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佛教是怎么发展的
日本佛教(Japanese Buddhism)北传佛教之一,从西域三十六国传入唐朝,再经唐朝传入日本,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
日本在统计上约约7万5000座寺院、30万尊以上的佛像。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寺院法隆寺,以及最古老的佛典古文书都保留在日本。
日本佛教的概略,根据文化厅编纂的“宗教年鉴”等统计,日本的佛教徒大半属于镰仓佛教。净土宗系(含净土真宗)的宗派和日莲宗系的宗派占绝大比例,以大乘佛教占大多数。
日本佛教
日本佛教的发展、演进,可略分为:飞鸟时代(公元546年至公元645年)、奈良时代(645至781)、平安时代(782至1192)、镰仓时代(1192至1333)、室町时代(1333至1600)、江户时代(1600至1868)、明治维新之后(1868至现今)七个时期。
飞鸟时代
佛教初创时期。
公元六世纪中叶,佛教从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其间曾引起正反两派不同意见的争执,自此开展日本佛教史新页。
日本佛教初期的建立,归功于圣德太子的推展,在他摄政的三十年之间,下诏兴隆佛法,创建寺院,亲自宣讲佛经及著疏,遣使入唐,将自朝鲜传入中国文化的途径,改为由日本直接与隋唐文化的交流,并以佛教为国教。
推古三十三年(625),高丽沙门慧灌抵日,弘传三论,开日本三论宗之始,门下俊杰甚多,三论便成为此期佛教的主流。另道昭入唐(653),从玄奘大师习法相,为日本法相宗的初传。综观佛教于此初传期间,得到国家的保护,唯当时社会仍多以求神的心态奉佛,尚未进入真正的慧解与行持。
522年,中国梁人司马达等到达日本,结庵奉佛。
538年,明王献佛像和论经。
552年,苏我氏和物部氏争论国家是否应该奉佛。
584年,苏我马子在石川住宅建寺,置佛像。
594年,圣德太子下诏兴隆三宝。
604年,十七条宪法颁布,第二条明确要求“应崇敬三宝。三宝者,佛法僧也,号召全国上下“笃敬三宝”,所有臣民信奉佛教。
645年,亲下诏书,诏令曾留学隋唐的僧旻、惠云、常安等“十师”担负“教导众僧,修行释教”之重任。
692年,寺院数已增至五百四十五所。
奈良时代
佛教牢固树立了镇护国家”之教的特殊地位。
672年,壬申之乱以后,朝廷制定并颁布了诸如僧尼令、僧纲、国师制等相关的法令和制度,既严禁僧尼参与或过问政治,限定其宗教活动范围不能超出寺院以外,同时设立了由僧纲管辖京内,由国师管理地方诸国的僧尼和寺院的“僧官制”,并由国家统一来掌管僧尼的得度、受戒等权限。这种典型的“官寺佛教制度”,的确起到了将佛教置于中央集权国家律令体制的有效管制之下的作用。
奈良时代传承飞鸟时代的护佛政策,以兴隆佛教来护国祐民。有圣武天皇热心推展佛教,兴建壮丽宏伟的东大寺,铸造世界有名的奈良大佛,并请唐鉴真大和尚设坛授戒,正式确立日本佛教的戒法,并推崇华严思想,以体现其政教合一的理念。
本期佛教学风鼎盛,各寺大多诸宗并存,研究者也数宗并学。其他方面如写经、佛教文学、美术等,也同时盛行。综观此期佛教,着重人间性、国家性,并有学术发展的特色,在教理上传承于中国,尚无新论。
主要宗派有三论宗、成实宗、法相宗、俱舍宗、律宗和华严宗等六家,即所谓“奈良六宗”。
华严宗,受圣武天皇的重视,具有优势地位。
法相宗,人才辈出,成为本期佛教思想的主流。法相宗是由唐玄奘(602—664)及其高徒窥基(632—682)创立的中国佛教宗派。由道昭(629—700)在齐明天皇(655—660)时期传入。道昭因此被视为日本法相宗第一传。他曾于白雉四年(653)随遣唐使赴唐居住七年,师从玄奘三藏研习法相唯识教义,同时兼学禅宗。
律宗,753年,鉴真与同行僧俗二十四人搭乘日本使节船到达了萨摩国秋妻屋浦(今鹿儿岛县川边郡),由天皇下诏安置在东大寺。当时众多高官、名僧感于鉴真历尽十二年千辛万苦而来,纷纷前来拜谒、慰问。
敕使吉备真备还宣读了孝谦天皇的诏书,向鉴真明确表明“自今以后,授戒传律,一任和上”的旨意。同年四月,在卢舍那大佛前建筑了戒坛,以圣武上皇、光明皇太后、皇太子为首,约有四百四十余人登坛受戒。律宗呈现一派兴旺景象。
-
上一篇: 叙利亚的发展史
-
下一篇: 2021年几月几号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