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人物

吕夷简生平简介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淮南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北宋杰出政治家,名相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

吕夷简在宋真宗年间中进士,先后官至通判、刑部员外郎、参知政事、同平章事等。他辅佐年幼的仁宗,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下,保证了北宋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为宋代名相之一。庆历二年(1042年),吕夷简因风眩病倒,不久病故。死后谥“文靖”,后配享仁宗庙。

出身背景

吕夷简出身仕宦之家,伯父吕蒙正是宋真宗时的宰相;父亲吕蒙亨官至光禄寺丞、大理寺丞。其祖父龟祥曾任安徽寿州知州,故移家寿州。他是真宗初年进士,历任通州通判、滨州知州、礼部员外郎、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

吕夷简才识卓优、清慎勤政,当时便有“廉能”之誉。知滨州时,他上疏请免掉农具税,真宗为之颁行天下。在礼部员外郎任上,他批评真宗建筑宫观是劳民伤财,请罢除冬天河运木石。真宗称赞他“有为国爱民之心”,数次委以大任。

他曾出使契丹议和划界,返朝后升任知制诰之职,成为真宗的近臣。真宗末年,他升为龙图阁直学士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真宗把他的名字写在屏风上,朝野盛传吕夷简将要大拜为相。

临危受命

1022年,真宗崩。年幼的仁宗即位,刘太后临朝称制。吕夷简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殿大学士。刘太后性格刚愎,又不明习国政,但朝政非经她批准不可。吕夷简一方面要细心处理国家大事,一方面还要小心翼翼地约束太后的放纵和独断专行。

在这种情况下,吕夷简本着公忠报国之心,殚心竭虑地处理万千事务。小事他照顾太后的颜面,大事则寸步不让,有时惹得太后非常恼怒。遇到这种情况,吕夷简总是详细剖白,再三陈述自己的意见,迫使太后接受正确意见。

例如:真宗附庙大典,刘太后提出要把真宗活着时用的全部东西供在太庙;同时用银罩覆盖真宗神位。并说不这样做就是对真宗不敬。吕夷简说,对真宗最好的怀念是辅助幼主治理好天下,浪费和铺张不是先帝所希望的,终于制止了太后的做法。

又如,明道元年,先帝宋真宗的一个普通嫔妃李氏病逝,太后未公开治丧。吕夷简朝令时提出此事,太后惊急地说:“宰相也管宫中事吗?”刘太后忙让仁宗皇帝退朝后,并独自召见吕夷简。

吕夷简针锋相对地说:“太后不为日后保全刘家着想吗?”一句话震住了太后,后来才下诏以皇后礼下葬李氏。原来李氏不是普通人,她便是当今仁宗皇帝的生身之母。

荆王的儿子一直养在宫中,太后很喜欢他,长大了也不放他出宫。大臣们多次请求,太后推说让他给仁宗陪读。吕夷简说:“圣上应该亲近儒臣,方能便于圣德的养成。”太后没办法,只好放他出宫。在吕夷简努力下,仁宗初年政治清平,社会安定。

《宋史》评价他说:“仁宗初立,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夷简之力为多。”

八条规劝

明道二年(1033年),太后崩,仁宗亲政。吕夷简向他提出八条规劝,即:正朝纲、塞邪径、禁货贿、辨佞壬、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仁宗皆虚心接受。

仁宗郭皇后素不满吕夷简,在仁宗面前挑拨他与吕夷简的关系,吕夷简被短期罢相,旋即复任。郭皇后脾气暴躁,在宫中与尚美人发生争执,大打出手,不料一巴掌打在拉架的仁宗脸上。仁宗决意废掉她,吕夷简也表示赞同;孔道辅、范仲淹等人疏救,被贬官外任。

谥号

庆历二年(1042年),吕夷简因风眩病倒。仁宗让他数日一至中书,裁决军国大事。并剪下自己的胡子送给吕夷简,说:“古谓胡须可疗疾,今剪须赐卿,望卿早日康复。”

庆历三年春,吕夷简病重。仁宗召见了他,不让他下拜,扶他坐在自己面前。希望他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多多过问朝政。吕夷简再三辞让,仁宗允他以太尉致仕。

不久,吕夷简病故。仁宗临朝叹曰:“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宋史》本传)。令恤典从优,赠官太师、中书令,谥文靖,后配享仁宗庙。

综观夷简生平,仁宗年幼登基,刘太后临朝称制,刚愎自用,不谙国政,外有西夏,契丹侵扰不息,内外煎迫,动辄掣肘。身为宰相,对上既需委曲求全、多费口舌、剖白辨析,又需顾其尊严,对外尤需刚柔相济、析冲樽俎,保证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十余年中全仗他支撑维持。

真宗时他建议停建宫观,并裁去二府宫观使节省开支。真宗去世后,刘太后要求将真宗生前之物陈列太庙,并覆以银罩,夷简百般劝导方作罢论。其他如纂修国史,玉清昭应宫火灾后未复建,设专衙约束宗室子弟,同时出使契丹不辱使命。

仁宗亲政后,他提出八条规劝:正朝纲、塞邪经、禁货贿、辨佞壬、绝女祸、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皆为当时要务,仁宗虚心接受。两川灾荒,进行安抚,罢黜郭后,等处理皆得当,屈伸舒卷,动有操术,不愧当世之名相。

故其去世后,仁宗流泪对群臣说:“难得忧国忘身像夷简那样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