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什么是风雅颂赋比兴(精选3篇)

时间:2014-08-03 08:13: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文学常识什么是风雅颂赋比兴 篇一

风雅颂赋比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四种修辞手法,它们在古代文人的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分别介绍一下这四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应用。

首先是风。风是指文学作品中表现作者个性和情感的手法。风包括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态度等方面,是作品的核心。在文学作品中,风可以体现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色彩,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比如在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中,常常可以感受到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痛苦,这种风格也成为了杜甫诗歌的特点。

接下来是雅。雅是指文学作品中表现优美、高尚和典雅的手法。雅以其精致、高尚的艺术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让读者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魅力。在古代文人的创作中,雅常常借助于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来实现。比如在宋代文学中,诗人们常常使用多义词和意象的联想来表现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以此展示出诗歌的雅致和魅力。

然后是颂。颂是指对事物进行讴歌和赞美的手法。颂可以体现出作者对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也可以表达对事物的理解和评价。在古代文学中,颂常常用来表达对国家、家乡、亲友以及自然界的赞美和歌颂。比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很多经典的颂诗,如《赋得古原草送别》和《登鹳雀楼》等,它们以其雄浑、激昂的语言和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最后是赋。赋是指对事物进行描写和抒发感情的手法。赋可以通过详细的描写来展示事物的形象和特点,同时也可以借助于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思考。在古代文学中,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它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与其他文体相结合。比如在明代文学中,有很多优秀的赋作品,诸如《双调赋》和《长恨歌赋》等,它们以其精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综上所述,风雅颂赋比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四种修辞手法,它们在古代文人的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风雅颂赋比兴通过不同的手法和技巧,使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的个性和情感。它们的应用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

文学常识什么是风雅颂赋比兴 篇二

风雅颂赋比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四种修辞手法,它们在文学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分别介绍一下这四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应用。

首先是风。风是指文学作品中表现作者个性和情感的手法。风可以体现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色彩,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在文学作品中,风可以通过作者的思想、情感、态度等方面来体现。比如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中,常常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风格也成为了王之涣诗歌的特点。

接下来是雅。雅是指文学作品中表现优美、高尚和典雅的手法。雅以其精致、高尚的艺术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让读者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魅力。在古代文学的创作中,雅常常借助于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来实现。比如在宋代文学中,诗人们常常使用多义词和意象的联想来表现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以此展示出诗歌的雅致和魅力。

然后是颂。颂是指对事物进行讴歌和赞美的手法。颂可以体现出作者对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也可以表达对事物的理解和评价。在古代文学中,颂常常用来表达对国家、家乡、亲友以及自然界的赞美和歌颂。比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很多经典的颂诗,如《赋得古原草送别》和《登鹳雀楼》等,它们以其雄浑、激昂的语言和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最后是赋。赋是指对事物进行描写和抒发感情的手法。赋可以通过详细的描写来展示事物的形象和特点,同时也可以借助于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思考。在古代文学中,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它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与其他文体相结合。比如在唐代文学中,有很多优秀的赋作品,诸如《双调赋》和《长恨歌赋》等,它们以其精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综上所述,风雅颂赋比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四种修辞手法,它们在文学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风雅颂赋比兴通过不同的手法和技巧,使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的个性和情感。它们的应用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

文学常识什么是风雅颂赋比兴 篇三

  何谓“风、雅、颂”,“赋、比、兴”?

  何谓“风、雅、颂”,“赋、比、兴”?

  所谓风、雅、颂,是指《诗经》按音乐划分的三个类别。“风”,是指国风,即西周时期各国的民间歌谣。“雅”,是周王京畿的乐歌,周王京畿被周人称为夏,古代雅、夏通用,故有此称。“雅”分大雅、小雅,意与后世的大曲、小曲相近。“颂”,是形容、赞颂的意思,是当时统治者进行祭祀时的乐歌。

  所谓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不用比喻。“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诗歌创作地主要形象化方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

