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影评范文1
说实话,对于目前青春片泛滥的市场而言,早已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免疫。
于我而言,青春期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考试、做笔记以及调换座位。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我是一直在自己的青春里寻找别人故事的孩子。
可是唯独这一次,我嗅到了自己的影子。
初看影评,都是千篇一律的一句:你是七月还是安生?
我答:都是。
24岁之前,我是按部就班、得过且过的七月;
24岁之后,我是
追逐自由、注定漂泊的安生。你要问我更爱哪一种生活方式,我说都爱。
诚然,人在每个阶段都会有自己的责任和想法。
我从来不信“读书无用”的论断。未成年时期,我们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学校和书本是唯一能够保护我们不受外界伤害的屏障。
即使你总在抱怨,现在学的知识,以后压根用不上。可是如果我们无论学什么,首先想的都是有没有回报,会不会太过于功力化?更何况有些影响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
什么叫厚积薄发?这就是。
看看安生你就会知道自己有多幸福,她是无家可回,无学可上。她明明只有七月,可现实逼迫她不得不离开。在离开的日子里,她无时无刻不想回来。
你看,现实就是这么残忍。
所以呀,我一点都不怪安生。我相信她是爱七月的,一种比亲情更加深刻的爱。我十分笃定她对七月说的那一句:“如果在你和家明之间做选择,我肯定会选你呀。”我甚至宁愿相信安生从来没有爱过家明,她跟他在一起,分明就是为了对七月抛弃她的一种扭曲的报复。
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新郎逃婚后,七月的逃离。
看似被逼无奈的举措,最终真相大白。原来是七月央求新郎这么做的。理由是,唯有她在婚礼现场被逃婚了,才有足够的理由离开那座困住她多年的小镇。
瞧,这么乖张懂事的七月,内心深处也埋藏着不安分因子。
就像安生说的:“你是什么人,我难道还不清楚吗?”
无论你在长辈和老师面前伪装得多么好,终究还是会露出马脚,这是本性使然。
所以你看,没有人不向往自由和解脱。
有些人不惧失败,敢于尝试;有些人被压制到一定程度后轰然爆发;有些人却选择了一辈子也就如此。你属于哪一种?
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络语:“不要压抑自己的天性。”
看似调侃,实则是对现如今束手束脚年轻人的规劝。
影片放到最后,七月离世,全片完结。
我在座位上怔怔坐了好久。那一刻,沉重的心突然就释怀了。是啊,你不就是追寻你一直向往的自由去了吗?你把最爱的孩子交给了你最信赖的朋友。于是背上背包,拿着机票,去到每一处你曾幻想过的地方。
漂泊的人累了,停下来歇歇脚,开始安稳的人生。
而安逸太久的人爆发了,说走就走,开始漂泊的旅程。
没什么,只是换了一种自己更喜欢的生活方式,可我还是我啊。
七月与安生影评范文2
七月说她和安生的友谊,自己是被选择的。
当然了。她让明明婚礼那天别来了。也许明明来了,那她就会结束和安生的友谊。然而明明真的听了她的没有来,所以被选择这句话就是深刻的怨念。
所有人都没想过婚礼会出意外,她自己也等待着那一刻。
然后,她有没有后悔呢?
七月很爱那个男人,就像当时安生爱着那个吉他手。
七月想和他也只和他结婚过一辈子,就像安生后来也准备嫁人过安生的生活。
七月知道也被知道安生有多爱那个吉他手,安生去找他,却说,七月,你让我留下我就留下。这是安生的怨念。七月没有说甚至也没有明白。
安生后来让七月留下,但她们是两个性格的人。安生每次写信都有写问候明明,可是他们有什么呢?
明明认识的安生一直有男朋友。七月没有知道那些场景,却总以为明明喜欢安生,甚至会怀疑安生主动接近明明。
安生说吉他手是第二爱她的人,她去找他,对七月说,你说让我留下我就留下。她每次都会写问候明明,也总戴着那个佛像,许多无法言说的怨念就是会有这样固执的表现。
有些事情只是存在在心里面,就像七月以为明明和安生互相喜欢。
也许明明喜欢安生,但安生却没有喜欢明明,她只是希望七月对自己说出梗在心里的想法。
明明走了之后安生回来了,但是他却堵在了两人心中,没有讲清楚想清楚就是永远。
最后,我觉得她们是讲清楚了的,新郎没有参加婚礼,七月和安生也会没有顾忌的说许多话,所以也就有了这个故事。
最后的悬念,七月还是安生,并没有太多复杂的意义,也没有什么值得怀疑。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的,当一切过去,她们明白了过去。可是都已过去了。
[七月与安生影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