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故事传说【3篇】

时间:2017-04-03 08:20: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中秋节的故事传说 篇一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团聚在一起,共度美好时光。除了赏月、品尝月饼等传统习俗外,中秋节还有着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和传说。

据说,在古代,有一个叫做嫦娥的美丽仙女。她居住在天宫,是玉帝的嫦娥妹妹。嫦娥聪明伶俐,善良美丽,深受玉帝的宠爱。然而,天宫里的仙世并不是嫦娥想要的,她渴望着人间的自由和真实。

一天,嫦娥偷偷跑到了人间。她来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边,看到了一个年轻而英俊的木匠。这个木匠叫做刘备,他聪明能干,善良勇敢。嫦娥被他的才华和人格所吸引,决定留在人间和他生活在一起。

然而,玉帝发现了嫦娥的行踪,派遣了天兵天将来抓捕她。刘备得知后,毅然决然地保护嫦娥,与天兵天将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尽管刘备勇敢无畏,但天兵天将实力强大,刘备最终不敌,被困在了一座山洞中。

嫦娥为了救出刘备,决定返回天宫,向玉帝请求帮助。玉帝深知嫦娥的心愿,于是他决定让嫦娥成为月宫的仙子,负责管理月亮。为了表示对嫦娥的崇敬,玉帝还赐予了嫦娥一种叫做仙丹的神奇药物,让她永远保持年轻美丽。

嫦娥回到了人间,用仙丹救出了被困的刘备。他们继续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直到他们白头偕老。

为了纪念嫦娥的美丽和刘备的勇敢,人们在每年的中秋之夜,都会仰望着明亮的月亮,思念着这对传说中的英雄。

中秋节的故事传说 篇二

中秋节是一个充满着浪漫和神秘色彩的节日,其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后羿和夸父的传奇故事。

据说,在古代,世界上有十个太阳。这些太阳每天轮流出来照耀大地,使得整个世界都变得格外炎热。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非常困苦,无法种植庄稼,生活异常艰难。

后羿是一个善良而勇敢的英雄。他见到了人们的苦难,决定采取行动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拿起了神弓,准备射下多余的太阳。

在后羿的努力下,他成功地射下了九个太阳。大地变得凉爽宜人,人们的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人们对后羿充满了感激之情,将他奉为了民族的英雄。

然而,夸父却对后羿的事迹心生嫉妒和不满。他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英雄,于是他决定挑战后羿。夸父追赶后羿,后羿不得不拼尽全力逃离夸父的追捧。

后羿担心夸父一直追赶下去会给人们带来不幸,于是他决定把太阳带到更远的地方。他不断奔跑,一手持弓,一手持着太阳。可是,后羿终究难以承受太阳的高温,他的身体开始被火焰烧灼。

后羿知道自己已经无法逃脱了,他决定将太阳放在地球上的最远处。他选择了一个山巅,并将太阳挂在了那里。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人们能够继续享受到温暖的阳光。

后羿牺牲了自己,但他的英勇事迹却让人们铭记在心。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人们在中秋节会点燃篝火,向后羿致敬。同时,还有许多人会在这一天赏月,寄托着对后羿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这个传奇故事让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勇敢和奉献是值得崇敬的品质。正是因为这些英雄的事迹,中秋节才成为了一个充满故事传说的节日,让人们在这一天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情感的交流。

中秋节的故事传说 篇三

关于中秋节的故事传说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下面为大家带来关于中秋节的故事传说,快来看看吧。

  一: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二:吴刚伐桂

  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三:玉兔捣药

  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小结:前三大中秋故事处处带有神话传说的影子,关于三者之间的联系,有一说是这样的:相传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姮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姮娥。情急之下,姮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姮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羿团聚。

  以下三大传说,则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型,与知名历史人物和史料记载紧密联系。让我们继续细品吧!

  四: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五: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六:月下独酌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中秋节的故事传说【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