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仍然迷茫的小伙伴们
文/WeiYang
最近读了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信《为什么我要求你读书用功》,颇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20岁的安德烈显然是意识到,自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很“平庸的”人,从而倍感迷茫。龙应台作为母亲将自己的见解写给安德烈。
在20岁左右的年纪,最容易出现这种迷茫吧。小时候,我们都有远大的理想,觉得自己生来就是成大事之人。等到20岁左右年纪的时候,我们终究会发现自己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成就大事的梦想越来越遥远。更可怕的是,我们还发现由于互联网、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速发展,就业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找到一份体面的职业都相当困难。这个时候难免感到迷茫,我自己也不例外。之所以觉得龙应台的信相见恨晚,是因为如果在我20岁迷茫的时候,有人给我写这样一封信,也许我就不会浪费那么多光阴,走那么多弯路。
《为什么我要求你读书用功》只讲述了一个道理:“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这个道理其实我早已明白,但是我并不能如此准确的表述出来。
可能是因为我经常参加所里的星期五沙龙,并组织读书会的缘故,过去一年中,已经陆续有几位研究生(包括我自己的学生)找我,想聊聊他们的未来,因为他们多少有些迷茫。看起来,感到迷茫是这个年纪的普遍现象,借着分享《为什么我要求你读书用功》,顺便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成功不靠谱
我们成长的时期,正是成功学大行其道的时期。书店里充斥着各种成功学的书,总有名人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如何在艰苦环境下努力拼搏,最终获得成功,甚至还有人写了本书叫《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这种成功学误导了很多人,也很可能是造成浮躁社会风气的根源。所有的成功都难以复制,成功的永远只能是少数,因为社会资源有限。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名人,因为公众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关注了这个人,就没有时间关注其他人。不可能人人都做出卓越成就,因为如果人人都卓越,卓越就不能叫卓越了。所以,当所有人都去复制某个成功时,这个成功肯定早就不是成功了。
成功的永远是少数,意味着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多么有天赋,我们都可能很“平庸”。安德烈说:“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平庸”是他迷茫的根源,也是我们迷茫的根源。安德烈说:“你会失望吗?”他因此觉得辜负了母亲的期望,我们也因此觉得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走出迷茫的第一步,是正确看待成功。成功可以追求,但不能奢求,成功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成为第一目标。如果我们将成功作为第一目标,那么当我们付出极大的代价,最终不能成功的时候,可能会产生抑郁,甚至自杀。
关于父母的期望,龙应台说得很好:“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对于个人选择(生活习惯、职业选择和婚姻状况,等等),我们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然后再考虑父母的期望。符合父母的期望,但对不起自己,我们会委屈一辈子。只要对得起自己,即使不符合父母的期望,也最终会获得父母的理解,毕竟父母不能代替我们去生活。
快乐是根本
既然成功不是第一目标,那么什么是第一目标呢?毫无疑问是快乐,或者说是幸福。
关于快乐,有很多误区。有人说,有钱了就快乐了;有人说,事业成功了就快乐了。如果这样,我们就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些既有钱又成功的人,仍然会抑郁,甚至选择自杀。有人说,知足常乐。对自己的现状感到满足,不给自己设定目标,就可以获得快乐。这种说法非常迷惑人,甚至形成了理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越大就越不快乐,所以,获得快乐的方法,是降低自己的目标,懂得知足。但是,没有追求的快乐,不可能是真正的快乐。如果有人因为没有追求,而觉得自己快乐,那只是因为他还没有品尝过有追求的快乐而已。
真正的快乐来源于我们做了什么,而不是我们拥有什么。当我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竭尽全力做到极致的时候,就能获得这最终极的快乐——成就感。此时,我们必然是有追求的,而且目标可能还很高。比如:做科研以院士为目标,从商以马云为目标,搞IT以比尔盖茨为目标。这些目标看起来与现实差异巨大,但这丝毫不会降低我们的快乐,因为我们热爱的是事情的本身,而不是事情的结果。即便付出极大的代价,最终不能实现