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一:传统与现代的春节庆祝方式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代表了新的开始和希望。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传承着许多世纪以来的传统庆祝方式,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元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传统与现代的春节庆祝方式吧!
传统的春节庆祝方式包括舞龙舞狮、放鞭炮、贴春联、包饺子、守岁等等。舞龙舞狮是春节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人们通过舞动龙狮来驱邪纳福,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和好运。放鞭炮是另一项传统活动,人们相信鞭炮的声音可以驱走邪灵和不祥之气。贴春联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活动,人们会在门上贴上红色的春联,上面写着对新年的祝福和美好的期盼。包饺子是全家人一起团聚的时刻,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象征着团圆和幸福。守岁是指在除夕夜守夜,等待新年的到来,这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希望能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的春节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现代人们更多地选择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来与亲朋好友分享新年的祝福和问候。他们会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上发送红包和祝福语,以表达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和祝福。此外,现代人们也更加注重假期的休闲和娱乐活动。他们可能会选择去旅游、看电影、购物或参加各种庆祝活动。有些人也会选择在家里举办派对,邀请亲友一起庆祝新年。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庆祝方式,春节都是人们团聚、欢乐和祝福的时刻。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我们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无论传统还是现代,春节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我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二:春节的习俗和意义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节日之一。它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人们通过一系列的习俗来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庆祝活动,人们通过舞动龙狮来驱邪纳福,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和好运。在舞龙舞狮的过程中,人们会伴随着锣鼓声和鞭炮声,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此外,放鞭炮也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人们相信鞭炮的声音可以驱走邪灵和不祥之气,同时也可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除了舞龙舞狮和放鞭炮,贴春联也是春节期间的重要习俗之一。人们会在门上贴上红色的春联,上面写着对新年的祝福和美好的期盼。贴春联不仅可以增添节日的气氛,还可以传递对新年的美好祝福。此外,包饺子也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活动。包饺子是全家人一起团聚的时刻,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象征着团圆和幸福。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人们会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春节的习俗不仅有着浓厚的传统色彩,更承载着深刻的意义。舞龙舞狮和放鞭炮可以驱邪纳福,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和好运。贴春联可以传递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和期盼。包饺子则象征着团圆和幸福。春节的习俗让人们感受到团聚、欢乐和祝福的力量,同时也让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憧憬。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春节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我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祝福。通过庆祝春节的习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与亲朋好友一起分享团聚、欢乐和祝福的时刻。让我们共同庆祝春节,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三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爸爸说,在这一天,离家的孩子不远千里也要回到父母家里团圆。所以,每一年的春节,我和爸爸妈妈都要回老家过年。
放寒假了,爸爸妈妈还要上班,我就提前回到外婆家,我的春节就已经开始了。婆婆家正巧蒸馒头。说起来蒸馒头还有一段典故呢!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带蜀军要渡过泸水。由于河水很急,当地老百姓提醒诸葛孔明,说要用人头祭奠河神,才能平安渡河。孔明想了个办法,就是用面粉发面,变大,烧做成人头样,扔入河中。果然,河神被瞒住,蜀军平安渡过了河。因此人头样的面疙瘩,就被称为“瞒头”,后来就称为馒头。蒸馒头有好多讲究。发面好不好预示着来年事业是否发达;笼屉蒸得是否顺当预示着来年家业是否蒸蒸日上;“点红”则意味着来年全家有没有好运气等等。因此过年蒸馒头是农家过年的大事,由于我毛手毛脚,所以外婆把“点红”重任交给了我,当然,我肯定是将馒头的“红”点得“有声有色”了。
除夕之夜,我们一大家坐在圆桌旁吃年夜饭。外婆笑眯眯的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好了,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我好奇地问:“国家有什么好政策呀?”“你知道吗,你外婆外公都可以每月领养老金了”“真的吗?”我有点不信,外婆跟外公都是农民,怎么会有养老金拿呢?“是真的,我拿给你看。”外婆说着赶紧跑到房间里拿出了两个红本子,我接过一看,是农村刚办的新农保证,上面贴着外婆跟外公的照片。外婆说:“凭这本本,我跟你外公就可以每月领钱了,这在以前,我是从来都不敢想的。孩子,你知道吗,外婆苦了一辈子,没想到老了,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我听了也很高兴。“我还有好消息要告诉你们呢?”外婆激动地说:“今年你外公不是生病开刀了吗,花了不少钱,多亏国家的农村医保,在医院就报销了两万多,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没想到年底,镇里又给我们送来了大病补助五千元,这样算下来,你外公看病,我们自己就不要化多少钱了。你看,把你外公乐得,整天笑嘻嘻的。身体也越来越好了。”“是吗?”我跟爸爸望着外公。外公满脸红光,不住的点头。“还有好消息呢?”外公说:“明年,我们这儿搞万顷良田,外公家的房子要拆迁了,最晚后年,我们家就搬到镇上的富民小区去了,没想到苦了一辈子,老了还能住小区新房,过上有质量的生活啊!”我跟爸爸高兴地鼓起了掌。
