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 篇一:传统与现代的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后,人们会迎来这个节日。清明节不仅有悼念祖先的意义,也是人们踏青游玩的时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清明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在传统的清明节,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扫墓祭拜,烧纸钱、献上鲜花和食物,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也是传承家族血脉、感恩祖先的一种方式。人们还会携带食物和酒水,与亲友共进午餐,共享天伦之乐。除了祭祀活动,清明节也是人们踏青游玩的好时机。许多人会选择去郊外、公园或者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春天的气息。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不扫墓祭拜,而是选择其他方式纪念逝去的亲人。一方面,人们对于繁琐的扫墓程序感到厌倦,更倾向于简单而便捷的方式来缅怀亲人,比如在家中摆放神主牌位、烧香祭拜,或者在亲人生前喜爱的地方举办纪念活动。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得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很多人没有时间去祭拜,只能通过心灵默念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的方式也出现在人们的纪念方式中。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追思功能,发布图片、文字或视频来纪念逝去的亲人,并与亲友分享。这种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还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纪念活动中。
无论是传统的清明节方式还是现代的纪念方式,它们都传达了人们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生命的珍视。传统方式注重家族的传承和感恩祖先的情感,而现代方式则更加注重个人的表达和互动。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清明节都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幸福与美好,并对逝去的亲人怀念和思念。
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 篇二:清明节的环保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环保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除了扫墓祭拜,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活动——植树。植树活动不仅能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
植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保行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口的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不断减少,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导致城市的生态环境恶化。植树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净化环境。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空气污染。同时,树木的根系能够稳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植树还能为鸟类和昆虫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植树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还能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清明节植树活动中,不仅有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植树行动,也有民间的自发植树活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积极参与到植树活动中。他们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社区的公园广场、农村的山坡田野,种下树苗,用自己的行动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这种积极的参与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支持,也激发了更多人对环保的认识和行动。
除了植树活动,清明节还有其他环保的传统。比如,人们在祭扫过程中会烧纸钱,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环保的替代品,比如纸钱袋或者纸花,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种环保意识的提高,促使人们在传统习俗中寻求更加环保的方式。
清明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环保节日。通过植树和环保意识的传播,我们可以为改善环境、保护生态系统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让清明节成为一个更加环保、美丽的节日。
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 篇三
今天是清明节,说好了今天要上山去扫墓祭拜先辈的,因此我早早就起床洗漱了,做好扫墓的准备。
父亲母亲比我起床得更早,他们早就将要去祭拜的东西放在一个大箩筐里。“酒,有;蛋糕,有;香,也有;纸,还有;香蕉,准备好了,苹果,也准备好了;蜡烛……”我故意在一样一样的大声地数,母亲也乐得在旁边看我数。“好,准备齐了,我们向山里出发了!”我叫道。我在前边引路,父亲挑着祭品跟在后头,母亲也一并随行。
刚出门,就觉得不大对头,满天的乌云,那一朵朵黑沉沉的云仿佛是吸满水的大海绵,饱胀得就要滴下来似的,难道老天爷也是有灵性的,要祭拜了也非常伤感?我也不禁担心起来,对母亲说:“看来,天要下雨了,真是麻烦。”母亲说:“是啊,不过东边的天还好,比较亮。我看了天气预报,说今天只是雷阵雨,应该不会那么早下吧。走,快点,我们去叫上你奶奶。”奶奶今天也要一起去祭拜,她自己一个人住在村子东头。我们走向奶奶家。进了奶奶的房子。咦?怎么奶奶不在家呢?我叫了起来:“奶奶,您在哪里?”从后面的菜园传来了奶奶的声音,原来,奶奶在田里种菜啊!母亲也赶紧走去帮忙。真是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啊!三下五除二,奶奶母亲匆匆忙完,我们就去墓地扫墓了。
我们来到墓地。啊,这里的景色真美啊!群山起伏,连绵不断,那远处的山峰上还缭绕着淡淡的云雾呢,峰顶若隐若现,仿佛是天上的仙境。山上树木茂盛,满眼的葱绿,像是给山上穿了一件绿色的连衣裙。山脚边那不知名的野花,不正是给裙脚镶上了花边吗?再看看近处的小草,草尖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是不是昨晚做了个美梦流下的羞涩的眼泪啊。听,还有清脆的鸟鸣声,一唱一和,是不是在歌颂这里的美景。我情不自禁的张开双臂,做拥抱状,大喊:真美啊!惹得一旁的父亲母亲都哈哈大笑。
我们结队走到爷爷的墓地,放下祭品。母亲对我说:“熙熙,你和妹妹先到那边去玩,让母亲和父亲好好除掉这些杂草。”说完,母亲和父亲就开始动手拔草。父亲将较大的树木砍倒。我问父亲:“为什么要砍倒呢?这不是滥砍乱伐吗?”父亲笑着说:“这不算是滥砍乱伐的,在墓边的树要砍掉,就像家里打扫卫生一样。要不砍掉,到时连墓在哪里都找不到了。”我点点头,闪到一旁,和妹妹一起坐在木板上玩手机。过了一会儿,墓地清扫干净了,奶奶把东西摆好,插上香,点着火,又手合一放在胸前,嘴里念念有词,也不知在说什么。我见了忙把手中的手机放下,问父亲,奶奶在念什么。父亲微微一笑,摆摆手,意思是叫我这时候不要说话。五分钟左右,奶奶念完了就叫父亲去放炮烧纸,然后也招呼我也去拜四拜,说是许许心愿,那些列祖列宗会保佑我的。我听了,半信半疑地照做了。我是希望我们全家幸福如意,我的成绩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我们许完愿,就开始放爆竹了。那劈啪劈啪的声音在山里显得格外的响亮,连小鸟的声音也停止了,树木也站立不动了。
天,又下起雨了,我们不得不赶紧收拾东西回家。一路上,我们还看见了很多人也来扫墓呢,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啊!
