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舞

时间:2019-02-07 07:16: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集体舞

集体舞1

  一、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创编节奏的能力。

  2、掌握集体舞中点踏步的动作要领,两人动作配合协调。

  二、教学重难点:

  舞蹈动作的协调。

  三、教学准备:

  节奏卡、亮分牌、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钢琴。

  四、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教师活动:

  1、播放音乐。

  2、指导学生按创设好的位置入座。

  3、师生用音乐问好。

  4、导入:快乐的音乐四十分又开始了,你们高兴吗?我们来唱《拍手歌》把高兴的心情释放出来好不好啊?

  学生活动:

  1、 音乐进教室,并按创设好的位置入坐,做好上课准备。

  2、学生跟着老师做拍手动作。

  (创设一种有利表演的美好,轻松的音乐教学环境。)

  (二)、引入情景

  教师活动:

  1、 坐姿游戏。

  师:我已经感受到同学们无比的快乐和幸福,现在跟老师来做一个小小运动,同学们先把眼睛闭起来,用耳朵听,照老师的话去做,看谁做的最好。

  2、 节奏游戏(超级变变变)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超级变变变”的游戏,也来测一下同学们对节奏的掌握情况,男生女生来比一比赛。评委要注意观察,然后给他们评评分。

  3、 男生女生比赛

  (师:同学们现在闭上眼睛,等老师说超级变变变,最后一个变说完了以后,你们就睁开眼睛,然后马上把他们重新组合的节奏打出来,看看哪一组打的又准有整齐。)

  学生活动:

  1、 闭眼睛跟着老师的口令进行坐姿游戏

  2、 把“节奏朋友”请进课室中间,每一个学生头上带一个节奏头饰,站成一排,这样就组成了一条节奏,请其余的同学拍一拍,一组完了以后,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喊123变,这样就学生又随意又组成了第二条节奏。

  3、 男生给女生出题,女生给男生出题。

  4、 评委给分,分出胜利组后,胜利组的那边做一个胜利的姿势。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融入到音乐课练习中,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教学步骤

  1、集体舞的含义

  (师:同学们,你们谁知道什么叫集体舞,你们想学习集体舞吗?)

  2、音乐欣赏

  (师:听完歌曲以后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我它是一个什么情绪的音乐?)引导学生选择:是欢快的,忧伤的还是其它的什么?

  3、 舞蹈动作教学。

  基本舞步:

  点踏步:两拍一步,先出左脚,右脚立即跟着左脚点地。

  基本动作:拍掌、两人双手手掌相垒,手向两侧摆动。舞步和动作是同时进行。

  开始位置:两人一对,面对面双手相拉。

  第一段:1~3小节:点踏步加双手在耳两旁拍掌。

  4小节:两人相互敬礼,女孩行提裙礼,右脚后点踏步半蹲,双手提裙。男孩行右手扶胸礼,右手扶胸,左手背后。

  第二段:1~3小节:两人面对面,双手相互拍手。

  4小节:手保持姿势不动,相互面对摆头对唱。

  第三段:同第一段。

  第四段:同第二段。

  第五段:一对小朋友原地站立搭起拱桥,其余的同学在下面小碎步穿过。音乐结束时,拱桥落下,套住一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就要表演一个节目,唱歌、跳舞都可以。

  (通过教师引导示范,让学生自如的投入,体会舞蹈的乐趣。学形式灵活多样,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题地位,教师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引导学生律动练习。)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表演,可使学生积极参与表演,主动地去感知、体验音乐。

  (四)、总结,下课:

  学生唱起《拍手歌》边拍边唱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习集体舞,应先帮助学生了解将要学习的集体舞的内容,体验舞蹈音乐的情绪与节拍、节奏等特点。然后再学习舞蹈基本步。在细节动作上有些协调性差点的学生还不能达到要求。最后进行集体舞的完整练习,要指导学生逐步做到动作协调,相互配合默契。在舞蹈过程中,可在学生表现的基础上创编新的舞蹈动作,变化一些舞蹈的队形。加强引导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多数学生能在一定的位置或队形中,和着音乐的节拍,愉快地进行集体舞蹈。

集体舞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乐,体验与朋友一起跳舞的愉快情绪。

  2、能根据歌词自编动作,并初步学会跳邀请舞。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

  2、熟悉歌曲,初步会唱。

  3、场地准备一个大圆圈。

  活动过程

  1、熟悉歌曲,演唱歌曲。(幼儿能够熟悉歌曲的曲调,会唱歌曲,理解歌词的含义。为幼儿创编动作作准备。)