  高考语文备考中几个关键时间点的把握

  高考备考中的几个关键时间点的把握与安排

  第一,时间安排。高考备考中几个关键时间点的把握与安排,同学们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能够做到从整体上掌握。高一高二是细致全面备考积累丰富细节的阶段;20xx年6、7月份是明确高三要求,布置暑假任务的阶段;8月是完成暑假任务的阶段。从9月份开学到20xx年期末统测,同学们要跟着老师进入全面复习的阶段;20xx年寒假,是明确自己薄弱环节,反思内省的阶段。到了明年2月份至4月份,做到突出难点;4月份至5月份,注意突出重点;从5月份开始至高考之前,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需要全面查漏补缺,进入临考状态。

  第二,学生对细节的理解与积累。一件事做的好或者不好不是概念问题,是细节问题。要想把一件事,做好,做的更好,甚至做到极致,很多时候不是靠一个想法,一个理解就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而是看对这件事积累了多少细节。所以对于高考来说,细节的理解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举一个例子:《红楼梦》中宝黛相遇的场景。

  “贾宝玉一见林黛玉,可那样了!”这是一般人的语文课。

  “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寸,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是曹雪芹式的语文课。这段话曹雪芹没有写林黛玉的衣着服饰,更多的是从精神的层面上去描述的。

  高考复习备考中,也包括高一高二,很多时候在读书思考,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很容易把第二种描述,理解为第一种描述。这两种描述是远远不能对等的,如果把后者理解为前者,一定不能获得理想的分数。我们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多少学习的细节,是决定你分数的事。这是非常要引起重视的。

  突破记与练的局限,关注思维的清晰与严整

  平时我们备考时很注重“记”与“练”,在这两方面着力最多。但是,仅仅简单的“记”和“练”都不能让成绩突破提高。所以在复习中更应该注意的是思维的清晰与严整。

  以xx年广东卷为例,看看高考对于思维的要求。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这个作文题目实际上是跟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识易知而难行”暗指的是一些违背常识、违背公德,甚至违反法律的社会现象。而“常识须推陈而出新”则指的是思考与创新。广东卷的命题其实是希望学生面对纷繁多变的社会境况,能提出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很多其他地区的高考试卷中,我们都能找到类似的作文题目,都能体现出高考对于思维的高要求,足见其重要性,在备考中要特别注意。

  20xx年高考作文备考建议

  针对20xx年高考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命题的基本规律,给大家提出五点建议,希望大家能在关注这五个方面之后,充分备考,调动和发挥自己的潜质,这是科学备考很重要的方面。

  《说“木叶”》预习提示

  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至三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四至六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七段是小结,强调理解“木”的艺术形象的重要性。而全文的中心则是通过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落叶”与“落木”、“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说明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暗示性的特征。对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很有启发。

  学习本文,宜采用如下方法:

  (1)抓住重点读书。这篇课文引用了不少诗篇,疏通这些诗句的涵义,固然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但不能把这作为重点。阅读本文仍然应当强化对文本的解读,应该在理解每个段落乃至每个层次的要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概括,进而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全文中心。

  (2)学以致用读书。课文通过对“木”“木叶”“落木”等词语的概念及其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象意义的分析,生动地说明了诗歌语言的丰富的暗示性的特征。加深对诗歌语言这一特征的理解,很有助于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应当运用作者提示的方法,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多进行诗歌鉴赏的练习。

  (3)探究提问读书。“木”“木叶”“落木”“树”“树叶”“落叶”,这都是我们天天见到的词语,可是我们却从来也没有想过其中有什么学问。但是,作者不囿于俗见,从中发现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诗家们都爱用“木叶”而不用“树叶”?为什么诗歌中只见到“树”或“叶”而不见“树叶”?为什么明明是描写“落叶”,诗人们却偏偏要写成“落木”?作者顺着这些问题深入探索,终于揭开了其中的谜团。这种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是很好的启示。

  高考作文引导:写作立意要深刻

  阅读题失分多,要密切联系原文

  李纪镜表示,从考试大纲来看,今年高考语文的考试内容、题型,试卷结构和分数分布没有变化。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阅读题,失分也很多。因为阅读题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全面考察,学生积累不够,有时就难以应付。目前,在做阅读分析题时一定要把题目的选项和原文认真对照,对文本要有充分的理解。