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 篇四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读孟浩然的清明即事诗句,又知清明到来,又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在这民间传统的祭祀日里,是让生者对亡者的怀想和祭奠,是哀思的日子。
我记得每当清明的时候,天空总是不作美,都会飘起毛毛的细雨,似乎想让人更忧伤一些似的,也仿佛那是天堂里逝者潸潸泪滴,随着那长长的眷恋,纷飞,洒洒落地,或许也在惦念着阳间亲人而感到内心的伤怀,至亲天国有回音。
清明的雨,也总让我感到雨是那样的缠绵悱恻、柔润温婉,柔润着万物,也柔润了人的心,是人心里最柔软的那一部分,常常就生出对亲人缅怀。
清明的雨,是那样的淅淅沥沥,如泣如诉、将所有事物都裹在那朦胧而又厚重的雨幕里。到处都是湿漉漉,水汪汪、寒沁沁,料峭春寒渐让人难以支吾了,总也挡不住对亲人那份缅想。
清明的雨,又是那样如丝如缕、如幽如怨,总是让人感到伤心无奈、惆怅满怀,对天国的深情
挂牵,缕缕丝丝,带着浓的化不开的离别思绪,在天地间、在人们的心中缠绕飘浮。
撑着一把雨伞,在清明的雨中走着。绵绵的细雨滴在伞上,没有声息,慢慢地沿着伞边滚落,掉在地上,仿佛那也是自己对亲人想念的眼泪,感受着那浓浓的悲悯,心里柔肠百转。细雨绵绵,哀哀怨怨,似乎向人们诉说着生离死别的苦痛和悲伤,看着那丝丝连连的雨,离愁也牵扯不断,无边无垠。站在亲人墓前,放下雨伞,点燃香烛纸钱,双手捏着三炷香,虔诚地鞠三鞠躬,嘴里细声喃喃自语,祈祷着,慰藉内心的夙愿与希冀。然后再擎着雨伞,靠后站着,让他人继续烧香,但自己凝视那小小的坟冢,望着细雨里朦胧的山景,总会竭力去寻觅逝者生前的音容笑靥,回想着故人的生活点滴。心里的悲悯正如连绵不绝的苦雨,立刻翻转起浓浓的伤感惆怅,随细雨纷飞飘散在迷朦的空间。倏然让我想起宋朝诗人黄庭坚清明雨季祭的诗句:“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望着这清明的雨,涌动着心里的泪,人的悲恸就异常强烈。为什么总是在清明,这天就要落雨,落的纷纷扬扬,这雨雾就要弥漫,遮天盖日的。这究竟是人间的思念化做了泪雨!还是天晓人意顿作了雨泪!在这雨雾弥漫的夜里,逝者的灵魂一定会在大地的上空游荡,在寻找着人间的亲人,对她们微笑、招手、喃喃细语,那是在人间没有讲完的话语。这话语一定是充满着爱的,是从天堂传到人间又从人间传上天堂的爱语。这爱里有着忧伤,因为天堂与人间是两重天,亲人不可相见啊。只有灵魂的思念可以在这清明的.雨丝中缠绵一起,拥抱一起,相思一起。
清明的雨,此时,我才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因为清明,雨季才有了永世的歌谣。因为有雨,雨季才更加晶莹和圣洁;因为有雨,清明才更加温馨和丰润;为了故人诠释慰藉亡灵,老天爷也是蓄日已久的虔诚,用取而代之的雨季来冲刷、净化灵魂,雨季给我们是一种强烈的感动。不仅让古代的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感动,特别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千古流传的诗句,渲染了清明时节迷蒙黯然的气氛,更给我们带来淡淡的惆怅和悲伤,勾起人们对故去亲友的缅怀之情。
踏着归来的路,雨没停,依然在下,望着雨幕,我忽然想起许嵩演唱的那首歌清明雨上:
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
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
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 篇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次到了这个节日,都会不由的想起这句诗句,今年的清明很特殊,没有以往的雨丝飘飘,正值春暖花开,没有了寒意,只有温和的清风吹拂着发丝,更是让人萌发了外出踏青的欲望。
来到了巍巍的大南山下,山的肃穆与山下的人山人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车辆的鸣笛声在耳旁断断续续的响着。
欣赏着这一路的美景。一路新绿,心里顿时清静了。想起“清明”二字的来历:“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真是万物刚脱离了寒冬的考验,也是时候展示一下英姿。正如农家都知道的谚语那样,“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一切生命正处于萌发阶段,一切都是崭新的!我也似乎融入了这美好的景色之中!