  2、启发幼儿创编动作,并在此基础上集体讨论,确定邀请舞的动作。(从幼儿创编的动作中选取优美的动作作为集体舞但是动作,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指导幼儿随音乐边唱歌边练习表演,要求动作合拍、优美。(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感受动作,学习动作,为集体邀请舞做好准备。)

  4、指导幼儿学习跳邀请舞。(重点引导幼儿分清乐句,找准音乐的最后一拍。)

  游戏可以反复多次,开始的时候每做一次教师给予评价,纠正幼儿存在的问题。幼儿熟悉舞蹈以后,可以连续进行。教师参与游戏,增加游戏的欢乐气氛。

  延伸:此游戏可以在日常活动中进行,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和同伴、老师一起游戏。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可前已经听赏多次,对歌曲的旋律、节奏已经比较熟悉了,所以小朋友在学习歌曲的时候是很顺利的。在进行舞蹈动作探索的时候,小朋友也能根据已有经验积极进行尝试。在活动中,很多小朋友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前奏结束,朋友还没有找好,慢了哪怕是一小会儿就影响了下面的整套动作,因为音乐很快,除非跳掉动作才能赶上。但是小朋友都只会按部就班地一个一个动作进行下去。所以活动中最主要的还是听辩前奏,因为前奏部分是小朋友找朋友的部分,前奏结束,小朋友必须已经找到朋友。歌曲开始就已经要开始邀请了。

  大班黄梅戏表演唱:新猴子学样

  幼儿园大班黄梅戏表演唱:新猴子学样

  一、作品

  游戏玩法建议

  1、点兵点将游戏中尽量让每个幼儿有游戏的机会。

  2、演唱歌曲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游戏形式逐渐递增,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草帽17顶、老爷爷的装扮一套、带绳子的塑料筐两个。

  2、听过故事《猴子学样》。

  【活动目标】

  1、感受黄梅戏的曲调风格,体会其中的诙谐和幽默。

  2、尝试根据情节、角色创编动作帮助理解记和忆歌词。

  3、乐于参加戏剧表演,注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要拥挤。

  【活动过程】

  1、欣赏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导入课题。

  (l)教师:你们听过黄梅戏吗?黄梅戏是安徽的一种地方戏曲。

  (2)教师完整地表演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幼儿欣赏。

  2、初步熟悉歌词,理解戏曲内容,了解戏中角色。

  (1)教师:戏曲里表演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师再次完整演唱并提出要求。

  教师:戏曲里有哪些角色?他们怎么唱的?

  3、幼儿初步学习戏曲中的对唱部分。

  (1)教师:老爷爷做了哪些动作?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儿回忆戏曲中的爷爷角色唱段并学唱。

  (2)教师:小猴子怎么学样的?师生互动,交换角色进行表演。

  (3)游戏“草帽在哪里”。

  以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人的递进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捏对唱部分,注意根据幼儿的掌握情移时调整速度和韵味。

  4、幼儿尝试完整地演唱黄梅戏《新猴子学样》。

  5、师生分角色完整表演戏曲,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大胆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幼儿进行黄梅戏表演唱。

  教师:小猴子怎样发现草帽的?他们说了什么?

  幼儿学说黄梅戏中的说白,并学唱戏曲中的猴子角色唱段。

  (2)利用道具完整表演。

  (3)延伸游戏内容:启发幼儿最后不再学样,改变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集体舞3

  活动意图

  集体舞是一种在音乐伴奏下的娱乐性舞蹈,突出的是大众性和参与性。其特点是队形简单动作简洁,交换舞伴重复舞蹈。集体舞形式多样,有二人、三人、多人,单圈、双圈、自由式、行进式等。本次集体舞选择的是双人行进式。伴奏的乐曲悠扬、轻快分A、B两段:A段有4个乐句,节奏工整旋律轻快,幼儿便于记忆;B段有5个无旋律的三拍子节奏,适合于幼儿相互问候交换舞伴。幼儿园音乐活动中集体舞是比较难组织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因要随音乐舞蹈还需在特定的乐句找准位置交换舞伴而出现混乱现象。所以,本次活动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形象、直观的图谱、腕花帮助孩子理解队形、位置,让他们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舞动奇迹。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舞蹈音乐,学习在双圈行进中问候朋友,交换舞伴。

