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精彩3篇】

时间:2014-02-04 06:36: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中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一

社会实践是高中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一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增长见识,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有幸参与了志愿者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提供帮助和关怀。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总结和感悟。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一个养老院进行的,我和其他志愿者们一起为老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上的帮助,包括陪伴聊天、打扫卫生、送餐等。起初,我对这个活动持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觉得帮助老人是一种义务,但并没有真正深入地思考老人们的需求和感受。然而,通过与老人们的接触和互动,我逐渐认识到他们内心的孤独和渴望被关注的心情。

在活动中,我遇到了一位叫李奶奶的老人,她已经丧偶多年,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很少有人陪伴。我和她聊天时,她告诉我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人陪伴她度过平凡的日子。这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决定尽可能地多陪伴她。每次去养老院的时候,我都会找到她,和她聊天、散步。我发现,只是简单地陪伴她,听她倾诉,她的心情明显会变得开朗和愉快。这让我明白,对于老人来说,一个简单的陪伴就可能改变他们的一天,我们的关怀和陪伴对他们来说是无价之宝。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学到了如何与老人们相处,还学到了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在志愿者团队中,我们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与队友的合作让我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老人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感受,提供帮助的同时不给他们带来不适。

总的来说,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宝贵的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通过与老人们的互动,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社交能力,还培养了对他人的关怀和责任感。我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高中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二

社会实践是高中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社会,增长见识,还可以培养实践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参加了一个环保组织,通过清理垃圾和宣传环保知识,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总结和感悟。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一个公园进行的,我们的任务是清理公园内的垃圾和宣传环保知识。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任务很简单,只是简单地清理一下垃圾而已。然而,当我真正开始行动时,我才发现公园里的垃圾比想象中多得多。我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的垃圾清理工作。我所在的小组负责一个湖边的区域,湖边有很多游客经过,留下了很多垃圾。我们用垃圾袋一个个地捡起垃圾,且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被丢弃的塑料瓶和纸张等可回收物品,我们将它们分类放入回收桶。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是多么严重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环境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是当我们亲自参与到清理垃圾的工作中时,才能真正体会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除了清理垃圾,我们还向游客宣传环保知识,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处理垃圾和节约资源。我发现,很多人对环保知识了解的并不多,他们缺乏对环境的保护意识。通过宣传环保知识,我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学到了如何清理垃圾和宣传环保知识,还学到了团队合作和组织能力。在清理垃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协作,分工合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组织和宣传环保知识,通过简单明了的方式向大家传递环保理念。

总的来说,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参与环保活动,我不仅增长了见识,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环境保护做出更多的贡献。

高中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三

高中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有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建立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活动类课程为辅的课程结构,并按照优化必修课、规范选修课、加强限定选修课的原则建构学科课程体系。在这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门新的活动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什么活动、怎样开展活动,如何减少活动课的随机性和随意性、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主题的设计与选择。本文就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和主题

分解面临种种问题及指导策略提出了初浅的见解及相应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 活动 主题 分解 论证 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以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性学习方式,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但并非每个问题一开始都能成为探究的主题。主题的分解是主题活动实施过程的开端,包括提出问题、删除或整合问题和将问题转化为课题三个层次。如何将问题转化为可探究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问题从何而来?如何引导学生找到研究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分解主题,寻找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带动更多问题的研究,需要增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指导策略一:大范围感知主题,自主提出研究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什么活动、怎样开展活动,如何减少活动课的随机性和随意性、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主题的设计与选择。主题,是指学生开展活动的题目设计,它直接决定了活动的主要内容,影响着活动目标等关键性因素。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课题,课题就是要解决的问题。问题来自哪里呢?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初级阶段,教师让学生自行提出研究主题是不太现实的。绝大多数的活动主题是学校规划的或教师事先确定的,学生对这些活动主题可能不熟悉、不感兴趣,至少部分学生不熟悉、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在活动主题分解前让学生通过网络、听专题讲座等方式在大主题范围内熟悉主题的背景和内容,然后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

1、引导学生向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个向度拓展。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不管是哪个主题,教师都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方面进行整体关注,在进行某项主题活动时,从课程开发的三个维度(自然、社会、自我)切入,充分挖掘主题活动中所蕴涵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自我因素,可以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将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与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自然、社会、自我);发现和利用体现地域特色、地域文化、地域传统、地域发展的独特资源。

①人与自然。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植物保护、天文地理研究等。

②人与社会。如社会关系研究、企业发展研究、社区管理、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

③人与自我。如中学生生理与心理问题研究、中学生行为方式研究、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关系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研究、班级制度与文化研究、社会适应研究等。

④人与传统文化。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

2、引导学生向学科领域拓展,与学科学习联动整合。学科领域主要指以目前所开设的学科课程的延伸处寻找研究课题。中学阶段很多学科本身隐含有大量的值得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而且这些课题由于与学生所学内容紧密相联,极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新型可降解塑料研制,海洋生态环境模拟养殖系统设计、未来与能源的关系、大气污染情况调查、教室粉尘污染及对策研究、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向学科渗透式的方法进行,对每一个活动主题,都向学科延伸,从中挖掘出小主题。当然,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有些课题就是脱胎于以前的研究课题,从其他的课题研究中生成。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留

心体验、认真记录、思考分析,对于产生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就可以留待合适的时机组织学生进行研究。

3、引导学生向多种活动方式切入,与三大活动领域相融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倡导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一个活动尽可能采取考察调查活动、观察活动、设计活动、实验活动,从而,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向多种活动方式切入,分解主题。这样,根据活动方式分解主题,使主题活动的内涵十分丰富,活动方式也涵盖了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项目与应用设计、社会考察性体验活动等多种活动类型,使综合实践活动各方面很好地在同一主题下统一。

上一篇:学校工作改进措施 下一篇:没有了
高中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