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文化

黄梅戏表演活动初期是怎样发展的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早期黄梅戏的表演方式由于受到演出场所的制约,因而此时尚处于幼年期的黄梅戏表演亦显出稚拙之态。处于“两小戏”、“三小戏”阶段的黄梅戏小戏表演仅仅是为了适应农民自娱自乐的需求,纯粹是一种逢“场”作“戏”——即演出活动选择在农村的乡场上进行。

一般是在农闲时节,选择一块平场,表演者载歌载嬅,村民们围在四周观看,“演员”下场后也就站到观众中去:往往剧目不多,一演完,围观的人群顿时消散。转换一个新地点,新的视众又围拢过来。因而这种演出的小戏被称为“围子戏”。除此之外,在平地上还有两种进行演出的方式:一种俗称“抵板凳头子”。就是由少数几人到人家的堂屋里,坐在板凳上清唱。

另一种叫“杨花摆柳”,是以两三个人为一组到人家门前演唱,以唱为主,有时乜辅以动作配合,如唱到旦角出场,“演员”舞起手帕,扭动身躯,作出女性姿态。舞手帕的动作被称为“手巾花”,而演员摆动身躯又优如风摆杨柳一般,故而使这种沿门化谷的演唱方式贏得了“杨花摆柳”的美称。

初期只有表演者,没有表演团体。这时期的黄梅戏,用山歌、茶歌等结合旱船、龙舟民间歌舞形式,在庙会上或过年过节时演出、演唱,他们由一人牵头,把自愿者联络在一起,业余时间,自由结合,演唱完毕,各自散去,下次再演唱,重新组合。

而这一次的组合,与上一次的人员,就不一定相同了。这种演出、演唱,纯粹是自娱自乐、与人同乐的性质,并不是以此为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所以说,早期的黄梅戏,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表演团体。

早期阶段

相对固定、人员很少、形成业余或半职业的班社黄梅戏从山歌、茶歌、采茶灯、风阳花鼓调的演唱,发展到有简单故事情节的二小戏、三小戏的时候,演唱者们,便不能如先前那样随意演唱了。由于是戏的演出,必须有排练,有服装、道具等戏剧所需要的程序和要求,业余时间则不够,加之,这种演出可能变成表演者的职业或半职业,他们便自然结合成一个团体。这就有了早期相对固定的黄梅戏班子,即现在称之为表演团体的。

这个时期的班子,有的是短期的,有的是季节性的,基本是业余性或半职业性的。大多没有固定的班址,内部松散,组织结构不完整,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人员出入自由,因表演的内容不大,剧中的人物不多,只不过三两出二小戏(小生、小旦)和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所以班子的人员很少,七八个人即可,所谓“七忙八不忙”,这是黄梅戏班子里流行的一句俗浯,就是说,这个班子七个人,就忙些,有八个人就不忙了。

因此说,中期阶段的黄梅戏,已经有了一些相对固定的,人员很少的,但是业余或半职业性的表演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