  2、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步伐,与旁边的舞伴保持一致。

  3、体验集体舞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电子琴、录音机、CD片

  2、图谱一张,幼儿人手一个腕花。

  活动过程

  (一)师幼问候,切入主题

  教师向幼儿问好,引入主题——集体舞:你好,朋友。幼儿由场外分男女两队,分别入双圈就座。

  (二)安排座位,确定双圈

  谈论和朋友的问候方式:点头、握手、敬礼、拥抱等等。

  (三)欣赏乐曲,律动热身

  1、倾听音乐,在教师的提示下分辨出乐曲的AB段,并练习徒手打击节拍。

  2、了解A段的4个乐句是行进乐曲,在老师的提醒下按照乐句做跺脚、拍腿、拍手、拍肩。

  3、B段三拍子的乐句是交换朋友(舞伴),提醒幼儿边念儿歌:握握手、敬个礼、握握手、敬个礼。。。

  (四)图谱演示,明确角色

  认识队形——

  1、教师以红色圆圈○代表女孩子,兰色○代表男孩子,在题板上分别演示幼儿站的位置。

  2、通过图谱演示,引导幼儿认识队形的内外圈,知道自己的位置。

  3、通过演示红色圈的转动,帮助幼儿理解如何交换舞伴。

  认识手的变化——

  3、通过现场演示,感受此次集体舞带来的造型美感。

集体舞4

  活动内容:

  走进幼儿集体舞

  活动目标:

  1.了解集体舞的概念,明确集体舞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重要位置;

  2.结合实例研讨集体舞教学的有效策略,为开展集体舞教学奠定基础;

  3.在集体合作设计集体舞的过程中,掌握集体舞的指导要点。

  活动准备:

  1.事先学会大班集体舞《逗牛》第一部分,视屏链接

  2.教师集体舞教学案例收集、。

  3.健康歌音乐。

  活动过程:

  一、集体舞《逗牛》导入。

  1.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中午好!在活动开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逗牛》吧!

  2.主持人带领教师共同跳集体舞《逗牛》的简单部分。

  3.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吧!现在,我想来问问大家,你觉得刚才我们所进行的是音乐活动中的哪个类型呢?为什么?

  4.教师自由回答,并说出理由。

  二、集体舞概念学习

  1.主持人PPT播放音乐游戏及集体舞的概念,帮助教师梳理。

  ●音乐游戏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用游戏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将音乐的内容用游戏化呈现出来,使音乐与游戏融为一体,让幼儿在游戏中学,教师在游戏中教。

  ●集体舞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全体幼儿共同参与,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队形变化,人际交流的一种集体性舞蹈。

  主持人:音乐游戏更加关注的是游戏性,而集体舞更关注的则是人际交流,而《逗牛》虽说也创设了一个逗牛的'游戏情境,但是更加关注的却是动作与相互间的交流,因此,我们刚才所进行的活动是集体舞,但这只是集体舞中最简单的一种队形。

  2.集体舞有什么作用?

  在简单、重复的动作表演中培养幼儿感受美,表演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体现表现和创造的快乐。

  主持人:《指南》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中提到:在艺术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而集体舞不仅需要幼儿进行独立的舞蹈动作的表现,同时也需要与他人互相配合、进行交流,因此非常符合《指南》。

  3.集体舞包括哪些要素?(音乐、动作和队形)

  三、集体舞教学的有效策略学习

  主持人:那么如何开展集体舞教学呢?我们可以借助哪些教学策略呢?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

  (一)请个别教师进行交流,其余教师进行补充。

  (二)主持人根据教师的回答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1.巧用游戏、情境策略

  2.妙用“舞谱、道具”策略

  3.善用类比迁移策略

  4.适用进入、退出示范策略

  5.会用教学指令语策略

  (三)集体舞应该遵循的规律:

  主持人:集体舞最大的特点就是动作简单,重复,可以让所有的人很快地加入到舞蹈的行列之中。从幼儿动作发展能力出发,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遵循以下三条规律:

  1.从大的整体动作到小的精细动作。

  2.从不移动动作到移动动作。

  3.从单纯动作到复合动作。

  四、集体舞《逗牛》续编

  1.活动开始的时候,我们表演的这个《逗牛》大家觉得它具有的典型的集体舞特点是什么?(动作简单、重复)那么如何体现从不移动动作到移动动作,从单纯动作到复合动作呢?我们可以进行怎样的变动?

