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越“好”生病越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身体机能的运转,每时每刻的新陈代谢,都需要健康的饮食源泉来浇灌和滋养。看似简单的一日三餐,却有许多的学问,要不为什么有些人吃得越来越好,生病的越来越多?那么,怎样才算是健康的饮食方式呢?如何通过科学的饮食,避免一些疾病发生呢?
广州人并非天生矮小
都说食在广东,但有些美食并没有给广东人带来更好的营养。广州人并不是天生就矮小的。广州婴儿的出生体重和头四个月的生长曲线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然而四个月后就开始下降,其原因可能与婴儿辅食添加不当和广东一些不好的喂养习惯有关。
出生后的头四个月,母乳能满足婴儿的各方面需求,而四个月后就需要适时添加辅食。但许多年轻的妈妈不清楚这点,辅食添加要么过早,要么过迟。更有甚者,盲目地给婴儿喂凉茶,认为这样可排热毒。其实,凉茶会损伤婴儿娇嫩的肠胃,影响其消化吸收,进而导致发育迟缓,因而不应提倡婴儿期喂凉茶。
广东人的饮食误区不止于此,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误区一 老火汤最有营养
美食在广东,其中最为广东人津津乐道的是老火汤。老火汤往往一煲就是半天甚至一天,他们认为煲得越久,营养越好,而且只是饮汤,很少吃或不吃“汤渣”,即煲汤的材料。其实,长时间煲煮的老火汤,90%以上的营养物质仍然保留在“汤渣”里,而且煲的'时间越长,肉类蛋白质变性越厉害,维生素破坏得越多。只能说,与白开水相比,老火汤算是有营养的。
广东天气湿热,多喝些汤补充水分是必需的,但煲汤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两小时为宜,饭前只宜喝少量的汤,饭后可多喝点,尤其是儿童。喝汤时要吃些“汤渣”,以获得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此外,煲煮两小时的汤,肉类蛋白质口感正好。
误区二 早餐:一盅两件
广东人饮茶之普及,让外地人惊讶不已。早茶、午茶还有晚茶,一盅(茶)两件(点心)更是老人们早餐的特色。许多老广东,把茶楼的一盅两件作为固定的早餐,这样吃法是不科学的。茶楼的早餐特点是两多三少,即谷类和甜食多,煎炸和肥腻多,蔬菜少,水果少,优质蛋白少,其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均不能满足上午的营养需要。高温煎炸含较高的脂肪,既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还可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再就是,早晨空腹大量饮浓茶,会伤及胃。
误区三 食不厌精
广东饮食素来讲究新鲜、清淡、精致、细腻。新鲜、清淡是好的,但食物太精细就不好了。天天吃精制大米,缺乏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与面粉、杂粮和豆类相比,大米中的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的含量都低。科学的吃法是,每日应有三分之一的主食是面粉类,每周至少吃两三次杂粮和豆类。
饮食玩 “替身”,不当且伤身
由于对饮食营养缺
乏正确认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饮食误区,该如何避免呢?常常只吃喜欢的,或者自认为有营养的食物,把另一些不感兴趣的食物束之高阁,这样的饮食 “替身”是不少人都存在的误区。
“替身”之一,水果代替蔬菜。许多人以为,只要每天吃些水果,不吃或少吃蔬菜也无妨。这种看法有失偏颇。虽然蔬菜和水果都是维生素、矿物质的来源,但含量有较大差异。以菠菜为例,其维生素C含量可比苹果高十倍,铁含量高八倍,钙含量高20倍以上。再者,蔬菜中特有的植物粗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起到助消化、防肠癌的作用。
“替身”之二,畜肉代替鱼肉。只吃猪肉,少吃或不吃鱼肉是多数汉族人的习惯。虽然两者的蛋白质含量和吸收率差异不大,但脂肪的构成却有很大差异。鱼的脂肪含有较多的某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对儿童的大脑发育和预防心血管疾病起着有益的作用。而畜肉,尤其是牛羊肉,脂肪酸以饱和为主,过多摄入不利于健康。
替身”之三,营养品代替天然食品。很多人越来越重视营养,这是好事,但滥用营养品,好事就变成坏事。把蛋白粉当饭吃,把维生素当水果和蔬菜,认为吃了这些营养品,身体就会长保健康。更有不少人认为,维生素类药物对身体有益,多吃点无妨,实则不然。例如,长期服用维生素A、D丸可发生中毒,大量的维生素C与肾结石形成有关。加强营养,原则上应从饮食调节入手。如果饮食不够,确需补充时,应该由相关专家给予建议,切不可滥补。
“替身”之四,昂贵的代替便宜的。贵的,未必就是最好的。比方说,昂贵的鱼翅,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的氨基酸构成不全面,跟人体需要的氨基酸构成不甚符合,远不如鸡蛋、牛奶中的白蛋白、球蛋白营养价值高。与其吃鱼翅摄取那一点胶原蛋白,还不如吃鸡蛋喝牛奶吸收白蛋白、球蛋白来得有营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