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3篇)

时间:2011-07-06 04:12: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篇一

腊八节,又称臘八節,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是为了祈求丰收和祭祀祖先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仪式来庆祝。

腊八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社会。在古代,农民们希望能够通过祭祀祖先和神灵来祈求丰收和平安。由于农耕文化的传承,这个节日一直延续至今。腊八节的名称中的“腊”字,意味着农历十二月,而“八”则表示初八这一天。此外,腊八节还有一个寓意丰收的象征,因为“腊”字与“落”字谐音,寓意着庄稼丰满地落入仓库。

腊八节的习俗丰富多样,各地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在北方,人们会在这一天吃腊八粥。腊八粥是由各种杂粮和豆类熬制而成的,寓意着吉祥和丰收。吃腊八粥的习俗也有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因为在冬季,人们的身体容易感到寒冷,吃腊八粥可以暖胃保暖。此外,腊八粥还有排毒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们清除体内的毒素,保持健康。

除了吃腊八粥,腊八节还有其他的习俗。比如,有些地方会举行祭祀活动,向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平安。人们会在家中摆放祭品,烧香拜祭,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传统的民俗活动,比如腊八节的民间舞蹈和歌唱表演。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娱乐大众,也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腊八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之一。它不仅具有丰收和祭祀祖先的意义,也是人们团聚和传承传统的时刻。通过庆祝腊八节,人们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增强家庭和社区的凝聚力。同时,腊八节也是人们表达感恩之情和祈愿吉祥的时刻。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腊八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和欢乐的时刻,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与自然和传统相连。

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篇二

腊八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多样的习俗和庆祝方式。这个节日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社会,而今天,它已经成为人们团聚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

腊八节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在古代,农民们过冬的准备工作非常繁忙,他们会在冬天来临之前,将剩余的谷物和杂粮保存起来。而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正好是冬天即将到来的时刻。为了庆祝丰收和感谢祖先的恩德,人们开始了腊八节的庆祝活动。

腊八节的习俗丰富多样,各地有不同的传统庆祝方式。其中最为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吃腊八粥。腊八粥是由各种杂粮和豆类熬制而成的,寓意着吉祥和丰收。在北方地区,人们通常会在腊八节这一天早上吃腊八粥,这个习俗已经延续了几百年。腊八粥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物,还有着保健的功效。在冬季,人们的身体容易感到寒冷,而腊八粥可以暖胃保暖,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除了吃腊八粥,腊八节还有其他的习俗。比如,有些地方会举行祭祀活动,向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平安。在家中摆放祭品,烧香拜祭,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传统的民俗活动,比如腊八节的民间舞蹈和歌唱表演。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娱乐大众,也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腊八节是一个重要的团聚时刻。在这一天,人们会回到家中和家人团聚,享受美食和欢乐。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腊八节都是一个人们期待已久的节日。大家会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准备各种美食和糖果,共同庆祝这一特殊的日子。腊八节也是人们表达感恩之情和祈愿吉祥的时刻。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腊八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和欢乐的时刻,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与自然和传统相连。

总的来说,腊八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之一。它不仅具有丰收和祭祀祖先的意义,也是人们团聚和传承传统的时刻。通过庆祝腊八节,人们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增强家庭和社区的凝聚力。同时,腊八节也是人们表达感恩之情和祈愿吉祥的时刻。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腊八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和欢乐的时刻,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与自然和传统相连。

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篇三

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节日释义

  “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腊八节因腊日而来,是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日期为腊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节日起源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节日习俗

  祭祀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

  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 、昆虫神。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腊八粥

  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其他食俗】

  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翡翠碧玉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煮“五豆”: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腊八面: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