沿着阶梯一级一级的向上爬,路两旁有矮矮的小草,充斥着土壤的腥味的气息,往左边的树林望去,这里的绿树衬托着这四季不变的如墨一般的山,更是给山点缀了点生机,四周笼罩着很稀薄的雾气,显出一丝诡异,蓝蓝的白天偶尔有几只鸟儿飞过。人生自古谁无死“,只有这小小的节日会撩起他们心中最脆弱的神经。只可惜爷爷奶奶在我很小的时候去世,没有多少的感情,很难以理解他们的痛楚。想着想着,不由的想逃离这令人压抑的地方,去寻找生的气息。
在爬到山的大概是山坡位置时,多了一条山路,路的尽头有一座看似简陋的亭子,说是简陋也确实挺简陋的,连一块名字的牌匾也没有,那些原本颜色鲜艳的柱子,亭子的边沿,都惹上了一层灰,不由的添加了一丝古老的气息。坐在亭子里的椅子上,吹着徙徙的清风,湿湿的头发黏在脸颊边,按着走得生疼的脚底,脚底有一个两个小小的,浅浅的压痕,我开始怪这用来铺阶梯的石头太过尖锐又凹凸不平,又怪穿的鞋子的底太薄。可是,我不由的想到《挑山夫》,那些给人的印象只有黝黑的皮肤的挑山夫,娴熟的挑石经验,虽然这不比泰山的高峻雄伟,但是要铺这一条方便人们登山的路又何尝容易,多少个日夜他们上上下下,没有他们的牺牲又哪会方便我们呢?想着想着,我的这一点小辛苦不算什么,总比爬那泥泞的土路,若真是没有这阶梯,还得保佑这年的清明没有下雨,不然有的是苦头吃。想着想着,树头的小鸟似乎也在提醒我该启程了,从亭子走出来,我又走上了另外一条阶梯路。
一抬头便看到在这翠绿浓郁之中,一簇绽开的红艳的花朵格外耀眼,虽然不是很美,但在这色调单一的山林中,它显示着独具一格的风范,给人视觉的冲击。我看到它后面的那颗树,不算高大,也不算矮小,但是能为花儿遮风挡雨,也许是它们做了笔交易,树为花儿遮荫,花儿的美丽的身姿为它吸引目光,这不,我才能看到这一幕,也许我们的人生也应该不断的去帮助别人。
到达了山顶的那种感觉似乎是历经黑暗终于见到光明,真是让人欣慰。尽管现在的太阳已失去了耀眼的光芒,多了一丝暗红的光辉。”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俯视着这尽收眼底的世界,猛的想起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当我再回到山脚下,回望这我征服了的大山,它教会了我许多,我会好好的珍惜这山景教给我的东西。
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 篇六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向先人祭拜。
在中国北方有清明戴柳的习俗,就是折柳枝扎成圆圈或帽子戴在头上,或插柳枝于屋檐和门窗上。据《燕京岁时记》上说:”至清明戴柳者,乃唐玄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水之隅,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北京有句民谚:”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可见此俗流传到民间,戴不戴柳却与死后的下场有关了。
踏青,即郊外春游活动。由于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不一,过此节亦有先后,福建、四川等地在农历二月二日,陕西等地在农历三月三日。在北京地区却与清明节同时进行。旧时的踏青,以西直门外的高梁桥为最盛。《瓶花斋集》有一段真实地记载:”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
清明还有放风筝,荡秋千、吃寒食的习俗。
没错,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中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x、东乡x和纳西x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吃清明螺,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潮汕人过清明节,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食薄饼:清明食薄饼在潮汕很盛行,几乎每家每户都不例外。薄饼分皮。馅两部份,皮是用面粉拌水搅成粘糊状,在热壤中烙成一张张圆形的熟面皮,其薄如纸。馅分咸、甜两种,由蛋、肉、肝类、腊味。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馅的称咸馅;用糖和麦芽糖经过特殊加工成为“糖葱”的为甜馅。食时用薄饼皮卷成圆筒状就食。
蒸朴籽?。潮汕有一种树叫朴籽树(又叫朴丁树,属榆科),叶椭圆形,果实大如绿豆,味甘甜。传说先人在饥荒年,采此树叶充饥度荒。清明时节,气候转暖,草木荫茂,朴籽树叶满丛嫩绿。后人为不忘过去,便在清明节采此树叶,和米舂捣成粉,发酵配糖,用陶模蒸制成朴籽?,有梅花型及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在闽南侨乡,每逢清明节必定做一些糕、?和米棕,在清明节前后让家人食用,此外,中国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