  2.教师自由讨论、尝试。

  3.表演更加成熟的《逗牛》集体舞。

  4.主持人:经过大家的续编,最终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一个完整的集体舞了,前面类似于音乐游戏的部分是前期铺垫,从中相信大家已经明确,教集体舞必须先将舞蹈进行分解,要循序渐进,遵循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学得更快。

  五、集体舞《健康歌》创编

  (一)主持人:除了教本上的集体舞教学,我们也可以自行选择、创编一些集体舞,那么,在为幼儿选择集体舞活动的材料时,请老师们记住要从以下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1.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

  2.设计简单易学的动作

  3.编排循序变换的队形

  (二)布置创编任务

  1.主持人: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现成的音乐来进行大班集体舞的创编。在创编过程中请老师们遵循创编原则,我10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抓紧时间,待会我们来进行表演。

  2.教师进行编排、讨论。

  3.新编集体舞表演。

  4.主持人:今天,我们走进了幼儿集体舞,明确了在集体舞指导过程中,一般要采取游戏情境、激发兴趣;分解难度、循序渐进;语言提示、把握节奏;运用道具、分清方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们对于集体舞有了新的认识,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将今天学到的内容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并且在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经验。

集体舞5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借助简单的节奏型,尝试在乐句开始部分做出即兴动作。

  3.在乐句结束部分准确交换舞伴,享受交换舞伴和与舞伴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田纳西摇摆舞》音乐CD(盒带),活动前熟悉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

  2.活动前丰富幼儿游戏经验:老狼游戏,照镜子游戏、找朋友游戏。

  3.手腕花人手一个:全班分成两色。

  4.椅子圆形摆放,椅子之间有一定距离,便于幼儿进出。

  活动过程

  1.听音乐玩"老狼游戏",感受音乐简单的节奏型。

  (1)老师扮演"老狼"的角色在前,幼儿在后,(老师和幼儿在活动室外,相互牵手,呈链状队形。)先乐句前两拍跑两步,第二拍结束时教师突然回头,幼儿迅速停止不动,静止两拍、下一乐句重复,音乐结束时,幼儿找椅子坐下。

  2.单圈玩“照镜子”游戏,了解固定的动作模式。

  (1)玩“照镜子”游戏,教师提供“拍、拍,扭一扭”的动作模式让幼儿模仿。乐句前两拍拍两下手,后两拍扭一扭屁股。

  (2)引导幼儿用新动作替换拍手动作,如拍肩、拍膝、跳、捻指、耸肩、拍球、跳绳等,也可以创编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或模仿动物的动作。幼儿随音乐练习。

  (3)全体幼儿随音乐玩“照镜子”游戏,邀请几名幼儿轮流做带头人。

  最带头人的幼儿要在乐曲开始前想好动作,带领其他幼儿做,第四乐句结束后换领头人。教师在第四乐句即将结束时,提醒幼儿:注意!要换动作啦!

  3.双圈舞玩“照镜子”游戏尝试两人配合游戏。

  (1)面对面玩“照镜子”游戏。请一队幼儿示范动作,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示范者的动作,发现其动作特点:做一模一样的动作,朝着一个方向做。

  (2)全体幼儿按不同腕花围成里外两圈并面对面站好,随音乐玩“照镜子”游戏,教师注意检查纠正幼儿动作。

  4.学习交换舞伴。

  (1)听语言指令换舞伴。外圈幼儿不动,里圈幼儿听指令按顺时针方向跑动一个人的位置,和新朋友面对面站好后握手。

  (2)听音乐换舞伴。幼儿随音乐找新朋友并握手。(每个乐句的前半句跑动,后半句和新朋友握手。)

  5.完整听音乐跳双圈集体舞。

  把“老狼游戏”“照镜子”“找朋友”三个游戏连起来随音乐舞蹈。

  (1)教师邀请舞伴示范.听音乐先玩“老狼游戏”,然后和朋友面对面玩“照镜子游戏”,最后玩“换朋友”游戏。

  (2)全体幼儿随音乐完整舞蹈。

集体舞6

  活动背景

  经过一年的集体舞教学研究,孩子们积累了一定的舞蹈经验,能较好地演绎单圈、双圈集体舞、队列舞等有固定队形的舞蹈。但对于更为自由、开放的广场舞却从未接触过。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我还发现,孩子们不太会合理利用已有空间,经常挤在一起活动。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学跳散点结伴舞,感受俄罗斯民间舞蹈轻快、幽默的风格。

  2.能在固定空间中自由穿行、舞蹈,不与同伴碰撞。

  3.在手腕花的帮助下与同伴合作舞蹈,体验集体舞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快速地找到舞伴,并两两合作舞蹈。

  活动难点

  会合理利用空间,并在音乐结束前找到朋友。

  活动准备

  1.音乐《萨沙》;

  2.幼儿每人右手上戴一个手腕花。

  活动过程

  学习表现朋友见面时的惊讶动作

  1.直接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跳一个好玩的朋友舞。”

  2.表现惊讶的动作。

  师:“当你某天出门散步的时候,突然碰到了一个很久没有见面的好朋友,你会怎样?”

