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之战》知识点归纳
《井陉之战》积累
1.通假字
禽夏说阏与通“擒”,捉拿。
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通“麾”,军队中的帅旗。
必为二子所禽矣通“擒”,擒拿。
亦已罢极通“疲”,疲惫。
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通“蔽”,隐蔽。
详应曰:“诺。”通“佯”,假装。
背水陈通“阵”,布阵。
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通“佯”,假装。
东乡坐通“向”,方向。
兵法右倍山陵通“背”,背后。
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通“抚”,抚爱。
诣荥阳以距楚通“拒”抵御。
2.古今异义
其实不过数千古义:它的.实际情况。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3.一词多义
以信为左丞相把(介词)
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用(介词)
诣荥阳以距楚来(目的连词)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带领(动词)
齐、赵亦反汉与楚和跟(介词)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和(连词)
信之下魏破代攻克(动词)
欲东下井陉击赵去(动词)
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并列连词
此乘胜而去国远斗修饰关系连词
今如此避而不击转折
连词赵军望见而大笑承接连词
壁皆汉赤帜,而大惊因而(因果连词)
其八月这(代词)
其锋不可当他的(代词)
其势粮食必在其后那(代词)
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将要(副词)
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并且(递进连词)
归视亲疾病(名词)
若疾入赵壁快速(形容词)
即绝河关反汉切断(动词)
从间道绝其辎重断绝(动词)
信乃益为疑兵于是(副词)
乃敢引兵遂下才(副词)
4.常见实词
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逃亡(动词)
齐、赵亦反汉与楚和反叛(动词)
至国封地(动词)
汉王使郦生说豹劝说(动词)
塞临晋堵塞(动词)
信乃益为疑兵增设(动词)
信乃益为疑兵虚张声势以迷惑敌人的军队
陈船欲度临晋摆开(动词)
引兵迎信率领(动词)
汉王遣张耳与信俱派遣(动词)
汉王遣张耳与信俱一起(动词)
诣荥阳以距楚往(动词)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几(数词)
汉辄使人收其精兵军队(名词)
师不宿饱军队(名词)
今井陉之道道路(名词)
车不得方轨并排(动词)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给予(动词)
从间道绝其辎重小路(名词)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住宿(动词)
夜半传发传令(动词)
必空壁逐我军营(名词)
走水上军逃(动词)
有能生得者购千金悬赏(动词)
诸将效首虏献(动词)
今予之生地给与(动词)
5.常见虚词
汉之败却彭城助词,用在主谓之见,取消句子独立性
即绝河关反汉立即(副词)
信遂虏豹于是(副词)
汉辄使人收其精兵就(副词)
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将要(副词)
则诸侯谓吾怯那么(承接连词)
韩信使人间视偷偷地(副词)
若疾入赵壁你们(代词)
诸将皆莫信不(副词)
赵将虽斩之虽然(转折连词)
顾诸君不察耳只是(副词)
今予之生地如果(假设连词)
6.词类活用
引兵东向东进军(名词活用作动词)
北击赵、代向北(名词作状语)
欲东下井陉击赵向东(名词作状语)
鼓行出井陉口击鼓(名词作状语)
师事之像对待老师那样(名词作状语)
7.特殊句式
汉之败却彭城省略句
魏王盛兵蒲坂省略句
禽夏说阏与省略句
聚兵井陉口省略句
新喋血阏与省略句
坚营勿与战省略句
必为二子所禽矣被动句
广武君策不用被动句
成安君,儒者也判断句
何以加之介词宾语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