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图》作品赏析
游春图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山水画承上启下的代表作品,不仅仅在于画面呈现的内容,更在于它异于前人的创作手法和审美取向,展现出了于方寸之地尽显千里之姿的艺术特点。
艺术特色
布局
早期的山水画通常会呈现出“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树木若伸臂布指”的状态,这说明了早期山水画的不成熟,在构图方面体现了较为幼稚的特点。《游春图》的章法布置则突破了以往的画风舒服,形成了十分有特色的构图方式,结构层次颇有特点。它的画面的右上部主要是山峦的表现,绘有大量的崇山峻岭,展现了一副山峦起伏、峰回百转的形态。
若在之前,这个画面可能就算是完成了整个景观背景的塑造。但是展子虔并没有到此为止,在画面的右下方,他在画面中画上了山间小径,小径则是由低矮的树木、草丛组成,曲径通幽,旖旎风光、透逛山路,成为了右上方巍峨高山的延伸部分。这样,高山便成为了山路的背景,山路又称为了高山的细节铺垫和展现。
这就使得整个画面比前期山水画更显全面、沉稳、丰富。而在画面的左侧,观者可以看到展子虔在此绘有一处低矮的小山丘。这一小山丘能够与右侧上方的崇山峻岭遥遥相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画面的中问,则有大片江河,形成一道波光粼粼的天堑,并与湖水、天空融会在一起,使得整个画面形成湖天一色、山河并举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画面并未只以山川与河流为主,而是在细节之处加以点缀:江河之中有小船点缀其中,船中有三四位神态各异、姿态不同的人物,将人声、山河画面融合在一起,并通过山川、河流、船舶、人物等形象构造出整个画面的图片比例。
深究整个《游春图》,可以发现该画以山川、水系为主体,将人物、古刹、船舶、阁楼等融于山水,成为画面中的重要景观。这些景观相互配合,运用其形象的客观物象来表达画面事物之间的大小、高低、远近等的关系。合理地处理画面关系,使得展子虔对画面的比例、深度等都能有十分准确的把握,并根据其特点,进行处理和变化。也正是由于这种十分合理的处理和变化,才能够使得山水画的构造变得更加符合现实,使得该画变化成了“超然物外”的穿插构图,形成隋代山水画的新格局,使得中国山水人物画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取向变得更加成熟。
勾画
运笔成熟,表现独特。展子虔在绘画创作上十分敢于并善于创新,尤其善于在细节处用笔。在观者欣赏《游春图》的时候,不难发现它无处不是点缀着代表盎然生气的绿色。例如,画面就有很多还没有完全长满枝芽的树木,这些枝芽就是展子虔运用独特的勾画技巧形成的,即青绿勾填技法。这种技法不仅仅使得他的创作变得“细密精致而臻丽”,更让他的这种创作方法成为了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技法之一。
在绘画山川石木的时候,展子虔善于运用细节,运用细笔勾勒它们的轮廓。以青绿色以及其他明丽的色彩来展现画面。例如,他在刻画《游春图》的山石树木之时,善于将山石树木的线条不用刻意有粗细、明暗的变化,它们不用刻意地添加皱祈,也照样能体现出古朴苍劲、俊朗豪迈的形象。
而在描绘人物的时候,展子虔也习惯运用细节来展现人物的形态、神态等,虽然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没有过大改变,但是人物神情却可以是各有特色,每个人的衣着外观都十分飘逸流畅,也使得观者有“观人于微,,的感受。另外,他还善于运用“点花”的方法,勾勒细节,例如对枝芽的处理,他也会运用粉点点上,形成芽苞初放的形象。而在绘画人物上,作者也是用了这种点染的方法,让细小如豆的人马等都形态毕现。
用色
青绿重彩,工细巧整。在隋代之前,魏晋时期的山水画不仅仅在构图、形状、用笔等方面都比较单一,而且在整个画面的用色方面也都十分单一。而在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中,其形状不仅仅充满变化,而且在用色上也更加丰富和大胆。展子虔为了改变以往单调而简单的填色方式,将自己大胆的想象和细致的技法运用到画面中。《游春图》以青绿色为主色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细工精琢的用色方法。
例如,在画面右上部分,作者开始运用青绿着色,展现了初春山林间盎然的生机。而在右下部分,表现山间小路时,作者却用泥金来表现,展现了山林中春寒未退的山色。这样两类用色,使整个画面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同时,在绘画树木之时,展子虔更加注重细节的刻画。在对树叶设色时,它不仅仅运用色填或者色染,而且还运用点彩的形式,来展现含苞初放的春日娇态。
《游春图》除了对画面中的不同物象进行了十分具有特点的用色之外,在敷色上增加各种晕染等方法,使不同对象在色彩表达上显得更加统一而完善。在描绘松树时,画家并没有以松针来展现,而是用深绿色运笔,在表现其他花木时,画家则运用桃红色、白粉色等来展现,形成单纯而丰富、古朴而艳丽的形象特点。
因而,纵观整个《游春图》,其画面展现的是新绿成荫、繁花盛开、水天一色、深浅莫辨的特点。而在对人物的描绘过程中,展子虔运用山后白云来展现人物所处的背景,并能够以此来衬托人物游春时的心境。而对于人物本身的形象来说,展子虔则也善于用粉色和白色进行点染,使得整个画面更显风格细腻、轻松生动。
-
上一篇: 《两都赋》作品赏析
-
下一篇: 刘宋时期玄学的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