  师总结幼儿的回答,并示范指着对方说:“是你?是你?就是你!”

  (动作:单手叉腰,右手伸出食指,身体后仰,指着对方说:“是你,是你,就是你。”)

  3.师幼互动,练习碰面后的惊讶动作。

  引导:“很惊讶地说话时,身体会怎样?”(身体向后仰,表情很惊喜)

  提示:用戴手腕花的手指着朋友说。

  4.幼儿互动,两两练习。

  (评:活动开始,老师利用语言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通过师幼、幼幼互动,让孩子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情境中,自然、愉快地学习表现惊讶的动作。语言节奏的加入,更使幼儿兴趣浓厚,表现到位。)

  学习听辨音乐找朋友

  1.欣赏第一段音乐(找朋友的音乐),师用动作带领幼儿听辨乐句。

  “音乐有几句?你能听出来吗?一起听着音乐用动作告诉大家。”(再次听辨音乐)

  (评:听辨乐句是活动的难点,老师利用手指走路的动作,让幼儿清晰地感受到了四个乐句。幼儿通过模仿学习,在“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了音乐,学会了听辨乐句,为下一环节的活动打下了基础。)

  2.讲解找朋友的规则。

  “音乐响起,我们都在大街上散步,各处的风景都要去看看。等到音乐快结束的时候,找一个离你最近的朋友,面对面,互相指着对方说:是你?!是你?!就是你。”

  3.幼儿尝试跟着音乐散步、找朋友。

  师鼓励幼儿散步时充分利用教室空间。

  4.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在音乐快结束时找到朋友?

  5.幼儿再次尝试听音乐找朋友。

  6.完整表现找朋友及找到朋友后的惊讶动作。

  (评:散点结伴舞需要培养幼儿自如找空间的能力,老师利用散步这一情境,引导幼儿多观赏周围的风景,从而帮助幼儿明白:找朋友时不要扎堆,要善于寻找空地方。“如何根据音乐迅速找到朋友?”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方法,而是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尝试,最终明白:第三句音乐结束后去找朋友最好。体现了尊重幼儿的教育观。)

  学习两两合作动作

  1.两位老师示范合作舞蹈动作。

  问:“我和朋友跳了哪些动作?”

  2.和老师空手练习互拍动作,提示从戴手腕花的手开始。

  3.幼儿两两结伴练习。

  讨论:怎样快速地转换动作?

  4.听音乐练习。

  (评: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学习能力显著提升,在早操锻炼中幼儿也有了两两舞蹈的经验,所以老师采用了模仿学习的策略,让幼儿学做动作,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了幼儿主动学习的需要。舞蹈过程中需要快速转换动作,这时幼儿碰到了困难,老师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鼓励每个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给予支持与建议,使幼儿获得了自信与满足。)

  活动评析

  集体舞是全体幼儿共同参与的,强调在队形变化中进行人际交流的舞蹈形式。它的价值体现在让幼儿获得合作交流的快乐、感受表达的快乐、自我成长的快乐。该活动创设了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层层展开,自然累加,让幼儿充分感受了集体舞的独特魅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体现了快乐舞蹈的理念

  活动情节设计简单,充满情趣,以找朋友为线索,表现了碰到朋友时的惊喜场面及一起舞蹈的快乐场景。在老师略带夸张的肢体动作及语言情境的带领下,幼儿的舞蹈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很自然地表现出了惊喜、快乐等情绪。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参与过程中,体验了集体舞所特有的合作、平等、积极、自然的情绪交流,充分享受了舞蹈的快乐。

  2.关注个体,指导有效

  活动中师幼互动频繁、有效,老师关注了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使孩子们在活动中都得到了愉悦和满足。当个别幼儿动作学习有困难时,老师能及时给予帮助,帮其化解难点;当动作转换频率较快、幼儿来不及反应时,老师能给他们充分的自主练习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找到好方法,掌握转换动作的要领;当一些幼儿表现出好的方法或有新的发现时,老师能及时捕捉,给予肯定,并在集体面前交流、分享,在此过程中,幼儿获得了自信与满足。

