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最新3篇)

时间:2017-02-09 06:42: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 篇一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始于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源与中国古代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有着密切的关系。

屈原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诗人和政治家,他生活在公元前340年至278年之间的战国时期。屈原为楚国的贵族,但他对于楚国王朝的腐败和外来侵略感到深深的忧虑。他多次上书劝谏国君,但未能得到重视,最终被贬谪到江南地区。

在江南,屈原以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国家的忧虑。他的诗歌作品《离骚》、《天问》等留传至今,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然而,屈原的忧国忧民之心最终使他陷入了绝望和悲痛之中。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屈原终于忍受不了国家的局势和自身的困境,一气之下投江自尽。当地的百姓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纷纷划船出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最终无功而返。为了防止屈原的遗体被鱼虾吞食,人们便在江面上撒下了糯米饭、鸽子蛋等食物,以供鱼虾食用,以此来表达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除了撒食物以外,人们还划龙舟来寻找屈原的遗体。他们划着船在江面上扔下竹叶和红色丝线,希望能引来鱼虾吃掉这些东西,从而分散它们对屈原尸体的注意力。为了使船只划得更快,人们还在船头安装龙头,以期能够找到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的传统食物——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产生的。粽子是用糯米、豆子、果脯等食材包裹在竹叶中蒸煮而成的。人们将粽子投入江中,以供屈原的灵魂享用,同时也希望能够避免恶祟。

传说中,屈原的灵魂在端午节那天会回到人间,为了迎接他的灵魂,人们会举行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对屈原的纪念和怀念,也寓意着人们希望能够驱除邪恶,保佑平安和幸福。

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勇敢、坚韧和爱国精神的象征。无论是划龙舟、吃粽子还是举行其他庆祝活动,端午节让人们记住了那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 篇二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节日之一。它始于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与中国古代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有着密切的关系。

端午节的来历与屈原的生平有关。屈原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生活在公元前340年至278年之间的战国时期。屈原为楚国的贵族,但他对于楚国王朝的腐败和外来侵略感到深深的忧虑。他多次上书劝谏国君,但未能得到重视,最终被贬谪到江南地区。

在江南,屈原以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国家的忧虑。他的诗歌作品《离骚》、《天问》等留传至今,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然而,屈原的忧国忧民之心最终使他陷入了绝望和悲痛之中。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屈原终于忍受不了国家的局势和自身的困境,一气之下投江自尽。当地的百姓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纷纷划船出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最终无功而返。为了防止屈原的遗体被鱼虾吞食,人们便在江面上撒下了糯米饭、鸽子蛋等食物,以供鱼虾食用,以此来表达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传说中,屈原的灵魂在端午节那天会回到人间。为了迎接他的灵魂,人们会举行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划龙舟是为了纪念人们曾经划船寻找屈原遗体的经历,吃粽子则是为了纪念人们撒食物以供屈原的故事。此外,人们还会在门上挂上艾草和菖蒲,以驱除邪气和瘟疫,保佑平安和健康。

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丰富多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庆祝方式。比如,湖北的襄阳市有划龙舟比赛,福建的南靖县有赛龙舟、荡秋千等活动,浙江的绍兴市有品酒会等。这些庆祝活动不仅是对屈原的纪念和怀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它让人们记住了那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 篇三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故事传说

  三闾大夫屈原的传说: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

  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

  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

  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

偏僻的地方。

  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受到极大的摧残和打击。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泥”、“随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屈原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意思是:我宁肯跳进江水中去,葬身在鱼肚里,哪能使自己洁白的品质蒙受世俗的灰尘)

  公元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孝女曹娥的传说:

  很久以前,上虞古舜江西岸的凤凰山下有个小渔村。村里有个姓曹的渔夫。渔夫有个女儿叫曹娥。

  一年春夏之间,两岸连续大雨,舜江洪水暴涨。曹娥她爸怕错过渔汛,他不顾曹娥反对出江去捕鱼。

  父亲去了,曹娥在家不放心。她一次次跑到江堤上去望。后来,曹娥沿江向上、下游找寻还没见到父亲。太阳快落山了,曹娥从她父亲的伙伴口中得知:他们一起在张网,突然一个大浪,把她父亲的小船推进漩涡,让水冲走了。曹娥一听吓出了魂灵,大叫一声“父亲、父亲”,拔脚朝下游追去。

  她在江边来回哭叫。第八天,曹娥望着江水,看见她爹在跟水搏击。曹娥纵身向江水扑去。

  又过了三天,江面风平浪静,人们却在下游十多里的江面上,看到一股江水在盘旋,隐隐约约好像有人在游动。人们赶过去,发现正是曹娥和她的父亲。曹娥虽然死了,但她却能找回父亲的尸首,把他负到江堤边,人们都说这是她的孝心感动天。

  据说波涛汹涌的曹娥江水在流经曹娥庙时总是平静的。当地百姓认为,那是因为江水自觉愧对孝女曹娥。

  曹娥的孝心感动了天,更感动了四周的乡亲,他们好生安葬了曹娥父女,又在曹娥跳水救爹的江边造了庙,塑了她的像,尊她为“孝女娘娘”,还把渔村叫做曹娥村,把这条江改名曹娥江。每逢曹娥救父这一日,曹娥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各省各府都有来拜曹娥孝女娘娘的,许多人题词送匾赞扬曹娥的孝行。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