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一节宋词欣赏课(实用3篇)

时间:2015-05-02 04:33: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一节宋词欣赏课 篇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课堂上的主角,他们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接受。然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一节宋词欣赏课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宋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学生对于宋词的了解和欣赏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在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宋词的起源、发展背景以及代表作品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宋词的特点和风格。同时,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宋词进行欣赏,引导学生从词的意境、音韵、修辞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感受。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词的艺术之美,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其次,一节宋词欣赏课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由交流对于宋词的理解和感受。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于词的解读,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和碰撞,从而开拓思维,提高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活动,如分组朗诵、创作词曲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宋词的创作和演绎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这些形式和活动,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课堂,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特长,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最后,一节宋词欣赏课还可以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与宋词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素材,让学生在视听中感受宋词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文献检索和研究,让他们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地了解和欣赏宋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一节宋词欣赏课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宋词,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课堂,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特长。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地了解和欣赏宋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将会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一节宋词欣赏课 篇二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课堂上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主导者,而学生则在课堂上默默听讲。然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的主角。一节宋词欣赏课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宋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一节宋词欣赏课,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宋词的起源、发展背景以及代表作品等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宋词的特点和风格,引导他们从词的意境、音韵、修辞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感受。同时,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宋词进行欣赏,通过音乐、朗诵等形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宋词的艺术之美。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欣赏宋词,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其次,一节宋词欣赏课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由交流对于宋词的理解和感受。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于词的解读,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和碰撞,从而开拓思维,提高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活动,如分组朗诵、创作词曲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宋词的创作和演绎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这些形式和活动,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课堂,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特长,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最后,一节宋词欣赏课还可以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与宋词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素材,让学生在视听中感受宋词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文献检索和研究,让他们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地了解和欣赏宋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一节宋词欣赏课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宋词,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课堂,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特长。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地了解和欣赏宋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将会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一节宋词欣赏课 篇三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一节宋词欣赏课

广东省茂名市实验中学 李子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首先要改变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实现教师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我常把探究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前 言

这是一节全市公开课,而我选讲的课文是高二上册的一首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对于如何导入这篇课文,我费煞苦心。精心设计了多种方案,但不是因为太花俏就是太繁琐,都被我一一否定了。最后我决定引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因为课文和歌有几个共同点:1、赤壁与三国时赤壁之战有关;2、本文怀念的是三国时代的英雄周瑜;3、更重要的是歌的开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和词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直观又生动,于是我满怀信心地引用了这首歌。

接下来我把这首词的讲述分为几个步骤:回顾词的有关知识——诵读全词——探讨鉴赏——问题讨论——对比阅读。而这个过程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参与,既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词的有关知识,在这之前我曾对词牌名、题目以及词的分类都作过详细的介绍,在布置预习时我也特别提醒大家,要搜集更多的关于词的知识,所以当我的话音刚落:“念奴娇是……”,同学们就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念奴娇是词牌名,它规定词的格律和字数,和词的内容无关;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与词的内容有关”。

我接着问:“词按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那么本词属于哪一类?”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全词不带标点共100字,那属长调”

同学们的声音整齐响亮,课堂气氛热烈高涨,先前的那种紧张气氛已被冲淡了不少。

接下来是朗读

环节。我将这一环节作为这一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唐诗宋词往往要在诵读中品味鉴赏。所以我精心设计了这首词的朗读方案:同学朗读——配乐配图范读——全班齐读,通过反复的诵读来体品词的意境。

“哪位同学能主动请缨,起来为同学们范读一下?”

我停顿了一下,但又仿佛害怕朗读同学们把握不住这首词的豪放特点,于是我补充说:“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豪放的风格!”