集体舞7

  活动目标:

  1、能合着歌词的内容,交换与朋友跳舞的动作和方位,发展合拍动作与灵敏的反应。

  2、通过道具手腕学习并掌握舞蹈中方位变化。

  3、体验不断变换新舞伴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会念歌曲中的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活动过程:

  一、在《朋友舞》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集体念《朋友舞》中的儿歌,边念儿歌边拍手。

  二、学唱歌曲。

  1、倾听歌曲旋律。

  2、主动将儿歌与旋律匹配,学唱歌曲。

  3、变化速度唱歌,用较慢和较快的速度唱整首歌曲。

  三、难点练习

  1、学习在双圈队形中,用右手指出斜方位的朋友。

  (每人在右手手腕上做标记,相对而立。将戴花的手指向自己面对的朋友,接着把手移向旁边的朋友,同时把身体转向斜方位。)

  2、连续练习,指出斜方位的朋友。

  3、教师唱歌曲第三句,幼儿做动作。

  四、学跳舞蹈

  1、在双圈队形中,边念儿歌编练习向前走,退着走,斜着走及绕圈走,熟悉方位变化。

  2、编唱歌编跳舞,每次舞蹈中,教师注意检查方位的正确交换情况,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掌握程度。

  3、有重点的练习。

  4、完整舞蹈。

集体舞8

  教学目标

  在感受音乐节奏中放松自己,展现出幼儿活泼的一面。

  幼儿学舞蹈《小苹果》体会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小苹果》舞蹈视频

  电子琴、歌谱、歌碟

  教学过程

  1、音乐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歌碟,不知道你们听过没有,你们想不想听啊?(想听)

  ——那老师现在放碟,你们要仔细听哦!

  ——小朋友听完了,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知道,是小苹果)

  ——那你们是不是都学会唱了那?(老师我们就会唱几句)

  ——那告诉老师你你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啊?(想……)

  2、学歌曲《小苹果》

  ——好!那老师这节课就教你们学唱这首歌好不(好)

  ——我们先来简单的学唱一下歌谱,看看老师是怎么唱的,然后你们在唱。

  ——歌谱我们已经唱了好几遍了,现在在来学歌词的唱法,也要跟朱老师,不要贪玩。

  ——现在我们歌词也会唱了,那你们看过《小苹果》的舞蹈是怎么跳的啊?(看过)

  ——《小苹果》的舞蹈好不好看。(好看,上面演的可好玩了)

  ——那你们想不想学《小苹果》的舞蹈啊?(想 想 想……)

  3、看《小苹果》舞蹈视频

  ——我们先来看下《小苹果》舞蹈视频,看看都有哪些动作需要我们学习。

  ——来,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跟着跳起来,边唱边跳,小朋友们跳得真好看。

  ——小朋友们看视频都跳的这么好,一会学完你们跳的会越来越棒。

  4、学舞蹈《小苹果》

  ——把我们的双手叉腰,小脚左右各一次,准备开始,小胳膊动起来先上下,在左右。

  ——现在小胳膊左手掐腰,右手张开摇到腰的右面,在相反的方向再做一次。

  ——像做小猫喵喵的动作,左右各一次。双手举到耳朵位子左右晃,不要忘记退还有动作那,腿下蹲,小脑袋也要跟着动哦!

  ——我们再把左右小手替换,左右张开小手摇动,小苹果的时候做像花朵一样。

  ——从左面做魔法棒的动作,反面再做一次,小朋友们高兴不?那表情在哪里。

  ——接下来就是重复动作了,小朋友们要跟住老师听着音乐一起跳啊!小朋友们真棒!

  ——我们来重复的多做几遍,那样我们会跳的跟熟练,动作也就记住了好不?(好)

  5、小结

  ——小朋友都跳累了吧?(没累)学会没啊?(学会啦)

  ——放学后,回家要多多练习哦!我们明天间操的时候给全园的小朋友表演好不?(好)

  ——放学!没来接的小朋友可以跳,有家长来接的小朋友可以走啦!

