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对联赏析(优选5篇)

时间:2017-06-02 01:15: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经典对联赏析 篇一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对联不仅在结构上要平衡对称,更要在意境上取得共鸣,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下面,我们就来赏析几组经典对联。

1. 雪花飘飘,夜未央。一片孤城,万家灯火。

这组对联描绘了孤城中雪花飘飘的夜晚景象,通过“雪花飘飘,夜未央”和“一片孤城,万家灯火”两句,既表现了孤城的寂静和萧瑟,又展示了万家灯火的繁华和温暖,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受。这种对比和冲突的结合,使得对联富有张力和韵味。

2. 山川壮丽,水天一色。画舫轻摇,醉看晚霞。

这组对联通过“山川壮丽,水天一色”和“画舫轻摇,醉看晚霞”两句,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观和人们在其中的惬意生活。对联中的山水和画舫,水天和晚霞,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营造出一幅美丽而和谐的画面,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愉悦。

3. 诗酒趁年华,歌舞共时光。春风吹又生,夏雨润更长。

这组对联通过“诗酒趁年华,歌舞共时光”和“春风吹又生,夏雨润更长”两句,表现了人生的美好时光和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对联中的诗酒、歌舞和春风、夏雨,相得益彰,相互辉映,体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时光的流逝变迁,引发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珍惜。

经典对联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审美的结晶。在欣赏经典对联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语言之美和意境之深,还可以体味到生活的真谛和情感的真挚。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赏析经典对联,感悟其中的哲理和情感,享受其中的艺术和美感。

经典对联赏析 篇二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经典对联不仅在结构上要平衡对称,更在意境上要取得共鸣,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下面,我们就来赏析几组经典对联。

1.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这组对联通过“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和“春风十里,不如你”两句,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爱情的甜蜜浪漫。对联中的春水、春林和春风,与“你”相对比,使得整个对联充满了深情和温馨,给人以浓浓的情感和美好的期待。

2. 山高水长,云淡风轻。千里共婵娟,一江明月。

这组对联通过“山高水长,云淡风轻”和“千里共婵娟,一江明月”两句,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观和月光的幽静美丽。对联中的山高、水长和云淡、风轻,与“明月”相呼应,相得益彰,使得整个对联充满了宁静和神秘,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超脱。

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组对联通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和“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两句,表现了人生的变迁和自然的循环。对联中的四月芳菲、山寺桃花和长恨春归,与“此中”相呼应,相互映衬,使得整个对联充满了无奈和思索,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和情感的感慨。

经典对联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审美的结晶。在欣赏经典对联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语言之美和意境之深,还可以体味到生活的真谛和情感的真挚。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赏析经典对联,感悟其中的哲理和情感,享受其中的艺术和美感。

经典对联赏析 篇三

  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此联的妙处在于上下联中各有自对者。上联中“山明”可以与“水秀”成对,下联中“鸟语”可与“花香”相匹,兼之上下联本来对举,十分有意思。“酒绿灯红辞旧岁;莺歌燕舞庆新春”也与此相似的对联,“酒绿”与“灯红”、“莺歌”与“燕舞”自对。这种对联讲求了特殊的形式,其美也端在于其特殊。

  泽沾雨润,杨柳依依亲万户;民富物丰,财源滚滚涌三江。

  《诗经·小雅·采薇》有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既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写不舍之状。“财源滚滚涌三江”或“财源滚滚达四海”之类,为意欲发财致富者常用。一雅一俗,不妨略加留意,赏其得失。

  秦岭东西,梅放千枝报春早;大江南北,雪飞六曲兆年丰。

  《韩诗外传》曰:“凡草木之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盖雪花为六角形的晶体,遂以“六出”“六曲”形容之。此联方位对方位,数目对数目,也算工稳。

  百年大计,树人为本;万里长征,立志当先。

  适宜用于学校,其妙在于两面俱到。于国家,于学校,于教师而言,育人自然是重中之重,是为“本”。至于学生,发奋读书当以立志为首要之事,否则若鸟飞而不知所止,船行而不知所之,必入迷途,是以言“立志为先”。此联妙在喻义完足,两联缺一,即非美事

  市场兴邦,城乡共富;科技振国,山海同春。

  联中叙四事。市场改革,科技兴邦,城乡建设,三者皆为国家大政方针,结联点明春节来临,字字有声,几无赘语。联共十六字,涵括甚广,此其长也。

  奋斗毕生,励志勤磨三尺剑;纵观今古,豪情雄唱大江东。

  三尺剑,剑长约三尺,故名。《史记·高祖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刘邦的豪情于此流露。大江东,即苏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由于首句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称。据载,苏轼欲知自己与词人柳永相较如何,遂问之,人言:柳词行于市井,而关西大汉喜手执铁板高唱“大江东去”。联中其实暗用了这个典故。此联对仗虽略欠工稳,然志意雄劲,亦可赏之。

