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毕业论文(精简3篇)

时间:2016-09-06 04:48: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医学生毕业论文 篇一:探讨心理健康对医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摘要: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整体健康状态。医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可能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健康对医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医学生,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干预措施

引言:

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生招收规模的扩大,医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学业成就是医学生评价自己学业表现的重要指标,而心理健康则是学业成就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过高的学习压力可能导致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业成就。因此,研究心理健康对医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方法:

本研究选取某医学院2019级本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问卷包括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和学业成就评价量表。通过统计分析,探讨心理健康与医学生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健康与医学生学业成就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医学生学业成就较好,而心理健康问题较多的医学生学业成就较差。具体而言,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医学生在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水平。

讨论:

医学生的学业成就受到心理健康的影响,这一结论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应该重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压力,提高学业成就。此外,学校和教师也应该关注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医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结论:

心理健康对医学生学业成就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应该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

医学生毕业论文 篇二: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研究

摘要:

职业发展规划是指个体在职业生涯中制定目标、计划和行动的过程,对医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人工智能,建议和措施

引言:

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行业的从业者,职业发展规划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职业发展规划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医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了新的机遇。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以期为医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式,对基于人工智能的职业发展规划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智能推荐和个性化辅导等方式实现。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医学生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数据,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建议和指导。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智能推荐系统,为医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职业发展路径和资源。

讨论:

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应该注意平衡人工智能和人的角色,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免机械化和僵化的规划结果。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医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规划能力和适应能力。

结论:

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可以为医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然而,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以完善相关的技术和方法,促进医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医学生毕业论文 篇三

医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要怎么写好毕业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学生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接触临床工作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和患者直接接触,对专业技能、临床思维及医德医风培养和建立有重要意义。在临床见习阶段开始PBL教学显示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相比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关键词】

  PBL教学法;呼吸内科;临床教学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院校本科生课程体系的改革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医学又是全球性的专业,国际可比性很强。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是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针对本科生医学教育而制定的全球性统一标准。GMER界定了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最核心的能力为3项:严谨的思考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和交流能力[1]。而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由于课程体系的设置较为单一并没有真正达到本科医学教育的GMER,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医师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要求。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临床教学模式在医学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有着诸多深入思考和多方的探索,形成了“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和“系统整合式教学”等,其核心均为缩小教学单位、提倡教学互动、增加技能实践、培养临床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内科临床见习又是内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枢纽,是医学生接触临床工作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和患者直接接触,对专业技能、临床思维及医德医风培养和建立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选择了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7级本科学生50人,在呼吸系统临床见习中采取了PBL教学旨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1、PBL教学法的概念

  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1969年由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也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从临床实践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美国的南依利诺斯大学的霍华德白瑞斯(Howard Barrows)和安凯尔森(Ann Kelson)博士给PBL下了一个定义:“PBL既是一种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2]。作为课程它包括精心选择和设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学习者能够获取关键的知识,具备熟练的解决问题的技能、自主学习的策略以及参与小组活动的技能;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要有使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的本领。

  2、PBL教学法的实施

  将学生分为4个大组每个大组有12~14名学生,分别由4位内科教研室老师带教,每个大组又分为3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首先带教老师要准备好典型病例,联系住院患者,每个小组轮流分工合作,采集病史及进行体格检查,向大家汇报查体结果。带教老师及同学在问诊及查体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然后各小组内自行讨论总结患者的情况,同时老师提供各小组所需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老师组织各小组从患者实验室检查、诊断、诊断分析、鉴别诊断、治疗原则进行讨论。老师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最后老师对此病例作总结。总结每次临床见习的过程,按照病例见习,实践操作,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讨论和辩论)—总结分析的程序进行。

  3、PBL的带教体会

  3.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

  如何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由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略显薄弱,现有课程中很少涉及如何与不同社会背景(政治、文化、经济)下的患者进行交流从而加大了医患矛盾。因此在采集病历资料的过程中除运用好所学的临床知识及技能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良好的交流能力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保障,也是医德医风的体现。在采集病例资料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不同社会背景下患者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同时体现出良好的人文关怀。

  3.2有助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

  临床思维的建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以问题为主导,提高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加强临床与实践的结合,病例资料收集完成后,让各个小组的同学自由讨论关于患者的情况,各小组提出自已的观点并说服其他小组接受自已的观点,互相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这样便于学生理清思路,最后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总结、答疑、归纳知识要点并选出优胜组。临床思维的建立这一过程是对医学问题深入探索、研究的内在因素,是基础核心,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严谨的临床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强课堂发言踊跃,思维活跃,努力争先,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们自己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纠正自己的错误想法。

  3.3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PBL的教学方法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内科学的理论知识内容繁多庞杂,学生通过老师讲授,自己学习理论知识,学习过程枯燥乏味。为加强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系统化,便于理解记忆,老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例如我们在慢性支气管炎的学习过程中布置课前作业利用现有的信息及网络平台自我学习,有同学就咳嗽发生的机理从生理、解剖及病理生理等多学科进行了综合的阐述从而提高医学能力。目前称之为网络环境下PBL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另一面是对自控力差的学生及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的学生来说这种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3]。

  3.4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作为一名医生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面对一个患者,是一个团队在工作,所以团队合作精神很重要。在PBL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轮流发言,有的小组自己进行了内部分工。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平常发言不积极的同学也得到了锻炼,加强了同学之间的联系。在PBL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互相的评价在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明显比对照组多,沟通也顺畅很多同样的结论也在神经科的教学中得到验证[4]。使大家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3.5增强了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

  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尤为关键,同时对教师也是一个边教边学的过程。学生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经常超出了老师的知识范畴,也起到了督促教师再学习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也加强了老师与同学的联系。在进行讨论的时候,学生面对的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和他们一起参与讨论的成员。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以教师讲述及灌输为主,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及积极性,而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讨论为主的方式,在同学中的调查统计表明98%的同学对这种教学模式表示认可。针对临床医学三年级学生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中开展的PBL教学不论从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中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相比有着很大的优越性。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融合进GMER的标准侧重培养学生严谨的临床思考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和交流能力,提高了学生对过去所学知识的整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弥补了对GMER认知的不足[5],对深化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若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背景下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9):1-2.

  [2]WunYT,TseEY,LamTP,etal.PBL curriculum improves medical students participationins mall-grouptutorials[J].Medical Teacher,2007,29(6):e198-203.

  [3]陈江华,乜勇,黄晓.网络环境下PBL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5(2):18-21.

  [4]牛亚利,于涛,万春晓,等.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结合循证医学在神经疾病临床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3):392-395.

  [5]张海英,董爱虎,左延丽,等.教师和医学生对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认知调查[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3):467-469.

医学生毕业论文(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