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人物

丁道护生平简介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丁道护,[隋]官至襄州祭酒从事,善正书,兼后魏遗法。隋唐之交,善书者众,皆出一法,道护所得最多。所书襄阳启法与国寺碑最精,为欧、虞之所自出。《墨池璅录、书小史、蔡忠惠公集》。

人物生平

丁道护(生卒年不详),谯郡(今安徽亳州)人。隋文帝时书家。官襄州祭酒从事。擅长真书,溢妍华致,在当时名声颇大,对初唐真书颇有影响。明丰坊《书诀》列记钟、王以来善书者,隋四人,丁道护名在其三。米芾《海岳名言》视丁道护与唐之欧阳询、虞世南侪类,并为变革古法者。

有刻本《启法兴国寺碑》,传世有剪裱拓本,为传世仅存唯一拓本孤本,已流日本。

启法寺,开皇四年(584)四月一日齐州刺史韦世康奉诏复建,初名“光福禅房”,后改“启法寺”,即宋之“龙兴寺”。隋民部员外侍郎福嗣兄弟为志,其父韦世康造寺事,于仁寿二年(602)十二月十五日立碑,周彪撰文,丁道护书丹,李宝刻字,赵励等人题名。此碑楷书,其书法工整典雅,笔法精熟,为丁道护的代表作。

宋蔡襄评《启法寺碑》语:“此书兼后魏遗法。……隋唐之交,善书者众,皆出一法,道护所得最多。”阮元《北碑南帖论》以为丁道护与房彦谦并出北派,有“方严遒劲,不类世南”之评。是碑正书,书法平正和美,与智永同一法嗣,当从“二王”而来,故蔡襄有“丁真永草”之称。

此碑原石已佚,传世宋拓本仅临川李宗瀚所藏钤有贾似道“魏国公印”。著录首见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启法寺碑于隋文帝仁寿二年立于湖北襄阳,是隋代诸碑中少数有书人署名的。丁道护这块碑是极成熟的楷书,间架平正,法度谨严,实为唐楷之先导,就算放在唐楷间也丝毫不逊色,可隐约见到唐代书家之笔法。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米芾谓‘草书不入晋人格,徒成下品’,此乃割地为牢,自欺欺人。元章草书之所以未见新意,正在不能突破古人藩篱也”。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

元(1764年2月21日-1849年11月27日),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揅经老人、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清朝中期官员、经学家、训诂学家、金石学家。

阮元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官所至,政绩卓著,以提倡学术、振兴文教为自任。在杭州时,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经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晚年官拜体仁阁大学士,致仕后加官至太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阮元去世,年八十六。获赐谥号“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