  东山丝竹陶情早;春草池塘得句新。

  这是一副谢姓人家可通用的春联。上联用东晋大臣谢安典故。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士族出身,少年时就负重名,“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并以疾辞”(《晋书·谢安传》)。从此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的东山,纵情山水间,以丝竹(音乐)陶冶情操,并与友人畅游,与王羲之等人著名的“兰亭之会”就在此时。40多岁时,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东山复出,官至宰相。曾成功指挥了著名的“淝水之战”,人望极重。成语“东山再起”一词即源出于此。下联用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典故。谢灵运是东晋谢玄之孙。入宋后任官之余,游历山川,吟哦不辍,其诗描写山水名胜,刻画自然景物,开创山水诗派。“春草池塘”,典出谢灵运《登池上楼》一诗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呜禽。”该联选取历史上一武一文两位谢姓名人,既有史实,又有韵事,生动有趣,又切“春”字,为人称道。

  梅呈五福;竹报三多。

  五福,即寿、富、康宁、好德、老终命。见《尚书·洪范》。三多,即多福、多寿、多男子。见《庄子·天地》。联写冬物,意在以之迎春祈福。既能援引典故,使其意绪丰富,又用词简练,对仗工稳,此春联遂广为应用。

  迈步迎春,春风扑面;

  抬头见喜,喜气盈门。

  词人李清照十分赞赏欧阳修《蝶恋花》一词“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盖以为三“深”字连用,其用不同,殊为奇妙。此联“春”“喜”二字亦各连用,前后词性不同,颇与其相类。兼之一“迎”一“见”,前者有意,后者无意;前者“有我”,后者“无我”,对举工整且意绪丰美,此针顶联实为佳对。

  开拓财源,春来茂盛;改革经济,马到成功。

  此联暗含时限,春联自当用于春节,此无须赘言。联中曰“马到成功”,应为迎马年之时所撰。既可点明其年,又取成语,浑然一体,此其可赏之处。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这是一副传统春联,深得世人喜爱,所以使用非常普遍广泛,影响较大。联意为: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世间一切事物都除旧布新,得以新生和发展。“一元”,凡指万事万物的开始。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万象”,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南朝宋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更新”,除旧布新。清代顾炎武《元日》诗“岁序一更新,阳风动人寰。”联语紧切新春佳节世人辞旧迎新的心态,简洁明快,言约意丰,凝炼工整。因此,人们除了单独作春联外,还常常以它为春联的基本词组,构成较长的新春联,如“一元复始春光好;万象更新喜气多。”“瑞气盈门,一元复始;春风拂面,万象更新。”等。

  人登寿域;世跻春台。

  这也是一副传统春联。春为一岁之首。中国民俗,不论出生在哪个月份,大多以“过一年,长一岁”推算,而健康长寿又几乎是所有人的愿望。此联就是表达的这个祝福。“寿域”,指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语出《汉书·礼乐志》:“愿与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成康?”“春台”,春日登眺览胜之处。《老子》:“荒兮其未央(无边无际。高亨注:犹云茫茫元极耳),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常作太平盛世的象征。联语既切春节,又含祝福,言简而意深。

  椒花献颂;柏酒浮春。

  这也是一幅典型的传统春联。联用二典:上联“椒花献颂”,典出《晋书·列女传》:“刘臻妻陈氏者,亦聪辨能属文,尝正旦(正月初一)献《椒花颂》。其词曰:‘旋穹周回,三朝肇建。青阳散辉,澄景再焕。标美灵葩,爰采爰献。圣容映之,永寿于万。’”《椒花颂》后用来指代春节祝词。下联“柏酒”,即用柏叶浸制的水酒。按古代风俗,春节期间饮柏叶酒,可以祝寿、避邪。《汉官仪》卷下“正旦饮柏叶酒上寿。”《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从联语内容来看,紧切春节风俗题旨,饱含祝福,言约而意丰。从形式上来看,“椒花”与“柏酒”,属小类工对,为传统春联佳作。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这是一副传统春联。此联出典于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桃符都是古代人们在春节时用来驱除邪鬼的道具。现在春节燃放鞭炮,过去没有发明火药之时没有鞭炮,就用火烧竹子,使其毕剥发声,来驱除山鬼瘟神,称之为“爆竹”。现在鞭炮也俗称“炮仗”、“爆仗”。直到今天,世界各地的华人仍沿此燃放鞭炮的风俗。不少农村以初一起床早,爆竹大而长竞相攀比,燃放的时间早晚也有一比,以表示家庭兴旺、生活幸福。上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城市考虑安全问题,多以地方法规形式在一定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若干年后,又纷纷“解禁”,可见这民俗影响之深远。“桃符”也是古时民俗,用桃木板画神像挂在门旁,以驱鬼避邪,每年春节都要更换。大约从唐、五代就开始在红纸上写表示吉祥、祝福的文字(即春联),但春联称“桃符”一直延续到清代。然而,写春联以迎新春佳节,已是几乎所有华人的习俗,长盛不衰,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内容常有更新罢了。该联选取春节期间传统民俗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两种典型物品——爆竹和桃符,遣词组句,有声(爆竹之响),有色(桃符之红),形象鲜明,描绘生动,十分准确地表达了“除旧迎新”的主旨。联句语言精练,声、色俱备,对仗工整,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广泛流传而不衰。

