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故事传说【4篇】

时间:2015-02-03 02:23: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元宵节的故事传说 篇一

元宵节,又称为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庆祝,标志着中国春节的结束。元宵节有着丰富的故事和传说,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关于元宵节起源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的古代帝王希望找到一种方法来庆祝春天的到来。他们意识到,由于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最亮的夜晚之一,应该利用这个时机来庆祝。于是,他们命令人们在这一天放出灯笼,点燃篝火,以此来驱逐恶鬼,祈求来年平安和丰收。

在古代,人们认为恶鬼和怪物会在夜晚出现,他们会给人们带来厄运。所以,人们点亮灯笼和篝火,用来驱散这些恶鬼和怪物。同时,人们还相信,灯笼的亮光可以引导祖先的灵魂回到家中享受团圆和平安。因此,元宵节也成为了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

除了这个故事,元宵节还有一个与爱情有关的传说,那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相传,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很有才华的牛郎和一个美丽善良的织女。他们深爱着对方,但是由于身份的差异,他们无法在一起生活。织女被迫嫁给了天上的王子,并被带回了天宫。牛郎非常伤心,他每天都在河边哭泣。

当天上的仙女们得知了这个故事后,她们非常同情牛郎和织女,于是她们帮助牛郎和织女在每年的元宵节相见。据说,只要在元宵节的晚上,人们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牛郎星和织女星非常靠近,这就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时刻。人们在元宵节这一天会祈求自己的爱情幸福,希望能够像牛郎和织女一样,永远在一起。

这些故事和传说使得元宵节更加有趣和神秘。如今,元宵节已经成为了一个庆祝团圆和祈愿幸福的重要节日。人们会一家人一起吃汤圆,观赏灯笼和烟花,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元宵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传承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情感,代表了中国人的团结和热爱。

元宵节的故事传说 篇二

元宵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其中一个有关元宵节的故事是关于曹操和刘备的故事。

据说,在东汉末年,曹操是一个权力强大的军阀,他统治着中原地区。而刘备则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他一直在努力推翻曹操的统治。一天,刘备的朋友告诉他,曹操准备在元宵节的晚上举行盛大的宴会,并邀请了许多重要的官员和将领。这个消息让刘备非常担心,他知道曹操很有可能在这个机会下手,对他进行暗杀。

为了保护自己,刘备决定借助元宵节的热闹庆祝活动。他派人到处散发传单,告诉人们在元宵节这一天放鞭炮、点燃灯笼,并在家门口挂上一些红色的布条。他希望这些热闹的庆祝活动会让曹操的注意力分散,使得他没有机会对自己进行暗杀。

元宵节的晚上,曹操果然举办了盛大的宴会。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整个城市都被刘备布置得热闹非凡。人们在街上放鞭炮,灯笼点亮了整个城市,红色的布条挂满了每个家门口。曹操被这些热闹的庆祝活动吸引住了,他完全没有察觉到刘备的计划。

正因为如此,刘备得以安全地度过了这个元宵节。他的计划成功了,他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反而让曹操对他更加畏惧和尊重。这个故事展示了刘备的智慧和勇气,他利用了元宵节这个特殊的时刻,保护了自己并取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元宵节不仅是一个庆祝团圆和祈愿幸福的节日,也是一个展示智慧和勇气的时刻。人们可以借助元宵节的热闹氛围,与家人团聚,同时也可以思考和传承中国古代智慧的故事和传说。元宵节是一个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节日,也是一个展示中国人民团结和智慧的时刻。

元宵节的故事传说 篇三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春节之末,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亦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纪念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元宵的由来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元宵节的故事传说 篇四

  什么是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日必逢满月,叫做“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在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据《史记?乐书》记载,早在西汉初期,宫廷中就有了正月十五祭祀太乙神(天帝),祈求福佑的礼仪活动。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元宵节花灯,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人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以示祝贺。

  元宵节的由来

  其一,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_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其二,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据了解,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节的故事传说【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