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范文【推荐3篇】

时间:2013-07-07 09:47: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范文 篇一

标题: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

本篇调查报告旨在探究当前大学生就业情况,并分析其中的问题和原因。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就业压力、职业选择困难、薪资待遇不理想等。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包括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等。

引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然而,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仍然面临着就业困境,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就业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方法:

我们以某大学为例,随机选择了200名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职业规划、就业压力、就业渠道、职业选择等方面的问题。

调查结果: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情况存在以下问题:

1. 就业压力大:超过80%的受访大学生表示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他们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担心竞争激烈,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

2. 职业选择困难:近70%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在职业选择上感到困惑。他们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领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

3. 薪资待遇不理想:超过60%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对目前的薪资待遇不满意。他们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对工作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讨论与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大学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学生应在大学期间明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

2. 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学校和企业应加强合作,提供更多实习机会给学生。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同时,学校还应建立良好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动态。

结论: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通过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提供更多实习机会以及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我们相信大学生就业问题将会有所改善,为大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机会。

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范文 篇二

标题:大学生就业的挑战与机遇

摘要:

本篇调查报告旨在探究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挑战与机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挑战,包括就业竞争激烈、职业选择困难等。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机遇,包括新兴行业的发展、创业机会的增加等。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提升自身竞争力、积极创新创业等。

引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然而,就业问题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就业的挑战与机遇,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择了300名大四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就业观念、职业选择、创业意愿等方面的问题。

调查结果: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就业竞争激烈:近9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就业竞争激烈。他们认为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并不容易,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 职业选择困难:超过70%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在职业选择上感到困惑。他们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领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

3. 新兴行业的发展:近6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新兴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就业机会。他们认为新兴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是他们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4. 创业机会的增加:超过50%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有意愿创业。他们认为创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自由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讨论与建议:

针对以上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提升自身竞争力:大学生应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增加自己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可以通过参加实习、培训、考取证书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2. 积极创新创业:有意愿创业的大学生应积极寻找创业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自己的就业机会。可以通过参加创业讲座、创新创业比赛等方式来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3. 多渠道就业:大学生应多渠道寻找就业机会,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招聘会和网络招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社会实践、人脉拓展等方式来拓宽就业渠道。

结论:

大学生就业既面临挑战,也存在机遇。通过提升自身竞争力、积极创新创业以及多渠道就业,我们相信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范文 篇三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华南师范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

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见图1所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见图2):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调查结果见图3)。

  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6、62%、26%,具体情况调查结果见图4、

  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2)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则各占10、48%、10、34%、12、69%。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它们分别达到了33、07%和30、69%;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创新能力”、“实践*作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结果见图7、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方面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养的环境。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两大课题。

  四、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

  (1)有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见图5)。

  (2)学生“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成才方面着重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时,

  学生们有48、96%选择“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导”也占据一定的分量(详见图6)。从国家政策和从现实需要上出发,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在调查中,学生认为“培养自主创业精神”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关键(占34、21%);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与“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份量(详见图7)。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然主要面对毕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从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进一步实现我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还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范文【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