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习俗有哪些【5篇】

时间:2012-01-08 07:21: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年初七习俗有哪些 篇一

大年初七是中国传统春节假期的第七天,也是人们逐渐恢复正常生活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和活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年初七习俗:

1. 走亲访友:大年初七是人们正式结束春节假期,开始恢复工作和生活的日子。许多人会利用这一天走亲访友,拜访亲戚朋友,相互问候新年好运。

2. 祭祖扫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祖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大年初七是人们祭祖扫墓的好时机,许多人会前往祖先的墓地,献上鲜花和食物,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3. 游园活动:大年初七也是人们外出游玩的好日子。许多公园和景区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人们可以在这一天欣赏花灯、品尝美食,享受轻松愉快的时光。

4. 点燃鞭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鞭炮具有驱邪避祟的作用。大年初七,许多地方会点燃鞭炮,以驱散厄运和不祥之气,希望新的一年平安顺利。

5. 打牌娱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打牌是人们常见的娱乐活动之一。大年初七,许多人会聚在一起,打牌消遣,增加亲友之间的交流和娱乐。

大年初七是中国传统春节假期的重要一天,人们会有各种不同的习俗和活动。不同地区和家庭可能会有所区别,但总体来说,大年初七是一个欢乐、祥和的日子。人们可以利用这一天与亲友团聚,祭祖扫墓,外出游玩,点燃鞭炮,打牌娱乐,感受春节假期的喜庆氛围。同时,大年初七也标志着一年新的开始,人们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新的一年,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大年初七习俗有哪些 篇二

大年初七是中国传统春节假期的第七天,也是人们逐渐恢复正常生活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和活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年初七习俗:

1. 禁忌和讲究:在大年初七这一天,人们有一些禁忌和讲究。比如,不宜大扫除,以免扫走财气;不宜剃头,以免剃掉吉利的福气;不宜与人争吵,以免影响全年的和睦氛围等。

2. 吃七菜:大年初七是人们开始正常生活的日子,也是饮食方面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据传统习俗,人们在大年初七这一天会吃七菜,包括鲜鱼、鲜虾、鲜蛤、鲜螃蟹、鲜贝壳、鲜鲍鱼和鲜花菇等。这七种食物代表着吉祥、富贵和顺利。

3. 放风筝:大年初七是放风筝的好时机。人们会在这一天放飞各种各样的风筝,享受放风筝的乐趣和风光。放风筝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展示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4. 听戏和舞狮:在一些地方,大年初七还有听戏和舞狮的习俗。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观看戏剧表演,欣赏精彩的演出。同时,舞狮也是大年初七的一项传统活动,人们会组织舞狮团表演,为人们带来喜庆和祥和的氛围。

5. 买年货:大年初七是人们恢复正常生活的日子,也是购买年货的好时机。许多人会前往超市和商场,购买各种年货,如食品、饮料、糕点、烟花爆竹等,为新的一年做好准备。

大年初七是中国传统春节假期的重要一天,人们会有各种不同的习俗和活动。不同地区和家庭可能会有所区别,但总体来说,大年初七是一个欢乐、祥和的日子。人们可以遵循一些禁忌和讲究,吃七菜,放风筝,观看戏剧表演和舞狮团,购买年货等,以庆祝春节的到来。同时,大年初七也标志着人们逐渐步入正常生活轨道,开始面对新的一年的挑战和机遇。

大年初七习俗有哪些 篇三

大年初七是中国传统农历新年的第七天,也是“人日”。在这一天,人们有许多特别的习俗和活动,以庆祝新年的到来并祈福平安幸福。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大年初七的习俗。

首先,大年初七人们会进行一些祭拜活动。在这一天,很多家庭会在家中或庙宇里设立神坛,燃香祭拜神灵,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好运。人们会请一位长者或有道德修养的人担任祭祀的主持人,全家人一起向神灵祈福。

其次,大年初七也是人们互相祝福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互相拜年,祝福对方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在家庭聚会或社区活动中,人们会互相交换红包,象征着财富和好运的传递。此外,一些地方还有特殊的祝福仪式,如在门上贴上“福”字或挂上红色的对联,以带来福气和好运。