  李纪镜说,具体来分,文言文阅读主要是翻译,按点得分,如果可以做到直译就能提高得分率。而对现代文阅读除了对比原文的办法,还可以采用排除法,节省很多时间。而客观题考察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需要学生对文学常识及写作知识有一定的积累。最后的探究题则最难,有很强的的主观性,答案较灵活。

  “总的来说,做阅读理解题目要紧扣题目要求,密切联系原文,一切从原文中去寻找答案。”李纪镜说道,主观题要得分,首先要有明晰的观点,在答题技巧上要注意做到有序归纳,分点陈述,让答案明晰,阅卷者一看便可看到要点。

  作文明确文体特征,立意要深刻

  在高考的所有科目、所有题型中,语文写作的分值高达60分,不但占据了语文科目的半壁江山,也同样是高考的重头戏。对于每位高考考生,写作不容有失。那么考生如何顺利度过高考作文大关?

  李纪镜说,写作首先需要考生在文字的综合能力,记叙文和议论文有何特点、如何区分,也是很大的问题。所以考生首先就要注意题目明确要求的文体特征,把握准了方向再去求高分。一般作文评分是内容20分,表达20分,特征20分,特征就是要在内容丰富有文采、表达有创意等方面去努力,立意深刻的文章很容易得高分。

  而在作文时间分配上,李纪镜认为要因人而异,有人书写速度较快,有人较慢,所以时间大概控制在60分到70分钟之内,作文多花一些时间没关系,毕竟分值较大。其它地方比如默写,记住了就记住了,花的时间就较少。有些题目时间要把握好,不能太纠结,做不来暂时放下回头有时间再来想也是可以的。

  复习要加强训练,对自己进行全面评估

  高考在即,作为高考的第一科目,当下该如何展开复习?李纪镜说,目前备考首先应该是一个适应性的训练,就是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确保整张试卷都有序地做完,而不是手忙脚乱,或者有些题花很多时间、仓促地去表达,要做到心中有数。

  另外,他认为,考生要明确自己哪些方面是比较薄弱的,哪些方面是有一些把握的,在薄弱的环节哪些是可以短时间内还可以提高的,哪些即使花功夫可能也不能见效的,在这个方面对自己备考做出一些选择,很难提高的,现在就不要花太多时间,必须对自己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

  李纪镜说,考试中调整心态也很重要,考生现在要关注复习过程不必要太多去想结果。如果说考生一直准备得不错,就该怀着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考试,如果准备得不太好,那么可以去想尽最大努力做得最好。只有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得平衡,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尽量避免紧张,才能为整场考试打下良好基础。

  湖北高考作文指导:绝对实用百搭的满分作文结构

  【摘要】语文考试中,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想要写好作文要讲究哪些方式方法呢?编辑整理了“20xx湖北高考语文作文指导”,希望考生在考试中能运用到这些方法,写好作文,提高成绩!

  文章结构占据着如“人体骨骼”一样的重要位置,架构起作者的思路、文章主题、语言文字以及选用的素材,从而支撑着整篇文章。高考作文,如果你能够好好安排全文结构的话,它一定会给你的文章带来亮色。而在阅卷老师眼中的高分作文无疑必须具备“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等完美条件,否则,一篇让人看上去眼花缭乱、不明所以的文章,即便语言再生动,也无法让阅卷老师心服明白你所要表达的主题,又怎能心服口服的给出高分呢?今天为你提供的几种作文结构形式,绝对是考场上百搭实用的必备良品。

  【学习指导】

  一、坚持传统的旧结构

  对于写作能力较差者,可以采用“传统的旧结构”。所谓的“旧结构”,乃是使用“传统的、常规的”合情合理的先后顺序来展开。

  比如,最近我叫应届高三毕业生撰写一篇题为《地球啊,地球》的800字高考模拟作文,我首先与同学们一起认真学习了《诗经·鲁颂·?宫》的八个部分内容(《?宫》一诗,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叙述周朝先祖开国创业的伟大功德,以及颂扬鲁僖公建庙祭祀、祝祷祈福的乐歌韵辞),然后给它撰写好精确而简扼的段落大意,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安排。接下来,我又给同学们撰写了《地球啊,地球》一文的八个写作提纲,让大家拿回去,寻找素材,初成草文。大家在进行认真交流之后,再形成正文。

