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哪座建筑是仿西湖曲院风荷建造的
曲院风荷,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后湖与福海之间,仿自杭州西湖同名景观。西湖的“麯院”,原是宋朝的一处酿酒作坊,四周有池,荷花随风摇荡其中,因而取名“麯院风荷”(现作曲)。乾隆喜欢这个景致,于是仿制于此。
文物景观
曲院风荷景区,位于后湖的东面,福海的西面,该景区的主体建筑为曲院风荷殿宇,其西有佛楼为“洛伽胜境”。其南面有一占地面积很大的人工湖泊,架在湖上的是一座东西向的九孔石桥,桥的东、西各有牌楼,西边牌楼名为“金鳌”,东边牌楼名为“玉蝀”,在“金鳌”的西南河外,有室为“四围佳丽”,为东向三间屋宇,并悬有乾隆三年(1738年)御书“四围佳丽”匾额。
“玉蝀”之东,有亭曰“饮练长虹”,为四方重檐亭,亦有乾隆三年御书匾额,又东南渡桥折而北,设城关,名宁和镇,其东南为东楼门,湖的西岸陆地上有一条南北向的小溪,溪的两边堤上种植柳树,名“苏堤春晓”,也是圆明园中仿建的杭州西湖十景之一。
曲院风荷景区,系仿自杭州西湖之“曲院”,西湖的“曲院”,原是宋朝的酿酒坊,这里四周有池,荷花最多,故名“麹院风荷”。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南巡来到这里,建碑亭,而将“麹院风荷”题名为“曲院风荷”。
圆明园中的曲院风荷,为五间南向殿,外檐悬有乾隆帝御书“曲院风荷”匾,湖中遍植荷花。由于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与圆明园这里的景致相似,所以乾隆帝在《曲院风荷》诗序中写道:西湖麹院为宋时酒务地,荷花最多,是有麹院风荷之名,兹处红衣印波,长虹摇影,风景相似,故以其名名之。诗曰:“香远风清谁解图,亭亭花底睡双凫,停桡堤畔饶真赏,那数余杭西子湖”。
位于曲院风荷之西的“洛伽胜境”,为二层三间的楼宇,外檐悬有乾隆帝御书“洛伽胜境”匾额。洛伽胜境之意系出自浙江的普陀山,洛伽山是浙江普陀山的东南方与之隔海相望的一个小岛,上建佛寺,系海天佛国,梵名“普陀洛伽山”之略称,为观音菩萨的道场。
曲院风荷景区横跨湖中东西两岸的九孔石桥,是圆明三园中最长的一座石桥,桥的两边“金鳌”“玉蝀”牌楼的题额,均为乾隆帝御书,它与皇城脚下,横跨于北海和中海之间的“金鳌玉蝀桥”的形制相同,两者可谓姊妹桥,这座“金鳌玉蝀桥”也称“御河桥”或“金海桥”,俗称北海大桥。此桥在元代为木桥,到了明朝弘治年间,改为石桥,至清乾隆年间,改建为七孔拱劵式,外观为九孔石桥,桥的两端也各立牌楼一座:西边“金鳌”,东边“玉蝀”,是北京老城区最大的古石桥。
解放后,为适应北京交通的需要,对该桥进行了改建,先是在1956年第一次改建,只拆掉东西两牌楼,保留石桥,将桥面由原来的八米宽,向南扩展到34米,1974年,又将原来的石栏杆改为铁栏杆,即是今天北海大桥的样子。
文物遗址
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迹。圆明园被毁后,今天这一景区的基本轮廓尚能辨析,九孔石桥的遗迹还能看到。
乾隆御诗
来自《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
《曲院风荷》
西湖曲院为宋时酒务地,荷花最多,是有曲院风荷之名。兹处红衣印波,长虹摇影,风景相似,故以其名名之。
香远风清谁解图,
亭亭花底睡双凫。
停桡堤畔饶真赏,
那数余杭西子湖!
-
上一篇: 永州花鼓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下一篇: 圆明园的洞天深处是用来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