  一元二气三阳泰;四序五福六合春。

  这是一副使用了数字入联和词语典故的传统春联。上联“一元”,指事物的开始,这里指一年之始。《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二气”,指阴气和阳气。《易·咸》:“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三阳泰”,即三阳开泰。《易》中,农历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冬至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所以旧时以“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泰”为岁首称颂之语。下联“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魏书·律历志上》:“四序迁流,五行变易。”“五福”,五种幸福。《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桓潭《新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多。”“六合”,指上下前后左右四方,凡指天地之间、整个天下。《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保留态度而不评价);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述说而不加评议)。”联语巧用数字,用典恰切,既合节日,又表达了对天下所有人的良好祝福。

  鹿洞春风暖;鹅湖化日长。

  这是一副朱姓人家所用的传统春联。旧时读书人家对春联非常讲究,对联内容往往切合本家的姓氏,选取本姓历史名人的故事,以壮门楣;又含激励子孙、继往开来之意。该联用的就是南宋理学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典故。朱熹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字、乐律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其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影响很大。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所编《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等。“鹿洞”,即白鹿洞书院,宋初四大书院之一,在今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朱熹任职南康军守时,曾亲自制定学规,并在此讲学。“鹅湖”,也是书院名称,在今江西铅山县北鹅湖山。南宋淳熙年间,朱嘉与吕祖谦、陆九渊兄弟在鹅湖寺讲学,后人立四贤堂以纪念,称为“鹅湖书院”。联语简练而极为切题,既用朱熹故事,又切春节时令,非常恰当。“鹿洞”与“鹅湖“、“春风”与“化日”以及“暖”与“长”之对,无不工稳。形式与内容俱佳,堪称名联。

经典对联赏析 篇四

  名联欣赏——清朝

  老拳搏古道

  儿口嚼新书

  〔清〕金圣叹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倚深堂有月来

  〔清〕翁方纲题北京陶然亭联

  风暖鸟声碎

  日高花影重

  〔清〕袁枚自题随园联

  读生前浩气之歌,废书而叹

  结再世孤忠之局,过墓兴悲

  〔清〕蒋士铨题史可法祠

  清潭三尺竹如意

  宴坐一枝松养如

  〔清〕梁书同

  能受苦方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

  〔清〕梁书同自勉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清〕曹雪芹《红楼梦》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清〕曹雪芹《红楼梦》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清〕曹雪芹《红楼梦》

  奇松诡石天然净

  涧草山花自在芳

  〔清〕乾隆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清〕郑燮题江苏镇江焦山别峰庵联

  未出土时先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清〕郑燮咏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题书室

  开卷神游千载上

  垂帘心在万山中

  〔清〕邓石如自题联

  万山不隔中秋月

  千年复见黄河清

  〔清〕左宗棠题兰州望河楼

  灵石一千尺

  天花百亿年

  〔清〕康有为处题书室

  名联欣赏——近现代名联

  刊石惟余西汉文字

  行歌好约高旭酒徒

  吴昌硕

  从生平等

  一切有情

  孙中山题鼎湖山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去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黄兴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白眼观天下

  丹心报国家

  宋教仁赠冯心侠

  此地之凤毛麟角

  其人如仙露明珠

  蔡锷赠小凤仙

  愿闻第一义

  为洗千劫非

  严复题讲经堂

  荷风送香气

  松月生夜凉

  于右任书

  但哦松树当今事

  愿与梅花结后缘

  杨度

  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

  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国自由权

  毛泽东题延安新市场

  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

  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毛泽东挽续范亭

  深山隐高士

  盛世期新民

  刘少奇赠名医盛多贤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朱德题杜甫草堂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

  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董必武题南湖

  和平大业犹赊,贤芝正赖,何竟中道损弃,碧血长天永留恨

  民主曙光初吐,瞻望方殷,难堪噩耗惊传,苍山在地尽含悲

  宋庆龄挽四·八烈士

  漫空竹翠扶山住

  数点梅花补屋疏

  沈钧儒题杭州西湖补梅庵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

  五十载崎岖世路,献身革命,尽瘁斯民,海内瀛寰,同饮气节;两次长征凡七载;流亡异域,若经十度春秋,反动阴谋空画饼,纵几处羁囚,壮怀尤烈;方期延东堤边,宏抒国事,天丧巨才无可赎,旷古艰难遗后死

