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文化

永州花鼓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永州花鼓戏又称零陵花鼓戏,是湖南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旧称花灯,或名调子戏,由祁阳花鼓灯和道州调子戏合并而成,传统民间歌舞为其繁衍发展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1年初祁阳花鼓灯艺人来零陵,组建了剧团。后来道州调子戏艺人加盟其间,形成了祁阳花鼓灯和道州调子戏的合流。1956年,正式定名为零陵花鼓戏。过去,祁阳花鼓灯使用祁阳方言演唱,现已逐渐融合,使用永州官话为其舞台语言。

起源

永州花鼓戏的源头,分别来自祁阳花鼓灯和道州调子。而祁阳花鼓灯又来自两种不同的歌舞演唱形式。

在前,一旦乘车在后,有锣鼓管弦伴奏,载歌载舞,又称为“对子调”,或称“对子花鼓”。二是源于巫师的“出脸子”。祁阳有这种风俗,为求人畜平安,在立冬前要请巫师唱“庆神戏”,村村如此。庆神时,巫师戴着木雕的假面具演唱,开始是两人演唱,一人击鼓,一人坐唱。

后来演员增至6人,都戴假面具,装扮判官、小鬼、土地公、土地婆、王母、笑和尚等角色,载歌载舞,相互对唱或独唱。大约在民国初年,开始与花鼓灯同台演出。在长期的同台演出中,庆神对花鼓灯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大影响,花鼓灯艺人也有由巫师出身的。

道州调子则源于当地传统传统民间的“戏狮子”的歌舞演唱。也是每年的正月,农村人都要演唱“狮子大调”,先舞狮子,再耍武术,最后由一丑一旦唱“对子调”,由此逐渐发展为情节简单的“狮子戏”。这种“狮子戏”便是道州调子戏的前型。

发展历程

从发展历程来看,祁阳花鼓灯、道州调子分别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地花鼓时期

这是花鼓灯、调子戏的萌芽期,历时较长。主要是在禾堂坪、院子内演出,又名地花鼓。一旦一丑唱对子调,节目短小、情节简单;内容以表现劳动生产、爱情生活为主,曲调主要是民歌小调,表演动作也主要是旦舞手巾,丑耍油纸扇,走矮步围着旦角转圈,动作粗犷,诙谐风趣,载歌载舞,是一种典型的歌舞型的演唱形式。

草台戏时期

花鼓灯、调子在这一阶段形成,从歌舞型的演唱形式,逐渐过渡到说唱型为主的戏曲形式。此时主要在临时扎的草台上演出,参加演出人员有所增多,剧目仍以反映劳动生产、爱情生活为主要内容,剧中人物大多是农民、艺匠、商贩、教书先生以及家庭妇女。逐步增加了小生行当,由“二小戏”发展为“三小戏”。声腔也有所发展,增加了走场调、川调、小调等各类曲调。

表演的各种程式、身段,也逐渐从家务劳动、田野耕作等日常生活中集中、加工,提炼出来,同时吸取了武术、杂技等传统民间艺术,充实和丰富了表演艺术手段。艺人迫于生计,也兼学祁剧,因此受到祁剧影响。清末民初,移植了一批祁剧剧目,借鉴了祁剧的表演艺术,吸收了祁剧的锣鼓牌子、伴奏曲,以及高,昆,弹等音乐素材,促进了祁阳花灯和道州调子的发展。

城镇剧场时期

这是祁阳花鼓灯、道州调子实现合流的时期,正式形成了零陵花鼓戏,并逐级成熟、定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人民政府支持民间艺术的发展,成立了零陵花鼓戏的专业剧团,改革了旧的陈规陋习,使零陵花鼓戏得到全面的发展。

永州花鼓戏流行于祁阳、东安、零陵、道县、宁远、江华、新田、邵阳、隆回、新宁、武冈、衡阳、常宁、嘉禾、临武、蓝山、桂阳等地,以及广东、广西、江西、贵州等省的部分地区。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曾与邵阳南路花鼓戏、广西桂林彩调戏、连县采茶戏、赣南采茶戏等戏曲剧种,有过艺术交流和相互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