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历史典故【推荐3篇】

时间:2012-06-07 03:16: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中秋节的历史典故 篇一

中秋节的历史典故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且丰富多彩。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其中不乏一些有趣的历史典故。

据史书记载,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46年的西周时期。当时,至尊宝王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被封为齐国公,他在位期间为了缓解百姓的苦难,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齐国的人民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了感谢周公旦的恩德和恩惠,齐国的百姓在每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表达对周公旦的感激之情。这个庆祝活动逐渐演变成了中秋节。

另一个与中秋节相关的历史典故是关于月亮女神嫦娥的故事。相传在古代,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使得人间酷热难耐,庄稼死亡,人民生活陷入危机。为了解救人们于水火之中,英勇的射箭神人后羿决定射下九个太阳。他成功地将九个太阳射落,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后羿的妻子嫦娥为了保护不被后羿的敌人所得,她独自一人在月亮上度过了余生。每年的中秋节这一天,人们就会聚集在一起,仰望月亮,祈福嫦娥,表达对她的怀念之情。

除此之外,中秋节还有一个与民间传说有关的典故。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名叫吴刚的人,他非常向往长生不老的仙境。有一天,他听说仙人居住的仙境在月亮上,于是他决定登上月亮,寻找那个仙境。然而他没有成功,被困在了月亮上。为了表达对吴刚的敬佩之情,人们在每年的中秋节这一天,都会给吴刚烧香祭祀,希望他能够得到解脱。

这些历史典故为中秋节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浪漫的色彩,让这个节日更加丰富多彩。人们通过庆祝中秋节,不仅仅是为了庆祝丰收和团圆,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英雄和传说人物,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

中秋节的历史典故 篇二

中秋节的历史典故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其中最为著名的典故是关于后羿和嫦娥的故事。据传说,古代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使得人间酷热难耐,庄稼死亡,人民生活陷入危机。为了解救人们于水火之中,英勇的射箭神人后羿决定射下九个太阳。他成功地将九个太阳射落,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

后羿的英勇事迹引起了嫦娥的注意,她深深地爱上了后羿。为了保护不被后羿的敌人所得,嫦娥决定帮助后羿保管一颗不死之草,这颗草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然而,嫦娥的举动被后羿的妻子发现了,她非常生气,认为嫦娥是在破坏他们的家庭。后羿为了平息妻子的愤怒,只好将不死之草送给了妻子。嫦娥为了保护不死之草,她独自一人在月亮上度过了余生。

每年的中秋节这一天,人们就会聚集在一起,仰望月亮,祈福嫦娥,表达对她的怀念之情。人们还会在家中摆放月饼和水果,象征着团圆和丰收。此外,中秋节还有一项传统活动是赏月,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人们都会在这一天夜晚的时候,一家人或者朋友们一起赏月,品味月饼,分享快乐和团圆的时刻。

中秋节是一个以团圆为主题的节日,也是一个寄托思念和怀念之情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过庆祝和祭祀嫦娥,表达对亲人和亲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中秋节也成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讲述中秋节的历史典故,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含义和来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总之,中秋节的历史典故丰富多样,其中关于后羿和嫦娥的故事是最为著名的。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团圆和生活美好的向往,也传递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愿望。无论是庆祝中秋节还是听取中秋节的故事,都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中秋节的独特魅力。

中秋节的历史典故 篇三

关于中秋节的历史典故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爱妻。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节的历史典故【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