就这样静默了几秒钟,终于有一位女同学站了起来。为了使那位同学不至于那么紧张,我轻松地说:“看来这豪放并不是男孩子的专利啊?”听课老师和同学们都笑了起来,气氛也缓和了不少。

那位女同学读得很认真,可以看得出她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尽管不是很尽如人意,但我仍然给了她较高的评价:“读出了词的意境,咬字较准,体现了本词的朗读要求。”我还指出了这位同学的一个误读音和几处朗读时处理得未够理想的地方,然后引出录音范读。

这个录音范读是我精心设计的一个环节,我从因特网上下载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图片,选取了一段与课文的意境相匹配的音乐,制作成为一个集图片、音乐、文字和声音的课件。当我点击鼠标,便响起了一阵悠扬的音乐,加上朗读者的声音宏亮,抑扬顿挫,听课老师和同学们很快便陶醉在这图文并茂的朗读之中。

范读完毕后,我在投影幕上显示出了本词中的重点语法,然后向全体同学发出指令:“一边朗读全词一边根据课文注解完成对上面语法的解释。”语法内容在我看来并不难,两三分钟后,我便开始提问。这一次我选择了排列顺序提问的方法。同学们也很自觉,一个挨着一个站了起一来。由于内容不难,答案当然也令人满意。最后两句“大江东去”和“樯橹灰飞烟灰”的语法辨析,开始时我还是有点担心同学们找不到它们特点,然而同学们的语法基础又一将次使我放下了心。

从词的内容不难看出,全词极力体现了作者对周瑜的仰慕之情,然而作者为何仰慕周瑜呢?这个问题是进一步分析文章和理解全词的关键。而词中还用了一句极为普通的语句“小乔初嫁了”,乍一看来好象与本词的语境格格不入,显然这不是作者的水平问题,那么这一句“小乔初嫁了”在词中又有何深刻含义呢?于是我联系了这些,提出了一个思考题:“苏轼为何仰慕周瑜?‘小乔初嫁了’有何深刻含义?”

为了使同学们能更好理解这一思考题,我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了苏轼和周瑜的人生经历,并重点突出他们各自的年龄,同学们很快地从我的提示中得出了“表明作者羡慕周瑜年轻有为,渴望能像周瑜那样能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结论。

然而对于“小乔初嫁了”这一句话的理解,同学们却众说纷纭。由于是自由发言,同学们毫不拘束。有同学首先发言:“我认为这句话并没有其它的含义,它只是简单讲明了一个事实,我认为它用得不好,过于平淡,与词的意境不相符。”

对于这位同学的发言,我当然不会苟同,但我想,这毕竟是一家之言,从思维能力拓展的角度来看,还是值得提倡的。于是我说:“这位同学的见解很独到,最难得的是他敢向前人提出挑战,敢于怀疑前人的观点。然而你的观点是否也能让大家认同呢?”

我的话音刚落,就有另外一位同学站了起来:“我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我认为这句话是有深刻的含义的,小乔初嫁,说明小乔和周瑜都还很年轻,因为在古代,男子二十不娶、女子十六不嫁将视为不孝,由此看来,作者用小乔初嫁来说明周瑜年轻有为。”

不得不承认,这位同学的发言是很深刻的,而且理由还很充分。我记得我在讲述《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曾提到古代的“孝义”问题,我想这位同学一定是联系到了这一知识。

我还来不及作任何的表述,又有一位同学站了起来。这位同学平时胆小怕事,有时即使老师主动提问他,他都会吓得不知所措,今天能主动地站起来,确实让我大为意外。只见他顿了顿,然后小声说:“鲜花需要绿叶来扶持,英雄也需要用美人来作陪衬,我认为这里是用小乔的美貌来衬托周瑜的潇洒风姿。”

听到这里,部分听课老师和同学哄的一声笑了起来,那位同学的脸也一下子红了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地坐了下去。但从听课老师的眼神和同学们的神态可以看出,他们大都认同了这位同学的观点。于是我鼓励说:“讲得不错。”我怕别人会误解我的意思,继续补充说:“表达有进步,同时见解也很独到。”……

讨论还在继续,但有一个观点同学们始终没有提及,就是周瑜和孙权的关系。于是我引导说:“同学们,我们读过杜牧的《赤壁》诗,里面有一句‘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由此我们知道,历史上有二乔,小乔嫁给了周瑜,而大乔呢?”我故意卖一个关子。

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大乔嫁给了孙策”。

我接着往下引导:“那孙策、孙权和周瑜之间的关系是……”

“姻亲关系!”

“那既然是亲戚,周瑜当然就能得到孙权的信任了。回看作者,他的被贬说明什么?”

“说明得不到君王的信任!”

“那么苏轼羡慕周瑜的还应包括……”

“渴望能象周瑜一样得到当时君王的信任!”

同学们在我的一步一步引导下,终于找到了另外一个答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一节宋词欣赏课(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