  二十年忧患旧交,同学苏京,并肩北伐,南昌广州,共举义旗;一朝分手隔重洋,抗日军兴,血战大江南北,茂林惨变痕陷身;喜今番出狱,久别再逢,孰意黑茶山上,飞殒长星;我哭故人成长诀,普天涕泪失英雄

  聂荣臻挽叶挺

  寿比肖伯纳

  功追高尔基

  叶挺贺郭沫若五十大寿

  痛吾父幼小困空厄,尝备炎凉,劬芝七十又六龄,到老来只剩一身孤苦,易箦呼儿难眠目

  感不孝早岁事戎机,历尽艰危,转战二万五千里,看今日挥戈大江面北,誓歼倭寇奠先灵

  罗炳辉挽父

  民族主义历元清鼎革,始达完全,如神有知,稍解生前遗恨

  圣湖风景得祠墓点缀,差不寂寞,兹地之胜,允宜庙貌重新

  蔡元培题杭州西湖岳王祠

  海内共知徐孺子

  前身应是九方皋

  章士钊赠徐悲鸿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

  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郭沫若题厦门郑成功纪念馆

  两卷新诗,廿年旧友,相逢同是天涯,只为佳人难再寻

  一声河满,九点齐烟,化鹤重归华表,应愁高处不胜寒

  郁达夫挽徐志摩

经典对联赏析 篇五

  春天的对联1:

  燕入桃花,犹如铁剪裁红锦;

  莺穿柳树,恰似金梭织翠丝。

  【赏析】

上联以“铁剪”比喻“燕子”,以“红锦”比喻“桃花”;下联以“金梭”比喻“黄莺”,以“翠丝”比喻“柳树”,生动贴切。

  春天的对联2: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柳旁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赏析】

解缙是明代大学士,这副对联的上联是解缙的朋友所出,下联是解缙所对。联语表达了清净悠闲的情趣。

  春天的对联3:

  东风吹开花千树;

  占断春光唯此花。

  【赏析】

这是著名的咏桃花对联,下联源自唐代白敏中写桃花的诗句:“千朵秾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

  春天的.对联4:

  云淡枝头春意闹;

  风轻墙外杂花红。

  【赏析】

这是咏杏花的对联。杏花有变色的特点,含苞时纯红色,开花后颜色逐渐变淡,所以说“杂花红”;花落时变成纯白色,所以说“云淡枝头”。

  春天的对联5:

  绿树青山,斜阳古道;

  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赏析】

这是湖南桃源县的桃花源对联。桃源县的桃花源相传为陶渊明《桃花源记》里所记载的地方,也是我国最负盛名的桃花胜地,这里桃花满山遍坡。

  春天的对联6:

  桃花飞绿水;

  野竹占青霄。

  【赏析】

“青霄”指青天、天空。这是江苏扬州瘦西湖的蒸霞堂对联。扬州历来都是江南繁华形胜之地,瘦西湖更是胜景中的胜境。在瘦西湖畔植有不少桃花。

  春天的对联7:

  水滴花溪,洗净一穷二白;

  春来景里,开遍万紫千红。

  【赏析】

这是四川成都的青年宫对联。想象丰富,生动活泼。

  春天的对联8:

  落花满地春光晚;

  芳草连云暮色深。

  【赏析】

北宋徽宗赵佶,在位时荒淫腐朽,却又是颇负盛名的书画家,书法“瘦金体”,自成一家;工花鸟,能诗词,又善对联。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初,徽宗被金人俘虏北去,在失去人身自由的情况下,仍然雅好赋诗做对联。这副对联的上联就是徽宗所出,下联是莘王赵植所对。

  春天的对联9:

  千条嫩柳垂青琐;

  百啭流莺入建章。

  【赏析】

北京颐和园的宜芸馆对联。这里“青琐”“建章”都是借指宫殿。

  春天的对联10:

  芳堤十里新晴,春态苗条先到柳;

  翠叠万山如绣,点缀风流却欠梅。

  【赏析】

此联是明朝进士邵锐所题。上联用细长柔美、婀娜多姿,最早变绿的柳丝,来描绘明媚宜人的春光。

  下联“翠叠万山如绣”,更进一步美化了上联描绘的锦绣般春光,同时又急转,“点缀风流却欠梅”,一下子便把意境推向了另一境界:指出春景虽美,但却无梅。

  在作者看来,即使迷人欲醉的春光,也有不尽如人意的缺憾。这就使联语有了更深层的意蕴:自然界尚且如此,社会人生,又怎么能尽善尽美到极致呢!

经典对联赏析(优选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