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语病例说
虚词语病例说
王建文
虚词,词汇意义比较虚,它是汉语语法意义的主要表现形式。除副词能单独充当状语外,其它都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帮助实词造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
由于虚词在句子中主要起语法作用,因此,高考对虚词的考查常常与病句的考查相结合。可是有大部分考生不知道虚词的这一考查形式,在语病辨析中往往忽视虚词,结果造成语病选择题的误选,实在令人遗憾。
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谈一下虚词所造成的语病。
一、虚词的不搭配造成语病
关联词语(连词)常成对成套运用,如果随意改变其前
后呼应的词,就会引起意义和关系上的混乱。例1、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2004年湖南卷第5题)
此句的语病类型是“搭配不当”。句中的连词“而是”不能与副词“没有”搭配,应该将“没有”改成“不是”。
语病中常出现的不搭配的虚词还有“不管……这么”、“不管……和”、“无论……和”、“不能……得以”、“因为……因而(因此)(为此)”、“不只是……而是”等等。
二、虚词的位置不当造成语病
关联词的位置在复句中是有限制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前一分句中的连词放在主语后;分句主语不相同时,前一分句的连词放在主语前。后一分句的连词不论分句主语是否相同,都用在主语前。副词则在主语后。
例2、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2004年北京卷第5题)
例2从质量、成本两方面来陈述大主语“这些产品”,小主语不一致,因此前一分句的连词“不是”应该移到小主语“质量”的前面,这样,才能跟下一分句“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相照应。
三、虚词重复造成语病
例3、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2003年全国卷第5题)
“万一若”中的“万一”和“若”都是“如果”之意,只能用其中的一个。类似的虚词重复还有来自于、付诸于行动、诉诸于法律、如果万一、如果一旦、如果要是、尤其更、要不是……否则、有助于对、盍不等等。
四、虚词多余造成语病
一般来讲,句首(包括分句句首)的虚词容易造成句子主语残缺。
例4、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004年全国卷四第6题)
例5、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2004年湖北卷第5题)
例4、例5、“句首”的虚词“对”和“在……中”使得两句话都缺少主语,应该把它们删去。
五、虚词的错用引起语病
句中若有一般虚词(非关联词),判断它运用是否恰当时,一定要结合词性、词义和语句意义上的前后联系。
例6、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2004年福建卷第5题)
该句的语病类型是“结构混乱”,原因在于错用了连词“由于”,应该将它改为介词“由”。
例7、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
(2002年全国卷第6题)
句子的语病类型是“结构混乱”。应将虚词“的”改为“了”,让最后一个分句充当全句的谓语。
怎样的句间关系,需要怎样的关联同语(连词),也就是说,该用怎样的关联词语,取决于句子的内在关系。句子中如果运用了关联词语,一定要注意检查。
例8、此次植树助学公益活动,不仅能加快京郊地区的绿化建设,而且种下的主要是晚秋贡梨的树苗。
(2003年北京卷第5题)
此句的语病类型是“不合逻辑”。句子运用了“不仅”“而且”这一组关联词语,表示2、3两个分句意思上呈递进关系,可实际上两句是因果关系。原句应改为“……种下的主要是晚秋贡梨的树苗,因此能加快……绿化建设”。
由上面例子可以看出,虚词运用不当可导致各种语病: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等。
现在的高考越来越重视学生良好答题习惯的考查。在提倡“关注高考枝枝叶叶”的今天,希望教师和学生们能重视病句辨析中的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