  这八个提纲的具体内容如下:

  (1)太阳行星的地球;(2)原始状态的地球;(3)丰富资源的地球;(4)无私奉献的地球;(5)人类损毁的地球;(6)带来灾难的地球;(7)反思拯救的地球;(8)和谐共存的地球。

  全文以“地球”为中心线索,先后有序地按此结构提纲去写,给人一种清晰明白、有章有节的感受。

  二、紧连时代的新结构

  对于写作能力较好者,可以采用“紧连时代的新结构”。所谓“新结构”,那就是要有一些突破和变化。下面我例举曾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这篇“通讯”文。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山西省平陆县发生61名民工食物中毒,急需一千支“二巯基丙醇”救命的事件。《中国青年报》的作者在报道此事时,就采用了较新的结构形式,具体写作提纲如下:

  第一部分——北京接到平陆求救电话。

  (1)1960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七,下午4点钟(倒叙;点;详;抒议之一)

  第二部分——平陆向北京求救的缘由。

  (2)2月2日(傍晚七点)(回叙;面;详;短语之一)(3)就在同一时间(平叙;点、面;详;抒议之二;短语之二)

  第三部分——北京、平陆各方急救状。(4)2月3日,下午4点多(顺叙;面;详;抒议之三)(5)现在,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顺叙;点;略)(6)时间将近晚上七点(顺叙;点;略)(7)7点半以后(顺叙;点;略;抒议之四)

  第四部分——空投药品,并抢救成功。(8)夜里9点零三分(顺叙;点;略)(9)夜里11点23分(顺叙;面;详)(10)就在同一时间内(平叙;点;略)(11)2月3日,深夜(顺叙;点;略;抒议之五;短语之三)

  全文结构,以11条具体细致的时间标题为主线,又穿插同一时间之不同地点空间转移的“点面、详略”内容,倒叙开文;文中再伴以三处精妙的排比或整散短句,以及段尾五处抒情兼议论的精悍简洁文字,把主旨步步提炼升华。总之,“时空交错”与“多元写法”的和谐运用,使文章结构“紧凑严谨、紧张疾速”。

  三、创造时尚的奇结构

  对于写作能力特佳者,可以采用“创造时尚的奇结构”。所谓“奇结构”,那就是选择“标新立异、独创奇特”的别样结构。

  我们都已经看到了前几年考场上出现的一些“别样结构”的好文章。比如,南京考生运用“寓言故事”撰写《赤兔之死》;上海考生运用“网络博客”撰写的《与先圣孔子论文化遗产》;汶川考生运用“七律+骚体”撰写的《悲中行》;湖北考生运用“古体长诗”撰写《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四川考生运用“甲骨文”撰写高考作文……应该说,肯定这些“冒犯”与“尝试”的行为,是高考制度变化的一点小小进步吧。

  另外,再给你介绍一本书,杨敏老师主编的《历届高考满分作文精华全选》。在这本书的《目录·新文体类》部分,有26篇“别样结构”的高考满分好文章:考生们采用“医院病理报告单、病危紧急通知书、病例药品说明书、司法公审大会实录、受害消费申诉信、数学定律求证过程、广告宣传意向表、求职就业审请报告,或模仿《孔雀东南飞》及《琵琶行并序》”等多种形式结构,来撰写高考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

  当然,还要在这里特别指出一点:写作结构的个性创新,必须是“合情合理、可信可读、有节有度”的范畴,而不是胡编乱造、随心所欲的过分恶搞。否则,将会导致写出非马非驴、浅薄庸俗的作品来。总之,不管运用哪种结构写文,我都希望你能打破框框、追求新意,让阅卷老师看到你的高考作文,会产生当场“精神为之一振、评定为之一新”的意外效果。

  标点符号误用

  一、顿号误用

  1.相邻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相邻数字之间误用顿号。

  [例]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全国统一考试)

