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的由来说明文(3篇)

时间:2016-01-02 06:26:4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六一的由来说明文 篇一

六一儿童节是一个让孩子们欢庆的节日,但你知道吗,这个节日的由来可不简单哦!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六一儿童节的由来吧。

六一儿童节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国际工人运动。1904年,美国的一个社会主义组织提议设立全国青年儿童节,以弘扬爱与和平的理念。此后,世界各国纷纷效仿,纷纷设立了儿童节。

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主席非常重视儿童的教育和福利。1949年11月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颁行儿童节的决议》,宣布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设立的儿童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国家名义设立的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的设立,为中国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福利。毛主席曾说过:“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孩子们是我们的宝贝。”中国政府从此将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投入到儿童教育和福利事业中。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障儿童的权益。同时,各地也开始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的节日氛围。

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全国各地的学校和社区都会举行庆祝活动。学校里,孩子们可以参加各种游戏和比赛,还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社区里,有的地方会举办大型的儿童嘉年华,有的地方会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其中。而在家庭中,爸爸妈妈也会给孩子们准备一些小礼物,表达对他们的爱和关心。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虽然起源于国际工人运动,但在中国这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属于孩子们的特殊节日。通过这个节日,我们可以更好地关注和呵护孩子们,让他们在快乐中茁壮成长。让我们一起共同庆祝六一儿童节,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幸福和温暖!

六一的由来说明文 篇二

六一儿童节是每年6月1日,是一个属于孩子们的节日。这个节日的由来有着悠久的历史,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六一儿童节的由来吧。

六一儿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相传,在古代的中国,有一位很有智慧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做鲁班。鲁班非常聪明,他喜欢动手做各种小玩具,每当他制作出一个新的玩具时,他就会把它送给其他孩子们,让他们一起玩耍。孩子们非常喜欢鲁班制作的玩具,他们和鲁班一起玩得非常开心。为了纪念这位聪明善良的孩子,人们决定在每年的这一天,为孩子们举办一个特殊的节日,这就是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六一儿童节逐渐被世界各国所认可。二十世纪初的国际工人运动中,提出了保护儿童权益的理念,并设立了全国青年儿童节。此后,世界各国纷纷响应,纷纷设立了属于孩子们的节日。

在中国,六一儿童节的由来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主席非常重视儿童的教育和福利。为了更好地关爱和呵护孩子们,中国政府决定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国家名义设立的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呵护。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爱和关心,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同时,我们也应该让孩子们明白,他们是特别的,他们的梦想和愿望都是重要的,我们要支持他们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虽然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意义,但它都传递着对孩子们的关爱和祝福。让我们共同庆祝六一儿童节,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六一的由来说明文 篇三

六一的由来说明文

  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为争取儿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的日子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举行第一次国际大会,发表了有关儿童福利问题的原则以后,一些国家先后有了儿童节的规定,如美国定为10月31日,英国定为7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为了给全世界儿童争取生存、保障和受教育的权利,加强各国儿童的友谊,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了执委会,正式决定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我国儿童节,早期为每年的4月4日,是1931年根据中华慈幼协会的建议设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广大少年儿童也成了国家的小主人,为了培养广大儿童的国际主义思想,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通令,废除旧的“4·4”儿童节,将6月1日作为我国的儿童节。与“六一”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少年儿童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欢庆自己的节日。许多公共娱乐场所特地为孩子们免费开放,各机关、团体、企业在这天还向本单位职工的子女和幼儿园的小朋友馈赠礼物,这是孩子们最愉快的一天。

六一的由来说明文(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