班级的科学课堂现状,并落实相关的规范。
2、播放可通电断电的大电磁铁吸废旧铁的课件及吊车吸废旧钢铁的视频,学生观看。思考:吊车上的电磁铁是如何吸起钢铁的?
3、学生交流。(对说的比较好的学生给予语言的鼓励)
4、问:如果把吊车上的电磁铁换成这个简易电磁铁(同时出示电磁铁),还能吸起钢铁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磁力太小,吸不起来.(教师可以一起引导)
师:电磁铁的磁力也是有大小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电磁铁的磁力
揭题板书:电磁铁的磁力
(二) 作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的假设
(出示上一节课,学生们制作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统计表。)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数量
15
18
20
17
14
19
30
12
18
10
师:这是上一节课,我们全班各组制作的电磁铁能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情况统计表。观察比较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什么?(磁力不一样)。
1. 猜想一下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和那些因素有关?在猜测时,我们可以从电磁铁的组成和磁力产生的条件两个方面去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别忘了我们的猜想是要有理由的。看看哪个小组找的假设又多又合理。
2.(分组寻找假设,填写记录表)
我们小组对“电磁铁磁力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假设
提示:①、可以从电磁铁的组成和磁力产生的条件两个方面去思考。
②、我们在提出假设时要有理由。
我们的假设: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有关。( ),磁力强;( )磁力会弱。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有关。( ),磁力强;( )磁力弱。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有关。( ),磁力强;( )磁力弱。
(4)、……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关键词(线圈的数量、电池的数量、铁芯的大小、导线的粗细等)
4.我们同学的找到的假设可真多!在这些假设中,你认为那个因素比较重要呢?为什么?鼓励学生说出他的想法,并适当给予相应的评价。
(三)设计实验计划
1、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那究竟谁的更有道理,光说可不行,我们还要靠实验来检验验我们的假设。这么多的因素,我们一节课的时间肯定检验不完。这节课我们先来检验电磁铁的磁力和线圈数量有没有关系?好不好?(好)(板书:线圈 磁力)在实验之前,我们还要把这个对比实验设计好。下面请大家小组合作完成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2、分组制定研究计划.四人小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用铅笔填写在P53的表格中。
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
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实验中要检验的因素
(要改变的条件)
怎样改变这个检验的因素?
第一次用
( )圈
第二次用
( )圈
第三次用
( )圈
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件不变
(不改变的条件)
3、全班交流研究计划(确定线圈的圈数10圈、30圈、60圈)
4、修正本组的研究计划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大家仔细倾听,看看你能不能对他们小组的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生:汇报。(重点:讨论如何改变检验的因素。或为什么要这样改变?)
师:为了实验的公平,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还要注意什么?
生:……
师:我们这个实验如何安排?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生:……
师:在实验之前老师还有一个提示:
温馨提示
不要长时间接通电磁铁,以免电池耗电太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师:明白了吗?好开始实验,完成实验记录。
(四)学生实验,检验假设
1、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整理汇总各组数据,并进行分析
“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实验记录表
线圈的圈数
吸大头针的数量(个)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数
磁力大小排序
我们发现:(分析实验数据,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3、师:大家仔细的看上面的统计结果,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多 强、少 弱。
师:我们各个组的对这三种线圈数量不同的电磁铁的磁力排序相同。那同一种电磁铁,各组吸的大头针的数量也相同吗?
生:……
师:我们先来统计一下吧。
生:……
师:结果果然有差异,哪大家想想可能是什么会造成这种差异呢?
生:……
(五)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研究了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数量的关系。下一节课我们还将用实验的方法继续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其它因素。大家回去之后好好想想,我们又如何用实验去检验其它的假设?
[怎么写课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