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传说 篇一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充满着浓厚文化底蕴的节日。据传说,寒食节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
传说中,楚国有一个非常聪明机智的人名叫屈原,他是楚国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然而,由于他的政治观点与当时的国王相左,屈原被国王所不容,最终被贬谪到湖北的江南地区。
在流亡期间,屈原对楚国的繁荣和百姓的幸福充满忧虑和思考。他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祝福。其中最著名的诗篇之一就是《离骚》。
然而,不幸的是,楚国最终被秦国所灭,屈原的忠诚和爱国精神也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当他得知楚国被灭的消息后,非常伤心和绝望,最终选择在五月五日投江自尽。
屈原的死让楚国的百姓非常悲痛,他们纷纷划船出江,打捞屈原的遗体,并在江边焚烧纸钱和食品,以示尊敬和怀念。这一天正是农历四月初五,也就是现在的寒食节。
自此以后,寒食节成为了楚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他们每年都会在这一天祭拜屈原,并且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划船、放风筝、踏青、采菊花等,都是为了纪念和怀念屈原的爱国精神。
寒食节的传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由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传递。屈原的忠诚和爱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诗篇也成为了经典之作,激励着后人追求真理和美好。
寒食节的传说 篇二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充满着浓厚文化底蕴的节日。据传说,寒食节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
寒食节的传说与屈原有着密切的联系。屈原是楚国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楚国的百姓。他的死亡让人们非常悲痛,于是他们纷纷划船出江,打捞屈原的遗体,并在江边焚烧纸钱和食品,以示尊敬和怀念。这一天正是农历四月初五,也就是现在的寒食节。
寒食节的传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由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传递。屈原的忠诚和爱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诗篇也成为了经典之作,激励着后人追求真理和美好。
寒食节的传说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死者的尊敬和怀念之情。人们在寒食节这一天会祭拜祖先和亲人,并且举行各种纪念和怀念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扫墓、祭祀、祭拜等,都是为了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和敬意。
寒食节的传说告诉我们,忠诚和爱国精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我们应该怀念和纪念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同时也要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寒食节的传说 篇三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的大儿子叫重耳。继母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承国君,千方百计要害死重耳。重耳不得已只好逃出晋国,在外边过着逃亡的生活。跟随他出逃的还有一些文臣武将。
晋献公死后,重耳的异母弟弟夷吾做了国君,就是晋惠公。晋惠公觉得哥哥重耳虽然逃亡在外,但终究是祸害,不把他除掉,自己的地位早晚要不稳。他就派了几个身强力壮的武士,秘密去刺杀重耳。没想到这件事走漏了风声,有人急忙去给重耳送信。
当时,重耳正在狄国住着,得知这个消息后,慌忙召集他的随从,商量往齐国逃跑。忙乱之中,行李和盘缠都叫一个赶车的给偷跑了。一群人急急忙忙逃出来,因为没有行李盘缠,一路上只得乞讨为食。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只怕有人来追杀他们,就这样跑了六七天。
这一天,来到卫国的郊外,这里前不着村,后不挨店,连个人影也看不见。六月的天气,又是大中午,太阳像个火球似的,烤提人浑身难受。他们从早晨到中午,跑了几十里路,还滴水未进,又饥、又渴、又热、又累,真是人困马乏。特别是重耳,哪吃过这种苦,已经是有气无力,走一步都十分困难了。重耳看见前面有棵大树,用手指了指说:“咱们到大树下歇一歇,找点吃的。”刚到大树底下,重耳连饿带累就瘫倒在地,昏过去了。众人急忙将重耳救醒。于是几个人分头去找吃的,剩下的都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歇着。
出去找吃食的人陆续回来了,都是两手空空。连个人家都没有的地方,到哪里去找吃的?众人看着重耳都发愁了,怎么办?大家出来就是为了保护重耳,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那不就前功尽弃了吗。正在为难,只见一个叫介子推的武将,双手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盆儿,一瘸一拐地走过来。到跟前一看,是一盆儿肉汤,大伙儿赶忙把重耳扶起来,把肉汤端给他。重耳一见是肉汤,不问青红皂白,一下吃了个精光。吃了以后,人也有了精神。猛然,他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忙问:“这种地方,你怎么弄来的肉汤?”
