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时间:2016-02-03 04:26: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黄土汤由于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混合而成,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备受人们关注。那么到底黄土汤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呢?为了让您更加详细的了解黄土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为您详细的介绍一下。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阿胶 黄芩各9克 灶中黄土25克

【功能主治】温阳健脾,养血止血。治脾虚阳衰,大便下血,及吐血、衄血、妇人血崩,血色黯淡,四肢不温,面色

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用法用量】上七味,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灶心黄土温中止血为君;白术、附子温脾阳而补中气,助君药以复统摄之权为臣;出血量多,阴血亏耗,而辛温之术、附又易耗血动血,故用生地,阿胶滋阴养血,黄芩清热止血为佐;甘草调药和中为使。诸药配合,寒热并用,标本兼治,刚柔相济,温阳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阳。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净黄土2两,广藿香2钱,生木香8分,宣木瓜2钱,陈橘皮1钱,紫厚朴8分,白扁豆3钱,活水芦根2两。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及转筋霍乱。

【用法用量】长流水煎。

【注意】忌稠粘粥食。

【各家论述】用黄土为主,加藿香、木香之芳香以解秽浊,木瓜和胃舒筋以杜转筋,陈皮调畅气机,厚朴、扁豆消暑去湿,芦根致胃清和。犹是地浆之意,而胜于墙阴之不洁远矣。

【摘录】《医略十三篇》卷十一

【处方】伏龙肝半升,甘草3两,白术3两,阿胶3两,干姜3两,黄芩3两。

【功能主治】卒吐血及衄血。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下胶,分3服。

【摘录】《千金》卷十二

【处方】伏龙肝(即灶下黄土)。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赤疹瘙痒,烦躁昏闷。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生姜蜜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引《旅舍方》

【别名】伏龙肝汤、伏龙肝散、黄土散

【处方】甘草3两,干地黄3两,白术3两,附子3两(炮),阿胶3两,黄芩3两,灶中黄土半斤。

【功能主治】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主脾虚阳衰,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妇人崩漏,血色黯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苦白,脉沉细无力者。

【用法用量】伏龙肝汤(《三因》卷九)、伏龙肝散(《脉因症治》卷上)、黄土散(《何氏济生论》卷二)。

【各家论述】1.《金匾玉函经二注》:欲崇土以求类,莫如黄土,黄者,土之正色,更以火烧之,火乃土之母,其得母燥而不湿,血就温化,则所积者消,所溢者止;阿胶益血,以牛是土畜,亦是取物类;地黄补血,取其象类;甘草、白术养血补胃和平,取其味类;甘草缓附子之热,使不潜上。是方之药,不惟治远血而已,亦可治久吐血,胃虚脉迟细者,增减用之。盖胃之阳不化者,非附子之善走,不能通诸经脉,散血积也;脾之阴不理者,非黄芩之苦,不能坚其阴以固其血之走也;黄芩又制黄土、附子之热,不令其过,故以二药为使。

【临床应用】1.便血:福,24岁。病后冰振水果不能戒,粪后便血如注,与《金匮》黄土汤。每剂黄土用1斤,附子用8钱。服至30余剂,而血始止。《蒲辅周医案》:苗某某,女,58岁。大便后流鲜血,或无大便亦流大量鲜血。每次流血量约1至2茶碗之多,每日2至3次,已20余日。两少腹有隐痛,自觉头晕心慌,气短自汗,脸肿,饮食尚可;素有失眠及关节疼痛,月经已停止2年。脉沉数,舌微淡无苔。以黄土汤加味:熟地1两,白术6钱,炙甘草6钱,黑附子3钱,黄芩2钱,阿胶5钱,侧柏叶(炒)3钱,黄土2两。用开水泡黄土,澄清取水煎,服2剂。复诊时已有好转,仍有心跳气短,已无头晕及自汗出,饮食尚可,眠佳,舌无苔,脉仍沉数。原方再服3剂,便血已很少,以益气滋阴补血以资善后。

【摘录】《金匮》卷中

【处方】当归3两,甘草3两(炙),芍药3两,黄芩3两,芎?3两,桂心1两,生地黄1斤,釜月下焦黄土(如鸡子大)1枚(碎,绵裹),青竹皮5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去五脏热结。主鼻衄或吐血。

【用法用量】以水1斗3升,煮竹皮,减3升,去滓,纳诸药,煮取3升,分4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卷三引《深师方》

【处方】黄土适量。

【功能主治】小儿急惊、慢惊。

【用法用量】煎汤,饮之。

【临床应用】《钱仲阳传》:元丰中,皇子仪国公病瘛痤疭,国医未能治。长公主朝,因言钱乙起草野,有异能。立召入,进黄土汤而愈。神宗皇帝召见褒谕,且问黄土汤所以愈疾状,乙对曰:以土制水,木得其平,则风自止;且请医所治垂愈,小臣适当其愈。天子悦其对,擢大医丞,赐紫农金鱼。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卷四引钱仲阳方

相信大家看了黄土汤的介绍之后,肯定觉得黄土汤很神奇,黄土汤对很多疾病都是很有好处的,而且由于它是由天然的中药材制成,对人体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有需要的人不妨一试哦。

黄土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