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吐奶的原因是什么
一、总吐奶是什么原因
1、婴儿吐奶怎么办
1.改变喂养姿势
妈妈抱着宝宝喂母乳时,要让宝宝的头部高一些,身子低一些,这样能减轻宝宝吐奶的症状。给宝宝喝奶粉时尽量不要让宝宝躺着喝,坐着或站着比较好。
2.改变喂养时间
当婴儿有吐奶的症状出现的时候,就要注意缩短每次给婴儿喂奶的时间了,不要长时间的喂奶,让婴儿慢慢的消化就不容易吐奶了。
3.改变喂养次数
如果宝宝有吐奶现象,应该适当的减少喂奶的次数,由以前的两小时一次可缩减为3小说一次。
4.妈妈加强护理
如果宝宝吐奶时,有可能是肚子里喝进空气了,这一般是生理性吐奶。妈妈要及时把宝宝竖着抱一抱,轻轻的拍打拍打宝宝背部,让宝宝打个嗝,就不会再吐奶了。
如果用以上方法宝宝吐奶症状仍不好转,很可能是病理性的吐奶了,宝宝肠胃可能有病变,应及时去看儿科医生,然后对症下药。
5.婴儿吐奶怎么回事
婴儿在吐奶的时候要注意婴儿吐奶是由于生病了还是说吃的太满而出现吐奶的情况,要根据这两种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
方法也不一样。病理性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生理性溢奶则量少,多发生在刚吃完奶时,一般吐出一,两口即止。
2、吐奶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全身性或胃肠道疾病时的一个症状;
二是婴儿胃肠首的解剖生理特点容易发生吐奶。总的来看,由于第二种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较常见。
由口腔吃进去的奶,先经过一条管道叫食管,然后进入胃内。胃有两个门,一个是与食管相连接的叫贲门,即胃的入口,另一个是与肠道相接的叫幽门,即胃的出口。
婴幼儿食管肌肉的张力较低,容易引起扩张,同时蠕动比较慢,故而食物容易淤积。贲门比较松驰,关闭不紧,易被食物冲开。当胃内食物稍多时,可以冲开贲门而倒流回食管。
幽门关闭较紧,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发生痉挛,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过缓慢或难以通过,食物则由幽门处反流到贲门处,破门而出。
另外,婴儿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可使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同时也容易返回到贲门处。
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因进食过多,吃奶后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冲开贲门,经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孩子偶尔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不一定是有病。
如连续吐几次,每次喂奶时均吐,应注意孩子是否有发热,大便情况如何,精神有无改变等等。可能胃肠道本身有问题,也可能其他系统有病变存在,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漾奶多半是由于婴儿在吃奶时吸进了空气。空气进入胃后,因气体较液体轻而位于上方,容易冲开贲门而出,同时也会带出一些乳汁,这样就引起漾奶。
所以,在喂奶时,要让孩子的嘴裹住整个奶头,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气乘虚而入。用奶瓶喂时,还应让奶汁完全充满奶头,不要怕奶太冲而只到奶头的一半,这样就容易吸进空气。
喂完奶后,最好让孩子趴在大人肩上,用手轻拍孩子背部,可使吸进去的空气跑出来。喂完奶后,抱起和放下孩子时动作要轻,活动度要小些。摇晃太厉害,就容易漾奶或吐奶。
漾奶时的量一般较少,对孩子生长发育不会有多大影响。随着月龄的增长,自然就好了。平常一定要注意睡觉的时候一定要侧睡和呕吐的时候一定要尽快侧身低头让小孩吐出来,以免呛入呼吸道和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可能甚至发生窒息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
二、呛奶的表现和处理