  [解说]两数字连用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三、四”是概数,不应有顿号,应将顿号去掉。应注意的是,相邻的数字连用有时不表示概数,而是一种缩略形式。这时,数字之间要使用顿号。例如:“这是本诗的第三、四节”一句中,“三”“四”之间需用顿号隔开。

  2.不顾内容层次滥用顿号。

  [例]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2004年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解说]第一层次用逗号,第二层次用顿号。因此,“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与“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之间用逗号隔开。

  3.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例]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立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1997年全国统一考试)

  [解说]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并列成分,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隔开。

  4.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例]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解说]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短句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二、逗号误用

  1.并列成分之间误用逗号。

  [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2004年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解说]“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并列关系,都是介词“随着”的宾语,“发展”“扩大”后面的逗号应为顿号。

  2.不顾内容层次滥用逗号。

  [例]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2004年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解说]“一逗到底”导致层次不清。“打陀螺讲求技巧”后的逗号应改为冒号,“用力大了”和“用力匀称”前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3.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

  [例]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2004年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解说]“赛前表示”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表示提起下文。

  4.总结语前面误用逗号。

  [例]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2004年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解说]“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是对前面三个并列分句的总括,应该把“交相辉映”后面的逗号改为冒号。要注意的是,被总括的话语里面如果只用了逗号、顿号,而没有用分号,那么,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逗号。

  三、分号误用

  1.总结语前面误用分号。

  [例]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1995年全国统一考试)

  [解说]“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对前文的总结,因此分号应改成冒号或逗号。

  2.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

  [例]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解说]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才使用分号,因此,句中的两个分号都应改为逗号。

  四、冒号误用

  1.部分引用前误用冒号。

  [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2004年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解说]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应删掉。

  2.同一人话语未完误用冒号

  [例]“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2004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解说]“某某说”插在引文的中间,它后面应使用逗号。

  拓展阅读:文学常识之文学体裁常识

  Ⅰ散文

  这里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那些以写真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和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

  Ⅱ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

  ⑴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成志怪、志人小说)。

  ⑶传奇(唐代),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宋代),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明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⑹章回小说(明、清),如《红楼梦》。

  Ⅲ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就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行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窦娥冤》)。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Ⅳ诗歌

  ⑴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要求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节奏韵律。

  ⑵诗歌的特点

  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③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⑶诗歌的分类:

  诗歌按时代可分为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旧体诗)两大部分。

  现代诗歌按形式又可分为新诗和以旧体诗形式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歌(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新诗按内容有无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抒情诗又可以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和借人、事的描写抒情等几种形式。

  新诗按形式分为格律诗(如闻一多的《死水》)、自由式、散文诗。

  新诗按来源分为群众创作的民歌(歌谣)和文人诗作。

  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古诗、古风)、近体诗(今体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倚声”“填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它常常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

  近体诗就是古典格律诗,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它一般又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形式的绝句和七言律诗、五言律诗、排律等多种形式的律诗。

  按字的多少,词一般又有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⑷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①新诗旧体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用白话写的自由体诗,如《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都是新诗。用文言写的格律诗称为旧体诗,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陈毅的《梅岭三章》。这些都是现代诗歌。

  ②信天游

  又称“顺天游”,陕北民歌形式,其特点是:形式自由灵活;两句一节,可以换韵,也可一韵到底;多用比兴手法;句子以七言为主,灵活多变。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③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多指唐代以前的诗歌,近体诗是指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等。

  ④律诗?绝句(又叫截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成为排律。

  ⑤歌行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好其它课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理了童话寓言和神话的区别

,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一、概念不同。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常采用对自然物作拟人化描写的手法,情节曲折神奇、生动浅显,以适应儿童心理爱好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用简单的事实表现较深刻的道理的带有劝喻、讽刺意义的小故事。它大多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和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马克思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反映出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性的理解。

  二、产生的时间、起源不同。

  童话最初也是群众集体创作,在民间流传。而成为文学的童话,中国始于辛亥革命时期。其时有孙毓修等编纂的童话集多种。当时对于童话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认为它无非“儿童的话”。真正赋予童话新的内容,培植、鼓励童话创作使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的是现代作家郑振铎。西方童话比中国略早。十九世纪中期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颇受读者的青睐。