介子推回答:“是我大腿上的肉。”
重耳一听,吃了一惊,众人也都是一愣,怪不得刚才回来时一瘸一拐的。重耳的.泪顺着脸流下来,说:“都是我连累了你,连累了大家,让我以后怎么报答你呀?”介子推说:“我们但愿你早归晋国,当一个好国君,使百姓安居乐业,并不想让你怎么报答。”
重耳含泪,连连点头。这时,又有一个人弄来些稀粥,大家分着吃了些,急忙往前赶路。
重耳一伙饥一顿、饱一顿地总算到了齐国。齐国国君齐桓公正在笼络各路诸侯,想建立霸业,所以,就把他们收留和保护起来。
后来,重耳在齐国和秦国的帮助下,返回了晋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即位以后,曾在晋惠公手下做过大夫的吕省、谷肠苗发动了叛乱,晋文公又调兵遣将,平息了这次叛乱,国内总算安定下来。
晋文公随后举行了复国封赏大典原来跟随他逃难的难兄难弟,全都加官晋爵,成了晋国显赫一时的人物。那些同情过、接济过他的人也都做了官,投降归附的旧臣也都做了适当安排,又下令寻找那些该封赏而没有受到封赏的人。
在封赏中,人们没有看见跟随文公一起出逃的介子推,都觉得很奇怪。原来,重耳回到晋国以后,介子推只随群臣朝见了一次,就回家了。介子推这个人很正直,很看不惯朝里有些人专靠阿谈奉承过日子,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
他还有个老母亲六十多岁了没人照顾,介子推很孝顺,就假说有病,回家和老母亲一起生活。自己耕种田地,闲了就打草鞋卖。介子推很长时间不在朝里,晋文公论功行赏时,就把他给忘了。
介子推有个邻居,名叫张解。看到介子推没有得到封赏,很是愤愤不平,就到介子推家报告消息,让他去请赏。
介子推只是微微一笑,没有作声。老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喜上眉梢,说:“儿啊,你跟重耳逃难十九年,历尽千辛万苦,又有功劳,为什么不请赏,难道享荣华富贵不比你成天弯腰织草鞋卖强吗?”
介子推说:“重耳能当国君是上天的意思,现在有的人争权夺利,真不知羞耻。我宁愿终身打草鞋养活老母亲,也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去争一官半职。”
老母亲又说:“儿啊,你不愿当官,去说一说也好嘛,不要埋没了你的功劳。”
介子推说:“我既然不想当官,不想得利,见他作什么呢?”
老母亲见他态度坚决,也就不说什么了。介子推想了想,对母亲说:“我非常喜爱绵山,那里山高水清,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正适合我们居住。”
母子二人商量好以后,收拾了一些简单行装,介子推背着老母亲上了绵山。
张解心里总为介子推没得到封赏不平,他就写了一篇诗文,挂到文武百官来来往往的朝门上。有人看了不知说的什么,就揭下来送给文公,文公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蛟龙失掉了主子的宠爱,没有深潭可以躲藏。众蛇曾随他周游各地,有一天蛟龙饿得昏了过去。一条蛇把自己的股肉献上,蛟龙吃了才有力气继续逃亡。蛟龙重新返回深潭,众蛇也住进了新房。只有一条蛇仍无住处,背负老母流落荒野,十分悲伤。
文公看罢,恍然大悟,说:“哎呀,我怎么把介子推给忘了,真是老糊涂了。”
急忙派人去召介子推,但介子推早走了。文公就把张解找来,询问介子推的下落。张解把介子推逃封的情况说了,答应领路去找。晋文公当下备车驾马,亲自率领文臣武将去寻找介子推。
大队人马来到绵山,找了好几天,也没个踪影。有人建议说:“介子推最孝顺,要是放火烧森林,他一定会背着母亲跑出来。”文公觉得这也是个办法,就下令放起火来。火乘风势,风助人威,漫天大火烧了三天才灭,’可是始终没见介子推出来。文公又派人搜山,只见他们母子二人相抱在一起,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诗云: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莫,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根柳枝,把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到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虽然传说不等于事实,但从传说中却也看出了清明与寒食两个节日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是值得注意的,也是这个传说的价值所在。’另外,从古代的典籍资料上看,寒食节确有禁火、吃寒食、祭祀扫墓这些风俗习惯,介子推的传说不过是人们将这些风俗通过想象串联在州起罢了,如单就传说真实与否讨论不休的话,反倒是吹毛求疵了。
寒食节来历
寒食节介绍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一百零五天。现在一般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烧掉,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节,后来又转化成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其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
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人放火烧山,原意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曹魏时下令取消这个习俗。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之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推广全国,寒食节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今天,民间禁火寒食习俗多为一天。时日,用糕面或者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或圆块,晒干后用火炒黄,称为炒奇,作为寒食日的食品。寒食节前,民俗要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 ‘
寒食节来历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古代的人们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气节,“寒食禁火”的习俗,被后人流传下来,形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
民俗专家介绍说,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个月为期。整整一个月都吃冷食,对身体实在不利,汉代改为3天。
寒食节从晋国开始后,延续了不少年代,中间
也有严禁寒食习俗的,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但时间不长,“寒食禁火”之风又在民间自发兴起。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寒食节都被当作重大的节日。唐朝时也仍然被作为全国性的隆重节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
专家表示,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晚唐、宋以后,禁火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许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习俗。明清时期,寒食节期间已经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们寒食了。
赵之珩说,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连同寒食节本身,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慢慢消失了。或者说寒食节成了清明节的一部分。但知道和了解这个节日,有助于人们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和民俗内涵,非常有意义。
寒食节习俗
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
百姓上坟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
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
7、寒食蹴球:盛行于唐
8、寒食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