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是走亲访友。大年初七,人们会外出拜访亲戚和朋友,相互交流祝福和问候。这是一个增进亲情和友情的好机会,也是人们重建社会关系的重要时刻。此外,一些地方还有特殊的节目和活动,如舞狮、舞龙和戏曲表演,为人们带来欢乐和娱乐。

最后,大年初七也是一些传统民俗活动的日子。例如,一些地方会举办划龙船比赛,人们可以观看参赛的船队划过河流,欣赏壮观的景象。还有一些地方会举办各种庙会和民间集市,人们可以品尝各种美食、购买年货和欣赏传统手工艺品。

总的来说,大年初七是一个充满喜庆和活动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通过祭拜、祝福、走亲访友和参加各种传统活动,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期望。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大年初七习俗有哪些 篇四

大年初七习俗有哪些 篇五

  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大年初七习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年初七习俗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专栏作家、天津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说,传说中,远古时期地球上并没有生物,最初由女娲创世,她在七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诞生了鸡、犬、豕(猪)、羊、牛、马,直到第七天才出现了人。

  据介绍,“人日”这天的民俗活动较早出现在古人的占卜生活中,但自汉魏以来,不再限于占卜求吉,而是不断扩展涉及祭祀、庆祝、文化、服饰、出游、饮食等多层面多领域。

  由国庆说,南朝的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两汉魏晋时代江南民众过“人日”的习俗:“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羮,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意思是说,人们在初七要吃七种菜的菜羹,“羹”与“更”谐音,取更新之意,有求吉纳祥的美好象征。那时,江南人人在这天还要戴上“人胜”装饰品,是用五彩丝织品、彩纸剪出的花样或人形,更高级的则用金箔镂空成人形。除了戴在头上,“人胜”饰品也可贴在屏风上、窗户上,非常漂亮,意在祛病、辟邪、消灾,在新春讨个好彩头。缘此,“人日”也被称为“人胜节”。

  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是讲究美食的好日子,“人日节”自然不例外。在广东江门、新会、鹤山、开平等地,每逢“人日”到来,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人日菜”,有的地方也俗称“吃盆菜”,以祈求新春平安大吉、丰衣足食。值得一提的是潮汕人吃“七样羹”的风俗,七样羹也叫“七宝羹”,一般常规是将春菜、生菜、芹菜、芥菜、葱、蒜、白萝卜(红萝卜)等一起煮食,寓意新春发财,生活和美。

  民俗专家表示,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对“人日”的风俗越来越陌生,相关的节庆活动也几近消逝,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一些习俗还是被保留了下来,比如,成都市民在正月初七游杜甫草堂凭吊诗圣,吟唱诗歌,赏梅祈福。

  主要习俗:

  戴人胜

  人日节时,汉族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赠花胜

  是日,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吃七宝羹

  人日节,人们用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称为“七宝羹”。

  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客家人喜用鱼一起煮,取食有余之意。汕头市区的菜摊,在这一天将7件菜搭配好,论把算钱,不计斤两,人们乐意接受。农村哪一户欠一两件菜,在地里采他人一二株菜凑成七件,没人说他是贼。

  出游登高

  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 年人日空相忆,明 年人日知何处?”

  称体重

  有的地方,人日时,男女老少都要用镑称称量体重,人的'生日嘛,自然要关心一下人的身体情况。

  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摊煎饼

  中国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吃七宝羹

  人日节时,中国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桌,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吃面条

  大部分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

  送火神

  在山东部分地区,有送火把的习俗,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不着火灾。

  拆天地棚子

  山东莒县一带,正月初七俗称“人七日”,有“拆天地棚子”之年俗。这天早晨,每家百姓敞开大门,并将除夕入夜时放置的”拦门棒“(一根适当粗细,比大门口稍宽些的木棒,放置在大门口里侧的地上,传说用于拦截不祥类灵物。这里顺便提醒,外地人去莒县过年,特别在晚间进门要注意抬脚,防止绊脚哟!)撤走,在门口点一把豆秸,并将家里供天地三界神和灶君神的牌位(一种用纸做的牌位签,插在用一块面食做的底座上,天地三界神牌位用黄色纸做,一般用毛笔写”天地三界神之位“,灶君神牌位用红色春联纸做,写”灶君神位“)请下来,一起点燃烧了,同时放鞭炮,放完鞭炮后从大门处开始,从外向里把家里院子扫一遍,整个“拆天地棚子”的过程就完成了。从此开始,请来过年的神都返回自处,过年环节即结束,各家恢复平常日状态,可以洗衣、从事各种事宜。