  寓言的产生比神话略晚。它是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对社会的认识已逐渐深化时产生的。它是人类自觉的以自己的认识对社会种种形态进行艺术加工。最初它来自于群众的集体创作,后经过文人收集,提炼形成优美的文学作品。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寓言发展最为兴盛,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著名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神话是“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它的创作与远古时代人民争取生存、向自然力抗争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他们认为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都有一个神在指挥、控制着。于是在他们心目中,一切自然力都被他们的想象形象化、人格化了。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自己心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出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最早的神话。它是远古人民对自然界的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反映人们对自然界的虚幻而有趣的认识。在中国古书中,如《山海经》、《淮南子》保存了不少神话故事,外国神话较有名的如《荷马史诗》等。

  三、特点不同。

  童话常常赋予无生命的东西以生命,大多涉及超自然因素的神怪鬼灵。童话中的形象时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极大的夸张性。

  寓言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往往用虚构的手法将动物或其他自然物拟人化。

  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远古人民的认识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是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们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根据原始人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与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而想象出来的。一般说,神话的创作基础是现实的,神话的创作方法是浪漫的。

  ⑥乐府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新乐府,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⑦标题词牌

  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的标题,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一首词或词的一段叫“一阙”,“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⑧豪放派婉约派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⑨散曲

  散曲是宋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只有“天净沙”一曲。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一套中曲子数不定,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它含有属于“般涉调”这一宫调的八支曲子,而其中“哨遍”是这套曲的第一支曲的曲牌名,又是全套曲的曲牌。

  ⑩元杂剧

  杂剧是宋金时期在诸宫调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结合起来的戏曲艺术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每本为四折(也有五折六折的),必要时加“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参看下面11),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如《窦娥冤》就是旦本,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科”是剧本中对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规定;“唱”就是唱词;“白”是宾白,宾白分为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着别的人物自叙心理)、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旦(女角色),扮演女主角的叫正旦,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末(男角色),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扮演老年妇女的称卜儿。

  11宫调?曲牌

  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如《长亭送别》中的《滚绣球》《叨叨令》《快活三》《四边静》《朝天子》《满庭芳》《五煞》等都是曲牌。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须属于一种宫调;一种宫调下有的有若干个曲牌;宫调是音乐术语,表示声音的高低等,如《长亭送别》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12对联

  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上联最后一字,一般为仄声,即现代汉语的三四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即阴平、阳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仄起平落。

  Ⅴ古代其他文学体裁

  ⑴赋。它是一种讲求文采、韵律,并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铺采扌离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的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此时的赋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这是的赋叫“骈赋”;唐代又有骈体转入律体的叫“律赋”;唐后到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的赋,称为“文赋”。如杜牧的《阿房宫赋》等。

  ⑵骈文。它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它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又叫“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对其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唐代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⑶辩。辩即辨是非,别真伪。其特点是通过批驳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⑷原。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进行考察、探讨,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如黄宗羲的《原君》。

  ⑸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上说:“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太史公曰……’。二曰正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⑹说。它也是古代议论说明的一类文体,与论差不多。《文章辩体序说》上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如《师说》《捕蛇者说》。这类文章有的侧重于议论,有的侧重于记叙,叙事显理。有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一般不采用“论”,如《爱莲说》;有些议论性强的文章用“说”,用“论”也可。

  ⑺奏议。它是古代臣子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如李密的《陈情表》;“对策”是古代的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⑻序跋。序也作“叙”或“引”,是书序,性质如同今天的“引言”“前言”。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一般叫“序”,列于书后的一般叫“跋”或“后序”。这类文章,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如我们学过的《兰亭集序》《愚溪诗序》《滕王阁序》《伶官传序》等。

  ⑼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后来,凡是惜别赠言的文章,未附于诗帙的也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如宋廉的《送东阳马生序》。

  ⑽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⑾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⑿笔记文。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为特点的一类文章。其内容丰富,或历史掌故,或轶文轶事,或文艺随笔,或人物评论,或科学小品,或文字考证,或读书杂记等。如《世说新语》。

  ⒀寓言。它是带有劝谕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它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如《郑人买履》等。

