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事件

白色大熊猫为什么是白色的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白色大熊猫,确为世界罕见。它们的发现,打破了熊猫研究史上“单形性”(即毛色黑白相间)的说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这样,已知的大熊猫的毛色共有三种:黑白色、棕白色、白色。

据专家分析,根据照片上这些外部特征,可以判断该熊猫是一只白化个体。“白化”现象虽然罕见,但在脊椎动物各类群中广泛存在。

发现历程

最早在秦岭南坡佛坪自然保护区发现白色大熊猫的时间是1990年11月15日。那只大熊猫体高0.7米,除眼圈、四肢下部外,从耳朵、肩胛到整个胸脯,均为白色,堪称“宝中之宝”。此后在1991年、1992年又相继发现了两只。最后一次是在秦岭发现一只棕白色大熊猫,并命名“七仔”。

2019年5月25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外发布全球首张白色大熊猫照片,保护区内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台野外红外触发相机,于4月中旬摄录下一张大熊猫影像,图片清晰显示出这只熊猫独特的形态特征:毛发通体呈白色、爪子均为白色,眼睛为红色,正穿过郁郁葱葱的原始落叶阔叶林。

据专家分析,根据照片上这些外部特征,可以判断该熊猫是一只白化个体。从体型判断,这是一只亚成体或青年熊猫,年龄大概在1-2岁左右。

1月15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对外发布了去年2月拍到的,全球唯一一只白色大熊猫野外活动的影像。自2019年5月红外线相机首次在野外记录到这只白色大熊猫以来,截至2020年底,四川卧龙野外布控的红外相机仅在去年2月份有两次拍摄到这只白色大熊猫的活动,画面异常珍贵。

毛发变白原因

据专家分析,根据照片上这些外部特征,可以判断该熊猫是一只白化个体。“白化”现象虽然罕见,但在脊椎动物各类群中广泛存在。

白化是身体中的黑色素细胞均缺乏酪氨酸酶,不能使酪氨酸变成黑色素,从而皮肤呈白色或浅红色,毛发银白或浅黄色,虹膜和脉络膜都不含色素,因而虹膜红色,并且透明。

“白化”现象在脊椎动物各类群中广泛存在,但均较为罕见。通常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动物体内无法正常合成黑色素,从而在外部形态上呈现白色、黄白色或浅黄色。单纯的白化突变并不影响动物正常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除了可能造成动物在环境中更容易被发现、身体对日光直射比较敏感以外,通常对动物的活动、繁殖均没有明显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白化动物的发现,科学界的争论也越来越多,现最流行的说法是动物隐性基因纯和的结果。当亲本双方同时携带有这种基因的时候,他们的子一代才可能出现隐性基因纯和。

基因影响动物体色的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主要是控制酶的活性,通过酶来控制体内的生化反应过程,最后决定了动物的形态。在正常动物的体内,一些苯丙氨酸参与构成动物体的蛋白质,另一些苯丙氨酸则转变为酪氨酸,经过酪氨酸酶的作用最后形成黑色素。而在白化动物体内由于缺少酪氨酸酶,所以不能合成黑色素,形成了白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