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北京卢沟桥的诗词大全
卢沟桥,在北京西南20里的永定河上,建于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在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或重建,原名广利桥,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桥。桥全长266.5米,桥身两侧护栏石柱顶均雕有石狮,大小485个,神态各异,形状奇巧。清乾隆御题“卢沟晓月”碑立于桥头的碑亭内,为燕京八景之一。同时,卢沟桥也是点燃抗日战争烈火的地方,“七七”卢沟桥事变就发生在这里,因此这里也是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纪念地。
河桥残月晓苍苍,远见浑河一道黄。
树入平郊分澹蔼,天空断岸隐微光。
北趋禁阙神京近,南去征车客路长。
多少行人此来往,马蹄踏尽五更霜。
[诗名]卢沟晓月
[作者]佚名
[注释]●残月:黎明时尚未完全消逝的月色。此句说明作者写的是破晓时的景色。●浑河:指流经桥下的永定河(明时也叫洋河,金时叫黑水河),以其浊,故别称浑河;以其黑,也称卢沟(古时燕人谓黑为卢)。●禁阙:京都的紫禁城。●神京:指北京。●多少二句:卢沟桥自古以来,即为出京或入京的交通要道。旧时出京远行,往往迎着晓风残月,踏着寒霜,由此登程。
浑河东去日悠悠,斜月偏宜入早秋。
曙色微涵波影动,残光犹带浪花流。
疏钟欲度千门晓,匹马曾为万里游。
题柱漫劳回首处,西风寒露满貂裘。
[诗名]卢沟曙色
[作者]王英,明代文人。
束发承恩禁苑游,乡心今夕渡卢沟。
千峰过雨宦桥暮,廿载飞尘客鬓秋。
驿路行分三辅界,宫云回见五层楼。
车中却听浑河水,阅尽归骖日夜流。
[诗名]过卢沟桥
[作者]于慎行,明代文人。
[注释]●禁苑:京都皇家宫苑。从此句可看出作者是离京回乡。●三辅界:京城外围的边界。●五层楼:京城的城楼。
卧虹终古枕桑乾,泱漭浑河走急湍。
马邑风烟通一线,太行紫翠压千盘。
唤人喔喔荒鸡早,照影苍苍晓色寒。
沙际闲鸥应笑我,又听铃铎送征鞍。
[诗名]卢沟桥
[作者]王鸣盛,字凤喈,号礼堂。清代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进士,授翰林编修,历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对诗文、经学、史学均有造诣。
[注释]●卧虹:形容桥身象长虹卧水,高大雄伟。●桑乾:永定河上游,这里即指永定河。●泱漭:水面宽阔,水势浩大貌。●一线:从桥上望桥西一路风烟的意思。●太行:卢沟桥西通北京西山,而西山属太行山脉。压千盘:形容山势盘曲。●荒鸡早:夜鸣不时的鸡称荒鸡。《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晓色寒:说明诗人过桥的时间是在拂晓时间,同时也映衬出“征”的凄苦。●沙际二句:在黎明的铃铎声中开始了一天的征程,沙际闲鸥该笑我又在骑马出发了,这是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情。
卢沟南望尽尘埃,木脱霜寒大漠开。
天海诗情驴背得,关山秋色雨中来。
茫茫阅世无成局,碌碌因人是废才。
往日英雄呼不起,放歌空吊古金台。
[诗名]卢沟
[作者]张问陶,字仲冶,号船山,清代四川遂宁人。乾隆进士,累官吏部侍郎、山东蓬莱知府。主张诗歌应抒写性情,有不少写景之作。
[注释]●木脱霜寒:树叶已脱落,晨起霜寒袭人,说明时已深秋。●天海句:借用古人驴背吟诗的典故。相传唐代郑綮善做宰相时,有人问他近来有无新篇,他回答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全唐诗话》)。另外,唐代诗人也常在驴背上吟诗。天海,说自己在海天之间漫游。●茫茫二句:感慨自己壮志难遂,碌碌无为。《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毛遂和食客19人跟从平原君到楚国,由于毛遂能言善辩,终于说服了楚昭王。毛遂对同行者说:“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古金台:指战国燕昭王所筑招揽贤士的黄金台。
傲刚玉骨八百岁,作态拦狮列队卫。
犹耳炮声惊世闻,气豪八表云龙会。
[诗名]卢沟桥
[作者]王树远
[注释]●八百岁: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距今已800多年。●犹耳炮声:登上卢沟桥,好象耳中响起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时的炮声。
燕京晓月过卢沟,回首烽烟四十秋。
虽化干戈成玉帛,警心魔鬼又重游。
[诗名]过卢沟桥
[作者]吴丈蜀
[注释]●四十秋:自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至诗人登桥,已整整过了40年。
-
上一篇: 写天津古渔阳—蓟县
-
下一篇: 写北京明十三陵的诗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