  ⒁传奇。小说体裁之一。以其情节奇特、神奇故名。一般是指唐、宋使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如《柳毅传》等。后因“传奇”多为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戏文,元人杂剧,明清戏曲也有称为“传奇”的。如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Ⅵ史书体例

  ⑴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如《左传》

  ⑵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如《国语》《战国策》。

  ⑶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如《史记》。

  ⑷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⑸通史:不间断地记叙几个朝代的历史事件的,如《史记》。

  ⑹断代史: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的,如《汉书》。

  注:一部史书,往往可同时归入不同体例,如《史记》属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高考文学常识

  (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1.先秦时代: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主要手法是赋、比、兴)。

  屈原《楚辞》(屈原创作了骚体,楚辞作者还有宋玉等;历代把“诗经”和“楚辞”合称“风骚”)。

  历史散文《左传》(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由西汉刘向编定)。

  诸子散文《论语》(儒家经典)、《孟子》(儒家经典)、《荀子》、《庄子》、《老子》、《墨子》、《孙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儒家经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种儒家经书。

  2.两汉时代

  司马迁《史记》(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分10表、8书、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近3000年的历史。)

  班固《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汉赋:

  枚乘《七发》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张衡《二京赋》

  班固《两都赋》

  扬雄《甘泉》

  贾谊《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政论散文

  晁错《论贵粟疏》

  王充《论衡》

  3.魏晋南北朝时代

  建安文学:公元196?220年是汉献帝建安时期,建安文学指汉末至魏初以建安时期为中心阶段的文学。建安七子有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

  曹氏父子:

  曹操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

  曹植《白马篇》、《洛神赋》

  曹丕《燕歌行》

  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桃花源诗并记》、《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

  谢灵运和他的山水诗《登池上楼》。

  刘义庆《世说新语》(轶事小说)

  刘勰《文心雕龙》(文学理论著作)

  范晔《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陈寿《三国志》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为“四史”或“前四史”)

  4.唐代

  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唐初四杰。

  盛唐: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著有《李太白全集》。

  杜甫(字子美,别号少陵),被称为“诗史”“诗圣”,代表作有《春夜喜雨》、《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集子有《杜工部集》、《杜少陵集详注》等。

  王维(字摩诘)《山居秋瞑》《渭城曲》诗,著有《王右丞集笺注》。

  孟浩然(襄阳人)《临洞庭赠张丞相》、《过故人庄》、《春晓》

  (王维、孟浩然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

  高适《燕歌行》

  岑参《白雪歌》、《走马川行》

  王昌龄《出塞》

  (高适、岑参、王昌龄被称为边塞诗人)

  中唐: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长庆集》、《白香山诗集》

  元稹《元氏长庆集》。

  (元稹与白居易世称“元白”。)

  韩愈(字退之,祖籍昌黎,世称“昌黎先生”)《师说》、《原毁》、《进学解》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封建论》、《捕蛇者说》等,著有《柳河东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李义山诗集》》、《玉溪生词集筹注》等

  杜牧(字牧之)《樊川文集》。

  (杜牧与李商隐世称“小李社”)

  李贺(字长吉)《李长吉歌诗》

  贾岛(字浪仙)《长江集》

  温庭筠为“花间词派”鼻祖

  五代:

  李煜(字重光,南唐后主)《虞美人》等

  5.宋代: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欧阳文忠公集》

  苏洵(字明允)《嘉?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东坡全集》

  苏辙(字子由)《栾城集》等。

  (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世称“三苏”。)

  王安石(宇介甫,号半山)《临川先生文集》

  曾巩(字子固)《元丰类稿》

  (以上六人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合称“唐宋八大家”)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乐章集》

  晏殊(字同叔)《珠玉集》

  秦观(字少游)《淮海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漱玉词》

  周敦颐(字茂叔)《爱莲说》

  沈括(字存中)《梦溪笔谈》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四书集注》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稼轩长短句》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剑南诗稿》、《陆放翁全集》

  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指南录》、《文山先生全集》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白石道人歌曲》

  6.元代

  关汉卿(号已斋叟)《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郑光祖《倩女离魂》。

  (以上四人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文学常识什么是风雅颂赋比兴(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