年夜饭也吃得差不多了,窗外的鞭炮声已经响起,爸爸对我说:“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象你外公外婆这样的老人,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也都充满了信心。而你又长大了一岁,不应该再像以前一样调皮贪玩了,也应该好好规划你的人生了。”我听了不住地点头。
这时,电视里正播放温总理春节到广西旱灾地区慰问群众的画面。温总理说 “政府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新年伊始,温总理的话语如春风拂过大地。它让更多外婆外公这样的农民有了奔头,有了干劲。衷心期盼家乡来年风调雨顺,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2
过年随笔 过年,是最有味道的。在我们乡下,年味来得早,去得迟,可以通过看、吃、玩来感受。 看出年味的忙碌与热闹 乡下的年味大概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变得浓起来。腊月二十四在我们乡下俗称“小年”。
家家户户也就从这天开始变得忙碌起来。当你走出去转转,你会看到,每家每户都在贴春联,挂灯笼了。还有你会看到每家的小孩在这天也会穿上新衣服,手中还会拿着一些擦炮或小烟花,成群结队地从这家走到下一家。 随着年的越来越近,你随处可以看到的是东家杀猪,西家宰鸡;你可以看到家家户户忙着打扫卫生,忙着打糯米做年糕的身影。 当然,最能让你大饱眼福的是除夕晚上的焰火了。夜幕刚刚拉下,各家各户都搬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开始了放烟花比赛。这边一个“鲤鱼献福”,那边一个“百花闹春” 整个夜色在焰火的衬托下变得如此绚烂多姿,五光十色,让你不得不惊叹,让你忍不住地激动。 吃出年味的丰盛与美好 带有年味的吃,也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的。从这天开始,每家每户的餐桌上的菜肴越来越丰盛。当然最丰盛、最讲究的还是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年夜饭的餐桌上一般有十个菜,叫做“十全十美”。在吃的过程中,你有必须要吃到的菜肴:红烧肉,色泽红亮,你吃上一口,滑而不油腻,吃过之后,就象征这儿比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吃过红烧肉,不要忘了夹上一块豆豉蒸肉,这样,有种香香的味道流入你嘴中,吃下肚,就寓意着你的工作蒸蒸日上了。还有鱼和年糕,这些都是有着一种美好寓意的菜肴,你不可以不吃的。当然,在我们乡下也有另外一种吃俗,那就是年夜饭的菜肴和饭都要吃剩一些,这样就表示“年年有余”了。 玩出年味的祥和与快乐 看过了年味的忙碌与热闹,吃过了年味的丰盛与美好,我们还可以从玩中领悟到年味的祥和与快乐。 有人说拜年的时候讲究“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而在我们乡下不同。
一般情况下,初一的那天,邻里间的小孩大人都会相互地串门,遇上同龄的道贺一声“新年好”,遇上年长的说上一声“给您拜年了”。家家户户都拿出上好的糖果来招待。整个人家都是一派祥和温馨的景象。 过年的时候,下雪是大人小孩都喜欢的事情。这一方面
是“瑞雪兆丰年”的缘故;另一方面就是在过年的时候下雪,大家可以尽情地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大人们无需挂念到地里面去劳作或到外面去赚钱养家;小孩子们无需挂念上学或担忧大人们的斥责。因为,在雪地里,大人小孩早已玩成了一片。你瞧,大人们滚来了两个大小不同的雪球,做成了雪人的身子和脑袋。小孩们找来了辣椒做雪人的嘴巴和鼻子,桂圆核做雪人的眼睛,再找来一个斗笠给它戴上。一个滑稽可爱的雪人做成了。大人小孩们站在雪地里欢呼庆贺年味,随着新年钟声的临近变得越来越浓;年味,随着新年钟声的逝去变得越来越淡。人们也在看、吃、玩中体味着这年的浓浓味道。
春节的作文900字 篇四
春节的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而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的“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陕西人如今仍把春节叫作“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故事。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
陕西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均短几笼子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除夕的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年终于来临了。
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忙碌,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过年便正式开始。大年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必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整,贴好大红对联(有丧服的人家贴黄色或绿色对联)及门神、窗花等,大门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处都要贴相应的对联。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点腊烛、烧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后,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团圆饭”,俗谓“团年”。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老少彻夜不眠,围炉“守岁”,俗称“坐年根”。在守岁的同时,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换新衣,包饺子,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待到子时(相当于今23时—1时),万家鞭炮齐鸣,意为“接天星”,“迎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行跪拜之礼。据说谁家鞭炮响得最先,财神就先光临谁家。然后,便是晚辈为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开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达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从初一到初十,还有以观看天气的好坏预测五谷六畜是否兴旺的习俗。相传每天天气都有预示。即:初一观鸡,初二观狗,初三观羊,初四观猪,初五观牛,初六观马,初七观人,初八观谷(庄稼),初九观果(果树),初十观菜。俗称“新春十日晴,丰年乐太平,新春十日阴,谷米贵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