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 -资料
所在地:位于山西省平遥县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相传帝尧初封于陶,故称"古陶"、"平陶"。秦朝设置平陶县,北魏初改为"平遥"。悠久的历史,积淀了邑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使平遥古城成为中国古代县城的标本。平遥古城保存了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所有特征,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的画卷。
平遥古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县级城池。相传,平遥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开始时是夯土城墙,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重筑,逐步成为砖石城墙。城墙取"吉祥长寿"之意,筑为"龟城"。六道城门南北各一为头尾、东西各二为四足。均为重门瓮城,外建吊桥。城墙周长6.2公里,高10米、底部宽8-12米、顶部宽2.5-6米,四周筑马面,上建敌楼。城墙顶部的附属建筑物有角楼、城楼、奎星楼、文昌阁、点将台等。城内有马道、城外有护城河。平遥城墙在古代军事防御和建筑技术上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
平遥古城面积2.25平方公里,主要街道呈"干"字形分布,由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组成一个庞大的八挂图。城内以市楼为中心,南大街为轴线,形成了左有城隍庙、文庙、道观,右有县衙署、武庙、寺院相互对称的格局。集中体现了古代县城的礼序程式,反映了当时人神共治和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标志着明清时期纯熟的营造技术和精湛的'建筑艺术成就,
资料
《平遥古城》(https://)。城内的文庙大成殿距今836年,为国内稀有的古建筑。平遥曾是晋商的发祥地和聚集地,明清时期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有票号、当铺、中药铺、绸缎铺、杂货铺等,大小店铺有不计其数,几乎包容了商业的所有行当。明代中叶,平遥商人足迹遍布全国,到了清代,以平遥商帮为劲旅的晋商称雄大江南北。近代中国金融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日升昌"、"百川通"等22家平遥票号,400多家分号,承揽了全国各地上至官银、赋税、军饷,下至商号店铺资金及私银的汇兑、存放业务,成为叱咤商界、称雄金融的山西票号主流。金融业、工商业的迅猛发展,使平遥古城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创造了长达数百年的世纪性繁荣和富庶。
平遥古城的民居,是由青砖墙和灰瓦屋顶组成,是二进或三进式的四合院,轴线分明、房舍对称、单坡屋面,外观封闭。院落之间多用矮墙和垂花门楼分开。居住房屋一种是木结构砖瓦房;一种是砖窑洞加木廊外檐房屋;还有一种是下层为砖窑洞,上层为木装饰的三开间或五开间楼房。房屋外观十分讲究,饰以精美的 木雕、砖雕、石雕,华丽的彩绘、照壁、石狮等。现存四合院3797处,其中完好的400多处。整个民居有分有合,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明清时期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
平遥古城作为世界遗产,还包括郊区的两座寺院。在城东12公里郝洞村的镇国寺,古称京城寺,现存殿宇十余座。万佛大殿,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具有唐代风格的五代建筑,屋顶庞大,出檐深远,给人以雄伟壮观,气势非凡的艺术美感,显示出我国古代建筑科学的非凡技能,成为我国建筑史上的不朽佳作。城西6公里桥头村的双林寺,古称中都寺,分庙区和禅院两部分,始建于公元571年,由10座殿宇组成,内有近2000尊彩雕,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鬼斧神工的技艺,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