  人口馍

  在晋东南地区(山西晋城一带),人们会蒸特殊的馒头(个数比家里人口多一个)。馒头中间加入制钱,据说吃到带制钱的馒头一年中会有好运。

  广东人日习俗

  郊游赏花登高饮酒

  农历正月初七,广州人俗称“众人生日”。人日这天是全家人相聚的重要日子,同样讲究“人齐和吉利”,在老广州心中,这个节日的重要性不亚于除夕、开年。按照古老习俗,这天早饭要吃七种菜(芹菜、芥菜、菠菜、青葱、大蒜等)制成的“七宝羹”和“董天饼”(在露天中煎成)等。人们用五彩丝织品剪成人形,或用金箔刻成人形,挂在屏风或帐子上。妇女将刻得小小的人形戴在鬓发上,既讲吉利,又是一种装饰。所谓七菜羹,就是用七种蔬菜煮成的汤,人们盼望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现今人们基本上是吃七宝羹,其中五种一般是固定不变的:芹菜(“芹”谐音“勤”,指勤劳)、蒜(谐音“算”,指精打细算)、葱(谐音“聪”,指聪慧)、芫荽(香菜,“芫”谐音“缘”,指缘分)、韭菜(“韭”谐“久”,指长长久久)、生菜(谐音”生财“,亦指生生猛猛),另外两种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有所区别,有的地方用鱼、肉来代替,鱼表示“年年有余”,吃肉代表“大富大贵”,甚至有些地方用水果、蔬菜来代替。至于捞鱼生,有点类似今天的吃生鱼片,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有经验的老人,还会先把这七样菜放在一起炒炒--炒一下样样都有!

  解放前在“人日”这天广州地区的男女老少都会结伴到郊外游玩。而到芳村“游花地”更是出游的必选。醉观公园所在地便是当年“游花地”的地点之一“醉观园”。当时的花地一带也是“遍地花海”,到处都是种满鲜花的田地,每到“人日”这天,住在城区的人便会拖家带口,结伴来游花地,用鲜花给一年之始装点一个好心情。年长者则登上观音山(今越秀山)或白云山饮酒、吟诗作赋,或到庙里参神,祈求保佑。据《三家巷》记载,好友知己一群人在云山品花赋诗,从众人中选出“人日皇后”,像选美一样。选出的皇后作为主持人,主持当天大家的活动。由此可见,广州人对“人日”的重视程度。

  人日菜和七样羹

  每逢初七到来之际,在江门、新会、鹤山、开平等地,从城市到乡村,几乎家家户户要做“人日菜”。 广东五邑地区的“人日菜”也称“吃菜茶”、“吃盆菜”。据了解,在正月初七早上,家家户户都会用煎堆、炒米、芥菜、番蕃薯、芋头等混在一起煮,老老少少都要吃上几口,以祈求一年人口平安,丰衣足食。

  潮州人在正月初七有吃“七样羹”的风俗(这也是大部分广东人的习俗)。而“七样羹”是指:“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蓝”等蔬菜同煮,寄寓“新(芹)春发(蒜)大财(大菜),久(韭)合各人(芥蓝)”的吉祥彩语。

  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

  摊煎饼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来历

  传说女娲创造苍生,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此初七为人的生日。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到了唐代,中国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感怀之句。它证明唐代的人日节,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时至今日,也有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俗称“人日子”。

  文化

  人日,就是“人民安之日”是农历正月初七,而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是春节系列节日中重要的节日之一。来自专家著述称,人日在中国至少有二千年以上历史。 何谓“人日”?尽管各地风俗有不同,但汉时东方朔的《占书》中就有“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的说法。可见,古人已将“人民安”视作“人日”的核心思想。

大年初七习俗有哪些【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