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清朝历史

和珅与乾隆的传说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和珅为什么能够被乾隆如此宠信,正如我们从对和珅成长历程的分析中看到的,这与和珅经历的特殊性分不开,他从小练就了察言观色的本领,并且在咸安宫官学中诗书皆通,并学会了满蒙藏语言,为日后施展才华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也与乾隆和君臣相逢的时机有关,宠信和珅的乾隆是已步入老年、生活孤独寂寞的乾隆,若是和珅早生些年,遇到的是雄才大略的青壮年乾隆,他必然是不能有这番机遇的。然而,这样的分析与解释,似乎远没有野史传说那样让人深信不疑,也远没有野史传说那样的神奇魅力而广泛流传。

年轻的和珅,号称“满洲第一美男子”,冯英廉一见就决定将孙女嫁给他,满朝的大臣们在婚礼上一见和珅也觉得冯英廉有眼光,可见和珅的形象之美。当和珅开始像坐了直升机一样升官的时候,关于他和乾隆皇帝之间的绯闻就已经在悄悄地流传了。

5588473fb5316ebf76152d7ea41fbcc9.jpg

绯闻的源头已经不可考,但是和珅和乾隆在绯闻中变成了一对同性恋,而且是前世有缘的同性恋。据说,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有一次入宫,见到了雍正皇帝的一个妃子马佳氏,顿时惊艳。各种调戏的情节我们不难想象,被发现后,马佳氏被赐自尽。乾隆抱着马佳氏的尸体痛哭不止,咬破手指,在她的眉心点了一颗红痣,并发誓要再续前缘。

过了20年,和珅出生了,又过了20年,和珅遇到了乾隆。乾隆皇帝看着眼前的和珅,一笑一颦宛如当年的马佳氏,更重要的是,和珅的眉心也有红痣一颗。绯闻就这么越传越邪乎,古代皇帝宠幸男宠称之为嬖臣,这种情况并不在少数,于是和珅是乾隆嬖臣的事儿就这么流传了几百年。

然而这个故事虽然编得有板有眼,但是现代人一般是不能相信的。这转世说的迷信且不论,故事本身也是漏洞百出。20岁的皇子怎么可能随便进宫调戏父皇的妃子?马佳氏赐死之后,宝亲王又怎么可能见到?宫廷与民间的生活规则差异,使得民众能够尽情地去想象那只有一个男人的地方是如何的秽乱,但想象毕竟不是事实,甚至雍正皇帝都没有这么一个姓马佳氏的妃子。

除了故事之外,乾隆皇帝是否真的与和珅有感情呢?传说也有很多,但却无一可考。人非草木,和珅侍奉乾隆犹如侍奉父亲一般,乾隆如何能对和珅没有感情?或许这种感情是复杂的,但应该比传说要简单得多。更多的传说中,将和珅能够博得乾隆的赏识,归结于和珅在御前侍卫当中的卓尔不群。

《归云室见闻杂记》记载:

和珅起自寒微……扈从上临幸山东。上喜御小辇,辇驾骡,行十里一更换,其快如飞。一日,和珅侍辇帝行,上顾问是何出身,对曰生员。问汝下场乎?对曰庚寅曾赴举。问何题?对“孟公绰”一节。上曰:能背汝文乎?随行随背,矫捷异常。上曰:汝文亦可中得也。其知遇实由于此。比驾旋时,迁其官,未几躐居卿贰,派以军机,凡朝廷大政俱得与闻,朝夕论思,悉当上意。

17f1748957ecf58da8cf27b1b53e3c58.jpg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大约在乾隆四十年(1775)时,和珅作为侍卫扈从乾隆皇帝巡幸山东。乾隆皇帝外出时,喜欢用健壮骡子拉着的小车,这样的小车每行十里就换一批骡子,行走起来非常迅速,小车又很方便乾隆皇帝跟车下的侍卫们说话,也免得旅途中无聊。

这一天,和在乾隆的小车旁边侍奉,乾隆问和珅是什么出身,和珅便告诉乾隆是咸安宫官学中出来的生员。乾隆又问和珅是否参加过科场考试,和珅说参加过乾隆三十五年(1770)庚寅的乡试。乾隆还问到当时考的是什么题目,是否能背诵和珅自己写的文章。和珅说当时考的是《论语·宪问》中“孟公绰”一节,并边走边背诵自己当时应试时的文章,背诵的很流利。

乾隆皇帝很高兴,便说,你这样的文章应该可以考中举人的。这便是乾隆赏识和珅的最初原因。等到回到京中后,乾隆便连连给和珅升官,而和珅办事儿也确实能够让乾隆十分满意。

这个说法已经表现出和珅之所以受知于乾隆是因为他有别的侍卫所没有的才学。另一种说法是《庸庵笔记》的记载。有一次,乾隆皇帝准备外出巡视,銮仪卫准备仪仗时,竟然发现华盖伞坏了。乾隆皇帝非常生气,大声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一旁的官员侍卫们都听到了皇帝是在问谁之过,但却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了不承担这个“过”,谁也不敢出声。这时候,和珅站出来,他回道:“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

乾隆的脸色顿时舒缓不少,他问和珅:“你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

和珅说:“皇上的问话,是出自《论语·季氏》篇,是孔圣人的话,奴才的回话是朱文公对孔圣人的话做的注。”

乾隆听了更加高兴,又询问和珅的学习经历等等,和珅回答非常得体。

这个说法的源头是《郎潜纪闻》的记录。《郎潜纪闻》是晚于和珅一百多年的清同光间人陈康祺的一部笔记,他记录的是他听到的一则传闻:

一日警陛出宫,上偶于舆中阅边报,有奏要犯脱逃者,上微怒,诵《论语》“虎兕出于柙”语。扈从诸校尉及旗门羽林之属,咸愕眙,互询天子云何。和珅独曰:“爷谓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上为霁颜,问:“汝读《论语》乎?”对曰:“然。”又问家世年岁,奏对皆称旨,自是恩礼日隆。

这段说的意思和薛福成的《庸盦笔记》中所说差不多,只不过换了个场景,将伞盖坏了改成了要犯逃脱而已。薛福成和陈康祺是同时代人,可见,在他们那个时代,和珅是因为自己的才华而受知于乾隆,是一种流传比较广的传说。

f743feb0aec5248f72ade4cd95affd70.jpg

无论传说如何,乾隆对和珅的宠信是不争的事实,而和珅对乾隆的忠心更是有目共睹。

还有一种传说,乾隆六十年(1795),乾隆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皇子,和珅苦劝,但乾隆就是不听,并且还对和珅说:“我和你是因为有夙缘,所以能够如此的优容对你,后来人恐怕就不能对你宽容了,你还是要收敛一些为好啊。”可惜,和珅过分自信了,他丝毫没有收敛,而宠信他的乾隆一死,和珅的末日也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