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特点有哪些(优秀3篇)

时间:2014-09-07 09:39: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春联的特点有哪些 篇一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而春联则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装饰之一。春联是中国人对新年美好祝愿的表达,它具有独特的特点,让人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祥和氛围。

首先,春联的内容简洁而富有意蕴。春联通常由四个字组成,能够表达出丰富的寓意和祝福。例如,“福”字代表着幸福、吉祥,“春”字寓意着新春的来临和生机勃勃,“团圆”、“平安”等字眼则代表了家庭团聚、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这些字眼虽然简单,却能够表达出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和祝福。

其次,春联的书法艺术精湛。春联的字体一般采用楷书或行书,书法工整、端庄,字迹流畅。精美的书法不仅让春联更加美观,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在一些传统的春联上,还会加入一些装饰性的花鸟图案或者彩绘,让春联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此外,春联的语言通俗易懂。春联的内容一般采用通俗的语言,不论老少,都能够理解其中的寓意。这也是春联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原因之一,它能够让人们在新年期间感受到团圆、幸福、祥和的氛围。

总的来说,春联虽然只是一种简单的挂饰,但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祝福意义却深远而丰富。春联的特点简洁、书法精湛、语言通俗易懂,让它成为中国春节期间独具特色的节日装饰品,传承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春联的特点有哪些 篇二

春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是中国人过年时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之一。那么,春联的特点究竟有哪些呢?

首先,春联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春联中的内容通常包含对新年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许,比如“福”字代表着幸福和吉祥,“春”字象征着新春的来临和希望,“团圆”、“平安”等字眼则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团圆、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春联所蕴含的寓意和祝福让人们在新年之际倍感温馨和幸福。

其次,春联的书法艺术精湛。春联的字体一般采用楷书或行书,书法工整、端庄,字迹流畅。有些春联甚至还融入了一些传统的装饰性花鸟图案或者彩绘,让春联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这种书法艺术的展示不仅增添了春联的美感,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春联的语言通俗易懂。春联的内容一般采用通俗的语言,不论老少,都能够理解其中的寓意。这种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春联更具亲和力,也增加了人们对春节传统文化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综上所述,春联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简洁、富有祝福意义、书法精湛、语言通俗易懂。它不仅是中国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让人们在新年时刻感受到团圆、幸福、祥和的氛围。

春联的特点有哪些 篇三

  一、形式特点:

  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2、对仗,即词性相同。

  3、平仄相对。上联尾字为仄音(上声、去声),下联尾字为平音(阴平、阳平)。

  二、内容特点:

  1、春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含有迎新春、颂盛世之意。

  2、春联用语一般轻松欢快,喜气洋溢,切情切景,大红色彩配上吉祥话语,为平添了欢乐气氛。

  春联的基本要求

  一、字句相等

  春联不限定字数、句数,常见的有四言联、五言联、七言联和十一言联等。所谓几言联就是单联由几个字组成。像四言联,上下联都由四个字组成。如果春联长一点,单联中可能不是一句,而是分为两句或更多,那么上下联要保持一致,不能上联是一句,下联是两句。

  二、词性相当

  春联要求上下联相对应的词或词组的词性要相对一致,或者说尽可能地相同。要了解汉字词性的活用功能,如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动词有时也可以活用为形容词。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那么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词的词性就要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等等。

  古人作联虽只要求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但又把词分为天文、地理、人伦、人事、时令、宫室、衣饰、器物、饮食等小类,然后在小类内或小类间求对,有些不仅词性相同,类别也相同,十分工整,今天仍可作为参照。在少数特殊情况下,上下联相对应的词性、词组结构不能相对时,可以用“当句自对法”解决。例如“大德于民,大功于国;宏图正绘,宏业正兴”中,“民”对“国”(名词),“绘”对“兴”(动词)。

  三、结构相称

  上下联在句法结构上必须互相照应,彼此对称。现代汉语中的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成分组成,单句句型结构分为主谓式、主谓宾式、无主句式、包孕句式、倒装句式和独词句式。如果春联不长,上下联都是单句,只要句式一致就可以了。如果是长联,单联就可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组成的.复句。这时就会复杂一些,不仅要分析复句中各个分句的结构,还要考虑整个复句的结构,并做到上下相同。有的分句不是一个句子而是词或词组,这时就要分析词或词组的结构,并做到上下一致。而词和词组的构成方式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偏正结构、独立结构、动补结构、连动结构、方位结构等。当然,春联有工对和宽对之分,宽对的要求相对松一些。但即使这样,上下联的结构也要基本相称才行。