集体舞9

活动目标

1 学习竹竿舞的基本脚步,初步能配合鼓声跟随竹竿跳出步伐。

2 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10根5米长的竹竿,小鼓一面,故事《妈勒和怪兽》课件。

2 《跳起来》和《敲起竹竿跳起来》音乐,竹竿舞录像。

3 红、黄、蓝、绿小圆点,壮族男女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幼做律动《跳起来》。进行热身运动教师:(师生用壮语问候)勒宝好!勒少好!老师好!我们再用壮话跟客人老师打声招呼吧!我们听音乐,跳起来吧!助教播放《跳起来》音乐。(过门开合手,第一句歌词幼儿做师公舞的基本动作。第二句歌词幼儿跑去找一位好朋友撞屁股。) (这一律动简单、有趣,幼儿发出了开心的笑声,为这节课铺下了壮族的特色和游戏的基调。)

二、讲述《妈勒和怪兽》的故事 教师:勒宝、勒少,黄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妈勒和怪兽》的故事,什么是妈勒?壮语里“妈”就是妈妈,“勒”就是孩子。(助教播放课件。)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壮族祖先居住的地方怪兽经常出现。抢走粮食,伤害人们。怎么办?妈妈和她的孩子想了很多办法赶走怪兽,他们发现怪兽都很害怕一种脚步声“咚咚,哒哒”,他们还发现敲竹竿也能吓走怪兽。于是,他们用怪兽害怕的脚步跳过敲打的竹竿战胜了怪兽。为了庆祝胜利,人们跳起了竹竿舞。竹竿舞于是流传了下来,丰收了、胜利了、过年了、过节了、高兴了,人们都跳起竹竿舞。 (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教师边讲述边做动作,加强幼儿对踏跳步的认识。)

三、观看竹竿舞录像,学一学动作,师敲鼓为幼儿打节奏 1 教师:竹竿舞是怎样的,你们看过吗?(幼儿:看过。)黄老师请你们看一段“三月三”歌圩竹竿舞的录像,小朋友要认真看哦,看完了我们还要学一学。可以吗?(助教播放录像,幼儿观看录像。)教师:叔叔阿姨跳得好看吧?我们来学一学怎么样?四、师生扮演妈勒。配合鼓声学习竹竿舞的基本脚步 教师:我们来扮演勇敢的妈勒,我是“妈”妈妈,你们是“勒”孩子。我们一起去战胜怪兽,好吗?怪兽害怕什么呢?谁可以跳一跳?(教师请两名幼儿示范,教师尝试让第一名示范的幼儿脚步配上鼓声,发现很困难,教师放弃。)我们都来试一试。(全体幼儿园在妈妈身边做动作。)

1 教师示范,幼儿寻找舞步特征。

(踏、跳)教师:刚才我们的脚步是怎样的?(教师发现这样问幼儿很久没回答上来,于是。教师把动作分解示范,幼儿才回答出踏、跳。)对了,妈妈来教你们让怪兽害怕的脚步吧。我们的脚步是这样跳的:一只脚先踏一步再跳起来,然后换另一只脚,踏下去再跳起来。踏一跳、踏一跳、踏一跳。

教师:孩子们,跟着我一起来。踏一跳、踏一跳。(全体幼儿围在妈妈身边做动作。)

2 引导幼儿发现舞步特征。

教师:有些孩子还没学会,为了让大家都学会这个脚步,妈妈请你们分清踏和跳两个动作谁是重的谁是轻的,幼儿很快就回答踏是重的,跳是轻的,教师于是再让幼儿踏跳体验轻重。

3 师生共同制作图谱。 我们画一画图。把这些动作记录下来好吗?踏是重的我们用什么来表示?跳是轻的我们用什么表示?(幼儿自由讨论。他们大都同意重的用石头表示,轻的用纸、羽毛、棉花糖、白云等表示。)教师在竹竿线上画下石头和白云。教师手指石头和白云,口念踏、跳,全体幼儿练习。(教师发现这一图谱不是很有效,很多幼儿根本没有看图谱。自顾自地练习。)

教师:孩子们,跟着妈妈去赶走怪兽吧。预备一起!五、敢于尝试运用竹竿舞的基本脚步跳竹竿 1 尝试跳过静止的竹竿。

教师:孩子们,竹竿那边有只怪兽。现在是收获的季节,怪兽又出来抢人们的粮食了,我们一起用脚步声吓走它好吗?准备好了吗?预备一起!(一次)

教师小结:你们这样的脚步是不能吓走怪兽的,为什么?

(幼儿很快回答:我们的脚步不够整齐。)

怎样使我们的脚步整齐?

