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文化

阿拉伯人简介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阿拉伯人(英:Arabs;阿:عَرَب),闪米特人的一支,是指西亚和北非讲阿拉伯语的居民,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语言为阿拉伯语,多信奉伊斯兰教,人口约四亿五千万人,由阿拉伯人组成的社会为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作为民族指代词最早出现于西元前九世纪亚述征服亚兰时期的阿卡德文文献“库尔恩独石”上。欧洲人称之为“萨拉森人”。

阿拉伯国家包括阿尔及利亚、巴林、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利比亚、摩洛哥、阿曼、巴勒斯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叙利亚、突尼斯、阿联酋、也门、科威特。还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乍得、坦桑尼亚等国。

可以有两种方式判断一个人多大程度上是阿拉伯人:

语言

基于宗教阿拉伯语为该群体的第一语言,各地有着其他不同的方言。

基因

阿拉伯人是一个语言共同体而并非民族血缘群体。他们由于宗教和历史原因,伊斯兰教和与之伴随的阿拉伯语及其各种方言广泛流行。

大多数认为自己是阿拉伯人的人们是考虑到语言的因素,但是也有人虽然满足上面那条,但是基于基因的考虑认为自己不是阿拉伯人。

另外,《古兰经》认为伊斯玛仪是阿拉伯人的祖先,穆斯林们认为是他们属灵上的祖先,而伊斯玛仪是亚伯拉罕(即易卜拉欣)的儿子,所以阿拉伯人也认为亚伯拉罕(即易卜拉欣)是其祖先。

阿拉伯人的民族来源可以上溯到远古的闪米特人部落,他们认为自己是以实玛利的后代。

在历史上与亚述人、阿拉米人、迦南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犹太人)等有亲缘关系。7世纪初,伊斯兰教兴起后,各阿拉伯部落在伊斯兰教旗帜下完成统一后迅速向外扩张。

8世纪中叶建立起东自印度河,西至大西洋,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中国史称“大食”)。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建都麦地那,后移至库法。

倭马亚王朝(661~750)迁都大马士革;阿拔斯王朝(750~1055)迁都巴格达。10世纪起,国势渐衰,并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哈里发政权。

1055年塞尔柱土克曼人攻占巴格达,东部哈里发国遂亡。西部各哈里发国也随之先后覆灭。但哈里发的名义一直延续到1258年。

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和之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广为传播以前,阿拉伯人系指阿拉伯半岛上以游牧为生的闪米特(Semitic)居民。

阿拉伯帝国之后,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居民接受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并且经历了混血。形成一个以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为纽带的语言文化群体。

近代所称阿拉伯人包括从非洲西部摩洛哥到伊朗西南的沼泽地带操阿拉伯语的居民,其范围包括北非马格里布(Maghreb)全部,阿拉伯半岛以及中东等广大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