  四、节奏相应

  所谓节奏,主要指一个句子在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比如“明月/松间/照”,其节奏就是“二二一”。春联就是要通过联句中有规律的停歇和韵律的变化,体现和谐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因此,上下联间的这种节奏(包括声律和语意两个方面)要相同或相应,即尽可能地保持一致。

  五、平仄相反

  平仄相反是指在春联创作时,要注意上下联互相对偶的字要求平仄对立,即平对仄、仄对平,这样才能达到阴阳相对、音韵和谐的审美效果。

  那么什么是平仄呢?古汉语将音调分为平声(含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除平声以外,上声、去声和入声皆为仄声。现代汉语(主要是普通话)将音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其中阴平和阳平为平声,上声和去声为仄声。也就是说,汉语拼音中第一声、第二声的字一般为平声(入声字除外),第三声、第四声的字一般为仄声。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在现代普通话和北方方言中被归入其他声调,消失了。入声字均为仄声。若能单独记住它们,平仄关就基本过了。

  当然,于实际写作中,在尊重汉字音步特点的前提下,为增加表达的自由度,除偶数字位要求严格外,奇数字位可适当放宽,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说,上下联中处在二、四、六等偶数位置的字平仄必须相反,处在一、三、五等奇数位置的字平仄不作严格要求,可平对平、仄对仄。而单联中处于偶数位置的字左右平仄也要相反,如第二字是仄,第四字必须平。如果二、四位置或者四、六位置平仄相同,没有出现交替变化,就叫“失替”,这是联病。

  由于春联接受了诗、词、曲、赋和骈文的多方面影响,故而在声调掌握上有时显得较为灵活。一般来说,采用律句创作五言、七言等短联,其节奏点基本在二、四、六位置上;采用词、曲、赋、骈文以至散文、俗语、谚语、成语等句式,当句首以动词作为“领字”时,“领字”部分不计平仄,其节奏点就不一定在偶数字位上。其平仄的匹配较之律诗要丰富灵活得多,但节奏点上的平仄仍要求相对。此外,对于单联内部的文字在排列上要做到平仄交替,一般连用两个、三个即可交换平仄。

  一副对联中,上联最后一字必须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须为平声,这是硬要求。联句结尾处连用三个仄声或三个平声,被称为三仄脚或三平脚,都是春联创作中的大忌。

  在春联创作中,一般以运用旧四声为宜,当然也有使用新四声的。但在同一副春联中,新、旧四声不得混用。新、旧四声的区别主要在于对入声字的掌握。例如,“国”“学”“实”等字,普通话的读音都是阳平,但它们在古汉语中的读音都是入声,归为仄声。常用字中大约有两百来个字属于这种情况,初学诗词春联者可通过记忆《入声字表》的方法加以掌握。对于南方人,笔者建议采用方言辨别入声字的方法。凡是在南方方言的读音中属于短促爆破音的字,一般都是入声字。入声字在一般的工具书中都有列表,在百度上也可以搜到。

  六、内容相关

  上下联之间不论是“正对”“反对”还是“流水对”,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语意语气都要相关、相扣、相连、相呼应。也就是说,上下联之间不管是相近、相反还是相关,其内在逻辑应该是合理的。这就要求一副春联必须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加以表达和阐述,要使主题突出,中心思想明确,切不可使上下联隔山隔水,甚至风马牛不相及。

  七、禁忌

  在春联创作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违律违规的情况屡见不鲜,故提出以下三个“避免”:

  一是避免合掌。上下联对仗的字词的意义要尽量避免雷同,如“神州”对“中国”、“千秋”对“万代”等都是不合适的。

  二是避免上下联出现不规则的重复字。有规则的重复字是春联创作中一种很好的修辞手法,能增强表现力。当然也有例外,如“之”“乎”“者”“也”等虚词在春联中就允许在上下联中同位重复。

  三是避免上强下弱。成联后要注意上下联气势上的匹配,做到轻重相当。若上联气盛,下联气弱,即“虎头蛇尾”,此乃写联的大忌。

春联的特点有哪些(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