(幼儿回答这个问题很困难。)

教师:咱们分组跳竹竿。

孩子们看看你们鞋面上都贴着不同颜色的圆点,我们请红色圆点的孩子站第一排,黄色圆点的孩子站第二排,蓝色的站第三排,绿色的站第四排。红队先跳。黄队等红队跳到第二根竹竿时再跳进去……预备一起!(个别幼儿不明白如何分组,所以浪费了一些时间。教师也没有强调统一先出右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齐度。)

2 尝试跳过敲打的竹竿。

(1)幼儿尝试用踏跳步跳竹竿。教师:这次我们的脚步比第一次整齐多了,只用整齐的脚步声。威力不够大,想想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敲打出让怪兽害怕的声音?(竹竿)我们请客人老师来帮帮忙,她们敲竹竿,我们来跳,有人敲有人跳好吗?

教师:竹竿敲起来了,有妈妈在,孩子们不要怕,我们是勇敢的妈勒!预备一起!(竹竿敲起来后,幼儿有些害怕,比较乱。教师此时如果请个别幼儿示范跳过去,也许这节课会更精彩!)

(2)教师小结:这一次不够整齐,有些孩子看到竹竿敲起来了,就很害怕。竹竿敲起来了,跳过去时我们注意把脚抬高一点点,还是用踏跳步跳过去,孩子们,加油!

(3)分男女跳竹竿。教师:你们想不想看看其他的孩子是怎样跳的?我们先请女孩子,男孩子当评委。教师:女孩子跳得怎样?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很好!(这一环节,想让幼儿分组休息,男孩的回答,让我对自己的提问效果产生了怀疑。)接着男孩跳女孩当评委。

(4)全体幼儿跳竹竿。教师:这次我们男女孩一起跳过去,团结起来,争取一次就把怪兽赶跑好吗?有没有信心?孩子们群情激愤,昂首挺胸,表情凝重。教师:怪兽被赶跑了,我们胜利了!耶——!(幼儿欢呼雀跃!)孩子们,刚才我们当了一回勇敢的“妈勒”。你们真棒!现在呀,每年“三月三”为了纪念勇敢的妈勒,庆祝丰收,人们总会跳起欢快的竹竿舞。(助教播放竹竿舞录像)我们壮族是个热情好客的民族,现在我们戴上帽子,挂上壮锦袋,邀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跳竹竿舞,好吗?客人老师请你们和我们一起跳竹竿舞。助教播放《敲起竹竿跳起来》音乐。(幼儿戴帽、挂壮锦袋时间稍长了些,这一环节有些听课教师建议是否可以提前。)

自我评价

1 基本完成目标。

2 扮演角色练习脚步,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学习,保持了较高的积极性。

3 图谱不是很有效,部分幼儿已学会脚步,故不看图谱,自顾自练习。

4 分组后,幼儿仍没能很整齐地跳竹竿,也许是教师在幼儿刚学会脚步的基础上就想让每组幼儿同时跳竹竿,为难孩子了,也许是教师的引导策略不够好。他评 1 图谱的石头和白云应在同一直线上。最好能区分左右。

2 需不需要图谱,关键取决于幼儿的学习需不需要。

3 踏跳步是两个不同的指令,而鼓声却是“咚咚,哒哒”,是否可以把鼓声改为“咚哒、咚哒”。

4 幼儿跳竹竿的节奏慢了些,加快可能更符合孩子特点,跳起来感觉也会轻松些。

5 提示统一先出贴有颜色圆点的脚(右脚)也许会提高整齐度。

6 跳竹竿时,没有个别幼儿表演是一大遗憾。

集体舞10

  学习目标:

  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掌握韵律舞蹈的基本动作。

  2、提高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学习内容:

  集体舞:我把祖爱在心上

  学习步骤:

  一、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1、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学习内容。

  3、组织学生看光碟练习手指操活跃情绪。

  学生活动:1、师生问好。

  2、了解本课学习内

容:集体舞

  3、跟光碟听音乐进行手指操练习。

  组织:六列横队、小组分散

  二、模仿练习、学习动作

  教师活动:

  1、播放光碟,让学生了解整个动作过程。

  2、组织学生分组,找到合作伙伴。

  3、组织学生模仿练习,体验基本动作。

  4、组织学生分组表演,熟练动作,体验音乐的节奏。

  学生活动:

  1、认真观看光碟,了解全套动作。

  2、在老师的安排下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并了解合作要求。

  3、听音乐,跟光碟进行模仿练习,体验各个动作,熟悉整套动作的过程。

  4、分小组练习后再进行分组模仿表演。

  组织:两人一组

  场地器材:教室、光碟等电教设备

集体舞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