一般来说,如果只是偶尔呛奶,多半是母亲喂养的姿势不正确,如婴儿躺在床上吃奶,或是抱着半醒半睡吃奶,或是孩子鼻塞、感冒。还有的呛奶是将吐出的奶或漾出的奶误吸入呼吸道引起的,所以吐奶或漾奶时必须及时清理。但是如果婴儿经常性吃奶呛咳,则多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据研究,人体内的维生素A缺乏,可以使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增生,角质过度,从而影响这些器官的屏障作用,容易产生呼吸道感染,更易导致吃奶呛咳。此时,妈妈在哺乳的时候要注意:
1.在小宝宝清醒的时候喂奶。如在婴儿完全清醒时喂奶,喂奶时应抱起,使之呈半侧卧位,喂奶后使之直立,轻轻排辈,定时定量喂奶等。
2.注意哺乳姿势,调整吃奶速度。母乳喂养时,脚踩在小凳上,抱好宝宝,另一只手以拇指和食指轻轻夹着乳头喂哺,以防乳头堵住宝宝鼻孔或因奶汁太急引起宝宝呛咳。
3.及时补充维生素A。要及时的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可以口服鱼肝油滴剂。
4.具体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一滴。用此方法,可以治疗和预防婴儿呛咳。
呛奶是异常表现,一定要经过医生检查,给予及时、适当的治疗。如果呛奶后宝宝呼吸很顺畅,最好还是想办法让他再用力哭一下,以观察哭时的吸氧及吐气动作,看有无任何异常(如声音变调微弱、呼吸困难、严重凹胸等)如有即送医院。如果宝宝哭声宏亮,中气十足,脸色红润,则表示无大碍。
三、宝宝吐奶严重该怎么办
遇到宝宝吐奶的情况,爸爸妈妈千万不要着急,通过科学的方法减少吐奶的次数和量是治疗的关键。具体的方法是:
1.适当减少喂养量、控制喂养及时间间隔。胃内容量过大可诱发胃食道返流的发生。喂养量应掌握在平时喂养量的2/3,。为保证吃进的奶汁有充分的时间由胃内排入肠内,应间隔2.5~3小时喂养一次。
2.避免宝宝的腹压过高。腹压增高会挤压胃部,诱发吐奶。宝宝的纸尿裤不要包得过紧,更换的不要过勤,更换纸尿裤时不要将腿抬得过高。另外,不要过紧的拥抱宝宝,刚吃完奶时不要引逗宝宝。
3.应保证宝宝每次吃奶后打2~3个嗝,但不能为了打嗝而影响宝宝的吃奶进程。一定要记住,控制吃奶量和避免纸尿裤过紧比打嗝更重要。
4.吃奶后,将宝宝上身抬高且右侧卧,保持这样的体位至少30分钟。如果家中有可调节角度的宝宝座椅最为方便。若自己调节宝宝床垫,一定要注意不仅是将宝宝的头抬高,最重要的是将上半身抬高,而且还要将他的.臀部用厚垫顶住,避免下滑,失去应有的体位。
5.及时更换被呕吐物污染的衣服、被褥。混入胃酸的奶汁将散发出刺鼻的难闻气味,这些气味对宝宝是不良刺激,也容易继发呕吐。
四、如何防止婴儿吐奶
1、掌握好喂奶的时间间隔
一般说来,乳汁在胃内排空时间约为2~3小时,所以每隔3小时左右喂1次奶比较合理。如果喂奶过于频繁,上一餐吃进的乳汁还有部分存留在胃里,这必然影响下一餐的进奶量,或是引起胃部饱胀,以至吐奶。
2、采用适宜的喂奶姿式
有的妈妈喜欢躺着喂奶,采用这种面对面侧卧哺乳的姿态式喂奶,婴儿吐奶的可能性增大。如果妈妈抱起孩子喂奶,婴儿吐奶的机会就会减少。
因为怀抱的婴儿身体倾斜,胃的下口便相应有了一定的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于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肠。使胃部分腾空。因此,在进食等量乳汁的情况下,抱起孩子喂奶比躺着喂奶发生吐奶的机会要少。
3、喂奶后不要急于放下孩子
孩子完奶后,妈妈不应立即把他放回到床,而应竖直抱起,让宝宝趴在妈妈肩头,妈妈用手轻拍宝宝背部,让那些随吸切而吞入的空气排出,即让宝宝打嗝儿。气体在胃中停留,占据一定的空队是引起宝宝吐奶的重要因素,宝宝打完嗝儿,胃中气体排空,再放下就不易吐奶。
4、吃奶后不宜采取仰卧位
通常情况下,婴儿多采取仰卧位躺在床上。但吃奶后为防止吐,最好不要马上置孩子仰卧位,应先右侧无吐奶现象后再让他仰卧。
除了为吐奶的宝宝选择易消化的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外,妈妈还要注意一些生活中的细节。
1. 奶嘴型号不合适
过大或过小如果奶嘴孔过小,宝宝就要用力吸吮,容易导致空气与奶汁一起吸入,引起吐奶;奶嘴孔过大,宝宝吸吮时又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咳嗽。所以,在选用奶嘴时,妈妈要挑选奶嘴孔大小适合宝宝的奶嘴。
2.喂奶时让奶瓶保持水平
将奶液充满奶嘴后再给宝宝喂奶,还有喂奶时奶瓶后部要略高于前部,使奶液始终充满奶瓶前部,不留进空气的间隙。
3.躺着喂奶
妈妈应坐起抱着宝宝喂奶。怀抱里的宝宝身体倾斜,胃的下口便相应有了一定的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于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肠,使胃部分腾空。躺着喂奶的宝宝稍一晃动便易造成奶汁向食管回流而吐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