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事件

兀鹫简介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兀鹫属(学名:Gyps):共有8种。体长95-105厘米,尾长24-29厘米,翼展240-280厘米,体重6-11千克。是一属大型的褐色鹫。头和颈部羽毛概退化而裸露。身体和上翼羽毛呈淡棕色至深棕色或褐色。胸腹部羽毛浅色羽轴纹较细。尾呈平形或圆形而非楔形。虹膜褐色;嘴角质色,具黑色蜡膜;脚暗淡绿黄色。

栖息于海平面至海拔2,500米的范围内,最高可达6000米的山地。生境广泛,包括高山森林、苔原森林、开阔多岩的高山、草地、高原草地、灌木丛和半荒漠。食腐性。以野生山羊、鹿和瞪羚等哺乳动物的尸体为食,也寻找人类养殖的弃于野外的受伤或体弱的绵羊和牛。

在高空盘旋清晰地搜寻地面上的动物尸体,靠灵敏的嗅觉来找寻腐烂的动物尸体,并常常为抢一块肉而争个不停。而且习惯把头伸进动物尸体的腹腔内,啄食内脏和肌肉。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多个国家。

形态特征

兀鹫属的鸟类是大型猛禽体。长80-150厘米,尾长24-40厘米,翼展220-300厘米,体重6-12千克。体型大,喙发达但爪不发达。喙边端具弧形垂突,适于撕裂猎物吞食;基部具蜡膜或须状羽;翅强健,翅宽圆而钝,扇翅及翱翔飞行,扇翅节奏较隼科慢;跗跖部大多相对较长,约等于胫部长度。雌鸟显著大于雄鸟。

欧亚兀鹫是一种大型的褐色鹫。头和颈部羽毛概退化而裸露。颈基部具松软的近白色翎颌,头及颈黄白。身体和上翼羽毛呈淡棕色,与其余翅膀和尾巴上的黑色羽毛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在幼羽中尤为明显,幼羽具有特别苍白的上翼羽毛。

亚成鸟具褐色翎颌。甚似高山兀鹫,区别在于飞行时上体黄褐而非浅土黄色,胸部浅色羽轴纹较细。与秃鹫的区别在下体浅色,且尾呈平形或圆形而非楔形。虹膜褐色;嘴角质色,具黑色蜡膜;脚暗淡绿黄色。

高山兀鹫头和颈上部被有污黄色像头发一样的羽毛,到下颈羽毛逐渐变白和变成绒羽,颈基部有长而呈披针形的簇羽形成领翎围绕在颈部,淡皮黄色或黄褐色,具有中央白色羽轴纹。背和翅上覆羽淡黄褐色,羽毛中央较褐,形成一些不规则的褐斑,外侧大覆羽、飞羽和尾羽暗褐色,内侧次级飞羽具淡色尖端。

上胸为密的白色绒羽和被有淡褐色胸斑,其余下体淡皮黄褐色,肛区和尾下覆羽全白色,具不清晰的羽轴纹。幼鸟头部褐色,绒羽较成鸟多。上体暗褐色,背、肩和翅上覆羽具粗著的黄白色纵纹,初级飞羽和尾羽黑褐色。下体暗褐色,具淡色羽轴纹。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平面至海拔2,500米的范围内,最高可达6000米的山地。生境广泛,包括高山森林、苔原森林、开阔多岩的高山、草地、高原草地、灌木丛和半荒漠。在岩石地带活动,或是在高空翱翔,或是成群栖息于地上或岩石上,有时也出现在雪线以上的空中。

冬季有时也下到山脚地带活动。通常在温暖的气候中盘旋,可以忍受寒冷、雨水、薄雾甚至积雪等恶劣条件,以获得特别有利的觅食或繁殖条件。倾向于避开森林、湿地、湖泊和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